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酸化对潜在有害痕量元素在沉积物—海水界面迁移扩散及循环转化的影响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806133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605.海洋生态学与环境科学
  • 结题年份:
    2021
  • 批准年份:
    2018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9-01-01 至2021-12-31

项目摘要

In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the trace elements of the ocean are usually very low in content, but can significantly regulate the metabolism process of marine organism and the cycling of matter and energy, serving as the "vitamin" for the ocean. However, the trace metals in high content could turn to a kind of hazardous pollutant. As a new environmental stress, ocean acidification made the biogeochemical behavior of trace elements greater complexity and uncertainty. Nearshore sediment is an important sinking area for potentially harmful trace elements (e.g. Ag, Ge, Se, Sb, Sn, and Tl), and nearshore environment is also most vulnerable to ocean acidification. Consequently, systematic study about the release and sequestration of potentially harmful trace elements occurring in the sediment-seawater interface is of ultra-important to the marine ecological security and huma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is project is aimed at the response of trace elements in marine sediment to ocean acidification and the related ecological effects. We plan to focus on the dynamics of species and bioavailable of trace metals in sediment, pore water, and overlay water under different level of acidification, in order to obtain the sediment-seawater trace metals flux, explore the key controlling factors of acidification on trace metals, assess the variation trend of trace elements under different CO2 emissions scenarios, and provide scientific evidence for the new marine biogeochemical role of trace metals in the global change process.
海洋痕量元素能够调控生命代谢,参与物质循环,在自然浓度下是海洋健康运转的“维生素“,而在高浓度下却可成为有害污染物。海洋酸化作为新的环境胁迫因子,致使痕量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行为具备显著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深入研究酸化条件下潜在有害痕量元素在沉积物—海水界面的迁移扩散与平衡分配,事关海洋生态安全与人类永续发展。近海沉积物是潜在有害痕量元素(Ag, Ge, Se, Sb, Sn, Tl等)的重要汇区,同时近海水体也最易受到海洋酸化的重大危害。本项目拟针对近海痕量元素对海洋酸化的响应过程及其环境效应这一科学问题,聚焦不同酸化水平下沉积物、间隙水、上覆水中痕量元素赋存形态,生物活性等的动态变化,获取其在沉积物—海水界面间的交换过程,探讨酸化条件下控制痕量元素迁移转化的关键因素,评估未来不同CO2排放情景下海洋痕量元素的演变趋势,为研究全球变化所赋予痕量元素的全新海洋生物地球化学功能提供科学依据。

结项摘要

海洋痕量元素能够调控生命代谢,参与物质循环,在自然浓度下是海洋健康运转的“维生素“,而在高浓度下却可成为有害污染物。海洋酸化作为新的环境胁迫因子,致使痕量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行为具备显著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本项目首先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系统探讨了近海海湾沉积物中主要痕量元素的污染状况,定量获得了海湾沉积物质量近百年来的历史演变过程。大亚湾海域的环境在过去近百年间经历了三个变化阶段:1980年代之前,沉积物质量处于一类等级,1980—2000年间,沉积物质量处于二类与三类,2000年以后,沉积物质量等级恢复到了一类水平。对沉积物污染水平贡献最高的元素为Cr和Cu。本项目还通过研究全球典型海区(大洋,近岸和珊瑚礁)近十几年来pH与Ω的长期变化,系统分析了上升流、生产力、陆源输入等因素对全球海洋酸化进程时空变异的协同影响。本项目重点关注了海洋酸化条件下“间隙水—上覆水”体系中痕量元素的迁移转化过程。通过室内模拟实验发现沉积物中的Fe和Mn在海洋酸化条件下将会不断释放,进入到间隙水中,然后释放进入上覆水。但Fe的迁移转化速率慢于Mn。结合酸化培养过程中活性态Fe和Mn的变化,可以看出,酸化培养使得间隙水中活性态Fe和Mn的含量降低,初步推断间隙水中的活性态金属被释放进入了上覆水。本项目还关注了酸化培养过程中,间隙水和上覆水中硫和磷的含量变化。对于硫而言,酸化培养使得其在间隙水中的活性态含量显著升高。初步判断,在酸化过程中,沉积物向间隙水显著地释放活性态P,并迅速地进入上覆水。在项目执行过程中,顺利完成了各年度进展,发表了3篇科研论文。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3)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Historical evolutions of sediment quality in bays under serious anthropogenic influences in China, basing on fuzzy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of heavy metals
基于重金属模糊综合评价的我国严重人为影响下海湾沉积物质量的历史演变
  • DOI:
    10.1007/s11356-019-07337-7
  • 发表时间:
    2020-01
  • 期刊: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 影响因子:
    5.8
  • 作者:
    Qu Baoxiao;Song Jinming;Yuan Huamao;Li Xuegang;Li Ning;Duan Liqin;Liang Xianmeng
  • 通讯作者:
    Liang Xianmeng
Global air-sea CO2 exchange flux since 1980s: results from CMIP6 Earth System Models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全球海气 CO2 交换通量:CMIP6 地球系统模型的结果
  • DOI:
    10.1007/s00343-021-1096-8
  • 发表时间:
    2022-05
  • 期刊: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 影响因子:
    1.6
  • 作者:
    QU Baoxiao;SONG Jinming;LI Xuegang;YUAN Huamao;Zhang Kun
  • 通讯作者:
    Zhang Kun
海洋酸化之时间序列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海洋通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曲宝晓;宋金明;李学刚
  • 通讯作者:
    李学刚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基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的全球表层海水1°×1°二氧化碳分压数据推演
  • DOI:
    10.3969/j.issn.0253-4193.2020.10.007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海洋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钟国荣;李学刚;曲宝晓;王彦俊;袁华茂;宋金明
  • 通讯作者:
    宋金明
水环境中的信息有机物与“水域生态讯息学”的提出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海洋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倩;宋金明;李学刚;袁华茂;李宁;段丽琴;曲宝晓
  • 通讯作者:
    曲宝晓
胶州湾表层海水中的正构烷烃及其来源解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环境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倩;宋金明;彭全材;李学刚;袁华茂;李宁;段丽琴;曲宝晓;王启栋
  • 通讯作者:
    王启栋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曲宝晓的其他基金

热带太平洋海气CO2交换的变异与受控及其对两类ENSO的响应机制
  • 批准号:
    42276206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54.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热带太平洋海气CO2交换的变异与受控及其对两类ENSO的响应机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54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