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光学超材料的针尖增强飞秒受激拉曼散射显微成像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61805165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F0508.应用光学
  • 结题年份:
    2021
  • 批准年份:
    2018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9-01-01 至2021-12-31

项目摘要

Tip-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 (TERS) based microscopy and imaging has the advantages of no labeling and high spatial resolution, and has important applications in biological researches. However, its temporal resolution is low due to the difficulty in combining it with ultrafast lasers, that hampers its applications in studying live biological systems and materials under chemical reactions or energy transitions with ultrafast dynamics. We propose here that it is of great interest to incorporate TERS with Femtosecond Stimulated Raman scattering (FSRS)and optical metamaterials to leverage high time and spectral resolution, highly directional coherent emission of FSRS, the broadband emission rate enhancement and emission directivity control of the metamaterial substrate. The realization of this technology will find broad applications in fields of biomedical imaging, medical diagnosis, and novel functional materials, and will also serve to develop other related technologies.
基于针尖增强拉曼散射(TERS)的超分辨显微成像技术有无标记、空间分辨率高等优点,在生物学和材料学研究中有重要应用。为了利用TERS研究活体生物系统和材料系统中超快的化学反应和能量转换动力学过程,这就要求进一步将TERS和超快光学结合起来以赋予TERS显微成像高时间分辨率。因此,在本项目中我们拟利用飞秒受激拉曼散射(FSRS)技术的高时间、能量分辨率、相干增强、高度辐射方向性特点,并利用光学超材料衬底的宽频辐射增强与方向性调控能力,实现基于FSRS、TERS和光学超材料衬底的高时空分辨率、高能谱精度的宽频拉曼显微成像技术。该研究有指导发展类似增强成像光谱等技术的意义,在生物学、医学、材料学研究中具有广泛重要的应用。

结项摘要

通过项目的支持,项目执行团队建立了一套对纳米光学器件的设计仿真工具、包含拉曼散射在内的近场辐射增强数值模拟的设计工具,搭建了一套具有超高时间、空间分辨率的光场探测成像、光电材料特性表征、光学探测成像的系统,具有完全的自我知识产权,系统的时空分辨率达到<30 fs和<10 nm。时空分辨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是国内少有的自主搭建的相关系统。 在实验方面,我们实现了很高的拉曼增强因子,宽的工作谱宽,高波数的光谱分辨的拉曼探测。由该项目支持所产生的成果对半导体探测表征、片上光电系统设计、高时空分辨化学探测有重要意义。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5)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4)
Few-layer metamaterials for spontaneous emission enhancement (vol 46, pg 190, 2021)
用于自发发射增强的少层超材料(第 46 卷,第 190 页,2021 年)
  • DOI:
    10.1364/ol.424764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Optics Letters
  • 影响因子:
    3.6
  • 作者:
    Li Ling;Zhou Zhangyu;Min Changjun;Yuan Xiaocong
  • 通讯作者:
    Yuan Xiaocong
Detection of cylindrical vector beams with chiral plasmonic lens
用手性等离子体透镜检测柱面矢量光束
  • DOI:
    10.1117/12.2574978
  • 发表时间:
    2020-10
  • 期刊:
    Chinese Optics Letters
  • 影响因子:
    3.5
  • 作者:
    Chuangye Zhang;Changjun Min;Yuquan Zhang;Yanan Fu;Ling Li;Yulong Wang;Xiaocong Yuan
  • 通讯作者:
    Xiaocong Yuan
Drawing structured plasmonic field with on-chip metalens
使用片上超透镜绘制结构化等离子体场
  • DOI:
    10.1515/nanoph-2021-0308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Nanophotonics
  • 影响因子:
    7.5
  • 作者:
    Y. L. Wang;C. J. Min;Y. Q. Zhang;F. Feng;G. Y. Si;L. Li;X. C. Yuan
  • 通讯作者:
    X. C. Yuan
Extraordinary spin-orbit interaction in the plasmonic lens with negative index material
等离子体透镜与负折射率材料的非凡自旋轨道相互作用
  • DOI:
    10.1364/oe.401720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Optics Express
  • 影响因子:
    3.8
  • 作者:
    Li Ling;Zhou Zhangyu;Min Changjun;Yuan Xiaocong
  • 通讯作者:
    Yuan Xiaocong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BiVO_4/Bi_6O_6(OH)_3(NO_3)_3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
  • DOI:
    10.16084/j.cnki.issn1001-3555.2016.05.006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分子催化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灵;黄应平;张爱清;向淼淼;杨健;贾漫珂
  • 通讯作者:
    贾漫珂
人PSF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分析鉴定
  • DOI:
    --
  • 发表时间:
    2011
  • 期刊: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慧娟;兰洋;刘涛;李灵
  • 通讯作者:
    李灵
图像显著度和信息量均衡的地标链生成方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测绘地理信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倪文强;方志祥;李灵
  • 通讯作者:
    李灵
罗非鱼鱼鳞胶原多肽的优化制备及其生物活性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灵;徐梁棕;汪少芸
  • 通讯作者:
    汪少芸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在神经炎症中的作用
  • DOI:
    --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中国免疫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灵;丁艳平;邵宝平
  • 通讯作者:
    邵宝平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