针刺调控肠道菌群-宿主代谢免疫交互的Th17/Treg平衡机制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81373737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73.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H3118.中医针灸学
  • 结题年份:
    2017
  • 批准年份:
    2013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4-01-01 至2017-12-31

项目摘要

Our previous NSFC subject showed that acupuncture can regulate the metabolic interaction between gut microbiota and host, which provide new evidence for explaining the holistic role of acupuncture from the view of "microbiota-host interaction". However, the potential meaning and mechanism of such role are not be clarified. The latest reseaches show co-metabolites produced by microbiota and host can remodel T cells and mainly reflects in the balance of Th17/Treg immune axis,which is crucial for metabolic immune interaction of microbiota and host. In addition, studies also find that HIF1α, the common integrator of metabolic cues, can regulate Th17/Treg immune axis through RORγt and FOXP3 related signal pathway.These findings provide us new strategy to study how acupuncture influence the crosstalk between microbiota and host. In this subject, we assume that acupuncture can regulate the metabolic immune interaction of microbiota-host, which is mainly resulted by Th17/Treg immune axis balance. To prove that, we will take ulcerative colitis (UC) as research object, employ gene knockout mice and combine macro-methods (such as molecular ecological methods, LC/MS metabonomics methods) and micro-methods (such as flow cytometry and qRT-PCR techniques) to study whether acupuncture with Zusanli and Guanyuan can regulate the microbiota-host metabolic immune interaction of UC, whether this effect is controled by Th17/Treg balance, and whether this balance is closely related to HIF1α-RORγt/FOXP3 pathway. The results will give more scientific evidence for explaining the holistic role of acupunc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icrobiota-host interaction" .
菌群-宿主交互平衡是维持人体健康的先决条件,也为研究针灸整体调整作用提供了新思路。已完成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表明,针刺对肠道菌群-宿主的代谢交互具有调控作用,但机制未明。最新突破性进展表明,菌群与宿主交互的重要内涵在于代谢免疫交互,HIF1α-RORγt/FOXP3通路介导的Th17/Treg平衡是菌群与宿主代谢免疫交互的关键环节。本研究拟紧密围绕"针刺通过Th17/Treg平衡调控菌群-宿主代谢免疫交互"的假说,以溃疡性结肠炎为研究载体,予以针刺"足三里、关元",整合运用分子生态学、代谢组学等宏观研究方法探明针刺对菌群-宿主代谢免疫交互的调控效应;引入基因敲除小鼠动物模型,运用流式细胞术、qRT-PCR等微观技术手段揭示针刺通过HIF1α-RORγt/FOXP3介导的Th17/Treg平衡调控菌群-宿主代谢免疫交互的机制,以进一步从"菌群-宿主交互"的角度丰富针灸整体调整作用的科学内涵。

结项摘要

宿主与肠道菌群的交互作用和平衡是维持人体健康的重要条件,我们在长期的研究中发现,针刺作用并非只发挥或体现在宿主层面,“菌群与宿主交互”在针刺调节效应中的作用不容忽视,基于此,本课题以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模型为载体,分别从针灸的治疗效应、针灸对肠道菌群-宿主代谢免疫交互的调整作用、针灸对菌群-宿主代谢免疫交互的关键靶点Th17/Treg免疫轴的调整作用、针灸对Th17/Treg平衡的关键信号通路HIF1α-RORγt/ FOXP3的影响以及“肠道菌群多样性-代谢小分子变化-Th17/Treg免疫轴稳态”相关性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明确了针灸治疗可以显著改善DSS诱导的UC模型各种症状及病理变化,提高小鼠肠道菌群ace、chao和sobs等多样性指数,特别是提高了乳杆菌属、毛螺旋菌科等核心菌群的丰度,降低了Odoribacter、Allobaculum等菌群的丰度,同时有效改善了失衡的Th17/Treg免疫平衡轴,对血浆中IL-23,TGF-b,IL-6, IL-12, IL-10,IL-17,IL-2, IL-4, IL-21等多种细胞因子均有调整作用,对Treg上游核心调控蛋白FOXP3及Th17核心调控蛋白RORγt/的表达也有显著的改善作用,并明确该作用与调节HIF-1ɑ表达有关。其次,采用代谢组学技术明确了针刺可改善UC动物血浆中紊乱的甘油二酯、丁酸、丁酰胆碱酯酶、丙酸、肉碱等小分子代谢物,其代谢通路可能涉及药物代谢酶、胆汁分泌、甘油磷脂代谢、胆碱代谢、嘌呤代谢等多条途径。相关分析显示Th17与肠道菌群多样性呈负相关,Treg与肠道菌群多样性呈显著正相关。甘油二酯、丁酰胆碱酯酶、肉碱等小分子代谢物与Th17/Treg免疫轴也有一定相关性。从而多角度揭示了针灸通过HIF1α-RORγt/FOXP3信号通路介导的Th17/Treg平衡调控“菌群-宿主代谢免疫交互”的作用机制,为针刺通过改善宿主-菌群代谢免疫交互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相关成果为针灸治疗胃肠道疾病的机制研究提供了有益借鉴。目前发表论文20篇,其中SCI收录3篇,全面完成了研究任务。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20)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基于~1HNMR代谢组学技术研究针刺经穴与非经穴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脑代谢物质基础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吴巧凤;杨阳;赵纪岚;侯天舒;韩晓霞;陈勤;赵征宇;彭晓华;余曙光
  • 通讯作者:
    余曙光
Treg/Th17平衡轴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中的意义及流式细胞术检测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免疫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程玉林;孙军刚;耿煜;吴巧凤;余曙光
  • 通讯作者:
    余曙光
电针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脾脏淋巴细胞Treg/Th17免疫平衡的影响
  • DOI:
    10.13702/j.1000-0607.2016.01.0010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针刺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程玉林;曾琳岚;耿煜;王祥;张何骄子;杨惠;吴巧凤;余曙光
  • 通讯作者:
    余曙光
基于脾胃—脑相关理论研究电针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大脑皮层代谢物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杨阳;赵纪岚;侯天舒;韩晓霞;赵征宇;彭晓华;吴巧凤
  • 通讯作者:
    吴巧凤
温和灸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IL-2、TGF-β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孙军刚;耿煜;吴巧凤;王程玉林;杨惠;张何骄子;王祥;余曙光
  • 通讯作者:
    余曙光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艾灸补髓促进老年学习记减退大鼠海马神经发生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国老年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赵纪岚;尹海燕;吴巧凤;曾芳;唐勇;余曙光
  • 通讯作者:
    余曙光
针灸对 SAMP8 小鼠嗅球神经干细胞增殖分化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吴巧凤;黄梅;乔秀兰;魏焦禄;唐勇;曾芳;余曙光;尹海燕;卢圣锋
  • 通讯作者:
    卢圣锋
电针对阿尔兹海默病大鼠海马区M2型小胶质细胞极化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中华中医药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谢璐霜;吴巧凤;唐勇;庄志奇;赵娜;黄彪;余曙光
  • 通讯作者:
    余曙光
多目标遗传算法优选紫苏叶有效部位的提取工艺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时珍国医国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鲁银均;吴巧凤
  • 通讯作者:
    吴巧凤
黄连-厚朴药对配伍的应用数据分析
  • DOI:
    10.13422/j.cnki.syfjx.2016140211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高;吴巧凤;严云良;钱旭武;张小霞
  • 通讯作者:
    张小霞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吴巧凤的其他基金

重塑KYN代谢途径介导的中枢胶质细胞稳态:艾灸改善溃疡性结肠炎负性情绪的关键机制
  • 批准号:
    82174512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52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艾灸驱动SIRT1与P300介导的 FOXP3/ RORγt 翻译后乙酰化修饰调节肠道稳态的机制研究
  • 批准号:
    81873383
  • 批准年份:
    2018
  • 资助金额:
    57.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针刺调控肠道微生态-宿主代谢表型共变效应的研究
  • 批准号:
    30901933
  • 批准年份:
    2009
  • 资助金额:
    2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