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金属表面等离激元的片上空间光场模拟运算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61675179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67.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F0502.光子与光电子器件
  • 结题年份:
    2020
  • 批准年份:
    2016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7-01-01 至2020-12-31

项目摘要

Recently it is a rather attractive topic in nanophotonics research to design and fabricate on-chip analog signal processer on optical spatial field. Such on-chip devices demonstrate important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cluding ultrafast processing to space or medical imaging, parallel computation, and target recognition. In this program, we focus the investigation on spatial field transforming when light excites surface plasmon polaritons (SPPs) in periodic metallic nanostructures. We study the underlying physical mechanisms of field transformation and realize spatial analog operation by manipulating the SPP excitation. Additionally, we design, fabricate, and characterize SPP-based analog spatial field processers, which are compatible to silicon planar optoelectronic devices. The SPP-based analog operation is a complex field transformation with specific angular spectrum. The study to this proces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understand field transformation in nanoscale dimension, and furthermore promises a variety of applications regarding new generation optic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设计和制备片上空间光场模拟计算器件是当前微纳光子学研究中相当活跃的一个研究方向,在高速、大通量图像处理(卫星和医学图像)、并行计算、目标识别等方面有重要的技术应用。本项目紧密围绕基于微纳金属表面等离激元(SPP)的光场变换技术,研究周期性微纳金属结构的空间光场模拟运算的物理机理和调控机制,设计、制备并表征可与硅基平面光电器件集成的片上空间光场模拟运算器件。本项目拟研究的SPP空间光场模拟运算过程是一种具有特定空间角谱特征和分布的传播行为,涉及复杂的结构特性,它不仅对微纳光场变换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新一代光信息处理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结项摘要

本项目研究了金属表面等离激元微纳结构实现空间光场模拟运算的物理机理和调控机制,在国际光学领域刊物上共发表论文10篇(其中ESI高被引论文2篇),包括Nature Communications 1篇,Physical Review Applied 4篇,Optics Letters 3篇。其中基于表面等离激元的空间微分器入选“2017年度中国光学十大进展—应用研究类”。项目培养博士生3人,硕士生1人。项目取得代表性研究成果总结概括为三个方面: 1)设计并制备了基于表面等离激元的、亚波长厚度的空间光场微分器,实现了制备工艺相对简单、可集成的模拟运算器件,并展示了其在图像边界实时检测方面的应用; 2)针对表面等离激元空间微分器只能实现p偏振光场的空间微分运算的不足,提出了利用光学自旋霍尔效应设计微分器件,可对s/p偏振分别进行一阶空间微分运算,并在实验上展示了对图像的边缘提取;3)基于单层石墨烯和衍射光栅等微纳结构,分别设计了高阶、多波长空间微分器和计算散度的空间光场模拟运算器件。研究成果不仅对微纳光场变换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发展新一代光信息处理技术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9)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1)
专利数量(0)
Time response of plasmonic spatial differentiators
等离子体空间微分器的时间响应
  • DOI:
    10.1364/ol.44.004511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Optics Letters
  • 影响因子:
    3.6
  • 作者:
    Zhang Jiahao;Ying Qianwen;Ruan Zhichao
  • 通讯作者:
    Ruan Zhichao
Optical spatial differentiator for a synthetic three-dimensional optical field
用于合成三维光场的光学空间微分器
  • DOI:
    10.1364/ol.43.005893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Optics Letters
  • 影响因子:
    3.6
  • 作者:
    Fan Yisheng;Ruan Zhichao
  • 通讯作者:
    Ruan Zhichao
Amplitude scaling and lateral shift of leaky radiation from surface plasmon excitation
表面等离子体激元激发泄漏辐射的幅度缩放和横向位移
  • DOI:
    10.1364/josab.36.000451
  • 发表时间:
    2019-02
  • 期刊:
    Journal of the Optical Society of America B-Optical Physics
  • 影响因子:
    1.9
  • 作者:
    Zhang Jiahao;Ruan Zhichao
  • 通讯作者:
    Ruan Zhichao
Two-Shot Calibration Method for Phase-Only Spatial Light Modulators with Generalized Spatial Differentiator
具有广义空间微分器的纯相位空间光调制器的二次校准方法
  • DOI:
    10.1103/physrevapplied.14.054040
  • 发表时间:
    2020-11-17
  • 期刊:
    PHYSICAL REVIEW APPLIED
  • 影响因子:
    4.6
  • 作者:
    Huang, Junyi;Zhu, Tengfeng;Ruan, Zhichao
  • 通讯作者:
    Ruan, Zhichao
Optical Computation of Divergence Operation for Vector Fields
矢量场发散运算的光学计算
  • DOI:
    10.1103/physrevapplied.14.034013
  • 发表时间:
    2020-03
  • 期刊:
    Physical Review Applied
  • 影响因子:
    4.6
  • 作者:
    Lou Yijie;Fang Yisheng;Ruan Zhichao
  • 通讯作者:
    Ruan Zhichao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负折射率介质光纤的导模异常特性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光子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何金龙;沈林放;何赛灵;阮智超
  • 通讯作者:
    阮智超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阮智超的其他基金

基于微纳结构的时空光学旋涡制备方法及其调控特性研究
  • 批准号:
    12174340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61.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基于微纳结构的时空光学旋涡制备方法及其调控特性研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61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微纳金属结构矢量光场变换及在光学模拟计算中的应用
  • 批准号:
    91850108
  • 批准年份:
    2018
  • 资助金额:
    79.0 万元
  • 项目类别:
    重大研究计划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