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4D-PC-MRI的主动脉夹层TEVAR术后血流-支架-主动脉间耦合作用的仿真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81770508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5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H0220.循环系统疾病研究新技术与新方法
  • 结题年份:
    2021
  • 批准年份:
    2017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8-01-01 至2021-12-31

项目摘要

Based upon a series of studies, our research team put stent-graft-induced mechanical injury forward as a hypothesis underlying the stent-graft-induced new entry (SINE) which was considered the first important fatal complication after the 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 (TEVAR) for Stranford type B aortic dissection(TBAD). After a previous study supporting the hypothesis, we are applying for this project (1) to acquire the patients’ imaging data of aorta with 4D-PC-MRI before and after TEVAR, and the perform the processing; (2) to conduct a numerical simulation on the interaction among flow, stent-graft and aorta, and fulfil the verification in a physical manner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method; (3) to include 200 patients with TBAD and group them, complete the simulation and clinical follow-up. The anticipated outcomes would contribute to (1) obtaining the technical method for the data acquisition by 4D-PC-MRI and their post processing; (2) revealing the hemodynamic features of TBAD before and after TEVAR; (3) quantitative analysis on the interaction among flow, stent-graft and aorta. The current project would: (1) provide an quantitative evidence to reveal the mechanism of SINE and set up a prophylaxis for it, so as to reduce the post-TEVAR mortality; (2) promote a wide use of 4D-PC-MRI for the pre-TEVAR evaluation and post-TEVAR follow-up, and offer a more accurate imaging method for TBAD and TEVAR.
课题组发现主动脉夹层(AD)腔内修复(TEVAR)后首位致死性并发症支架源性新破口(SINE),提出“支架源性力学损伤”是主因的假说。前期研究获初步论证。本申请拟:(1)4D-PC-MRI采集TEVAR前后AD数据并后处理,感应导丝体内测量以验证并优化前者技术参数;(2)仿真分析血流-支架-主动脉间相互作用,并物理验证,固定技术参数;(3)选择200例AD-TEVAR患者,根据SINE危险因素分组,仿真分析,组间比较,并与临床随访结果比对。旨在:(1)建立针对AD的4D-PC-MRI采集及后处理方法;(2)获得TEVAR前后AD血流动力学特征及变化规律;(3)定量分析搏动血流下支架-主动脉间相互作用。从而:(1)为阐明SINE发生机制、制定防治措施提供量化依据,降低TEVAR死亡率;(2)推广4D-PC- MRI在AD-TEVAR术前评估与术后随访中的应用,为临床提供更为准确的检测手段。

结项摘要

申请人前期研究发现了主动脉夹层胸主动脉腔内修复(TEVAR)术后严重并发症-支架源性新破口(SINE),并提出了"支架源性力学损伤"的机制假说,但缺乏定量实验证据,难以为阐明机制和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确切证据。计算机模拟为研究SINE的发生提供了新的思路,但是以往的研究均采用了理想化模型,并非基于患者影像学的个体化模型。SINE的发生涉及到血流、支架和主动脉三个主要因素。为了进一步提高数值仿真的准确性,学者们通过力学实验和体外主动脉标本的测算,得到了相对准确的支架和主动脉参数,但是血流的参数仍旧是影响数值仿真准确性的主要因素之一,亟待解决。本研究(1)通过4D-PC-MRI对主动脉夹层患者全流场数据的采集,并在此基础上计算出主动脉各部位的压力值,为后续的数值模拟奠定了基础。(2)利用术中对TEVAR前后主动脉夹层真假腔压力测量和基于4D-PC-MRI计算的主动脉各部位压力进行对比,矫正、优化其技术参数,初步建立了4D-PC-MRI对主动脉夹层血流采集的技术路线,证实了4D-PC-MRI计算个体化主动脉血流参数的准确性。(3)利用计算机模拟将4D-PC-MRI图像与主动脉CTA segmentation模型进行耦合,然后将耦合满意的.stl文件导入到自编程的Matlab程序中,同时导入升主动脉导管测压曲线作为原点,根据4D-PC-MRI获取的流场信息来计算各部位压力梯度,从而获取各部位的压力值,并通过Ensight软件的可视化功能将数据可视化,用于后续数值模拟的入口条件。(4)初步完成了基于4D-PC-MRI推算主动脉入口流速的流-固-固耦合仿真模拟。为今后全个体化的数值仿真奠定了基础。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2)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1)
Outcomes of endovascular therapy for Stanford type B aortic dissection in patients with Marfan syndrome
马凡综合征患者斯坦福 B 型主动脉夹层血管内治疗的结果
  • DOI:
    10.1016/j.jtcvs.2021.05.045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J Thorac Cardiovasc Surg
  • 影响因子:
    --
  • 作者:
    Jiang X;Chen B;Jiang J;Shi Y;Ma T;Fu W;Dong Z
  • 通讯作者:
    Dong Z
4D Flow MRI-Based Computational Analysis of Blood Flow in Patient-Specific Aortic Dissection
基于 4D 流 MRI 的患者特异性主动脉夹层血流计算分析
  • DOI:
    10.1109/tbme.2019.2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IEEE Transactions on Biomedical Engineering
  • 影响因子:
    4.6
  • 作者:
    Selene Pirola;Baolei Guo;Claudia Menichini;Simone Saitta;Weiguo Fu;Zhihui Dong;Xiaoyun Xu
  • 通讯作者:
    Xiaoyun Xu
High Wall Stress May Predict the Formation of Stent-Graft-Induced New Entries After 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
高壁应力可以预测支架移植物的形成——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后诱导的新入口
  • DOI:
    10.1177/1526602818791827
  • 发表时间:
    2018-10-01
  • 期刊:
    JOURNAL OF ENDOVASCULAR THERAPY
  • 影响因子:
    2.6
  • 作者:
    Menichini, Claudia;Pirola, Selene;Xu, Xiao Yun
  • 通讯作者:
    Xu, Xiao Yun
Patient-specific simulation of stent-graft deployment in type B aortic dissection: model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B 型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展开的患者特异性模拟:模型开发和验证
  • DOI:
    10.1007/s10237-021-01504-x
  • 发表时间:
    2021-12
  • 期刊:
    Biomechanics and modeling in mechanobiology
  • 影响因子:
    3.5
  • 作者:
    Kan X;Ma T;Lin J;Wang L;Dong Z;Xu XY
  • 通讯作者:
    Xu XY
The influence of inlet velocity profile on predicted flow in type B aortic dissection.
B型主动脉夹层入口速度剖面对预测流量的影响
  • DOI:
    10.1007/s10237-020-01395-4
  • 发表时间:
    2021-04
  • 期刊:
    Biomechanics and modeling in mechanobiology
  • 影响因子:
    3.5
  • 作者:
    Armour CH;Guo B;Pirola S;Saitta S;Liu Y;Dong Z;Xu XY
  • 通讯作者:
    Xu XY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内皮祖细胞促动脉内皮损伤修复的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国分子心脏病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司逸;竺挺;王玉琦;符伟国;董智慧;张祥满
  • 通讯作者:
    张祥满
同步辐射微血管成像技术检测大鼠肢体微循环的观察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中华医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董智慧;符伟国;张祥满;彭屹峰;陈绍亮;肖体乔;谢红兰;杜国浩;邓彪
  • 通讯作者:
    邓彪
基于CT影像重建模型的主动脉夹层流固耦合模拟
  • DOI:
    10.16076/j.cnki.cjhd.2015.06.016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阚晓昕;白一帆;马韬;王盛章;董智慧;符伟国
  • 通讯作者:
    符伟国
基于四维血流磁共振成像的胸主动脉夹层血流模拟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中华血管外科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郭宝磊;符伟国;郭大乔;董智慧;单艳
  • 通讯作者:
    单艳
金黄色葡萄球菌肠毒素C3过表达慢病毒载体的构建及鉴定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中国免疫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婷婷;宋欢;董智慧;唐爱国
  • 通讯作者:
    唐爱国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董智慧的其他基金

多模态血流动力学数值模拟在主动脉夹层手术规划中的评估研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51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多模态血流动力学数值模拟在主动脉夹层手术规划中的评估研究
  • 批准号:
    82270507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52.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面向临床的4D-PC-MRI主动脉夹层血流动力学研究”双边研讨会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19
  • 资助金额:
    14.9 万元
  • 项目类别:
LRG1在干细胞移植治疗炎性重度肢体缺血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 批准号:
    81970407
  • 批准年份:
    2019
  • 资助金额:
    55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自膨式人工血管内支架对胸主动脉损伤的生物力学建模与数值仿真
  • 批准号:
    81371648
  • 批准年份:
    2013
  • 资助金额:
    7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同步辐射技术活体追踪干细胞移植后新生血管生成的实验研究
  • 批准号:
    30801122
  • 批准年份:
    2008
  • 资助金额:
    18.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