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非成像聚光与多塔式阵列协同优化理论研究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11174275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56.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A2208.光学材料与器件物理
- 结题年份:2015
- 批准年份:2011
- 项目状态:已结题
- 起止时间:2012-01-01 至2015-12-31
- 项目参与者:卢振武; 牛文达; 王鹤; 杨帆; 任兰旭; 肖军; 卜和阳;
- 关键词:
项目摘要
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具有发电效率高、预期成本低、电能质量好、环境友好等优点,近年来发展迅猛。本申请团队从前期863项目"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及系统示范"实施中,深刻认识到制约发展的关键技术障碍之一是:聚光成本高,系统光学效率和光热转换效率低。为此提出以下研究思路和目标:基于非成像光学原理建立太阳辐射聚集与传输模型,编写聚光系统优化设计与分析软件,研制新型非成像太阳能聚光器,使光斑90%能量区面积年变化量较传统聚光器减小10%;揭示聚光器及聚光场光学结构对系统效率及聚光成本的影响规律,建立兼顾系统效率和聚光成本的聚光器与聚光场优化理论,以期降低系统成本5%;研究多塔式阵列聚光理论,建立多塔式阵列聚光与吸热时空协同优化准则和聚光场控制机制,减小太阳辐射聚集与传输过程中的余弦损失、阴影损失及光热转换损失,使系统效率提高5%。以上研究将为太阳能热发电产业化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结项摘要
太阳能热发电技术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它可以通过较为廉价的储热装置,实现24小时不间断发电,未来可部分代替传统燃煤发电机组,在电网中承担基础负荷,这将有利于减少CO2排放,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近年来,经过国内外太阳能热发电从业人员的共同研究,该技术中大部分关键问题已经解决,但仍存在单位发电成本较高的问题,无法与传统燃煤发电方式竞争。本项目以降低太阳能热发电成本为目标,通过优化聚光器及光场的光学结构,提高聚光器及光场的光学效率,从而降低单位发电成本。为此本项目开展了以下研究工作:研究了基于边缘光线原理的非成像聚光理论,编写了非成像聚光设计与分析软件,设计了具有低成本前景的新型聚光器,与传统球面聚光器相比,新型聚光器光斑90%能量区面积年变化量减小10%以上,通过模拟计算得出,新型聚光器可提高光场聚光效率,从而降低发电成本;研制了新型非成像聚光器原理样机,并对其聚光性能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与理论值相符,验证了设计方法的正确性;提出了非成像聚光器面形检测方法,研制了基于条纹反射测量技术的非成像聚光器面形误差测量仪器,测量重复性精度优于0.1mrad,测量不确定度优于0.6mrad;建立了多塔式阵列聚光过程数学模型,优化了多塔式聚光阵列结构,研究了多塔式聚光阵列动态控制机制,根据理论计算得出,多塔式聚光阵列可提高镜场效率5%以上。基于以上研究成果,发表论文7篇,其中SCI检索2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项,授权1项;培养博士生2名,硕士生1名。在本项目研究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是:新型聚光器在跟踪太阳运转时,要求阳光的入射方向相对聚光器镜面保持不变,这对聚光器的安装精度和跟踪精度要求较高;多塔式聚光系统中,在具有多个吸热器的情况下,各定日镜可选择将阳光反射到不同的吸热器,减小了光程,提高了光场利用率和聚光效率,但同时增加了吸热器和塔的数量,因而造成了总投资成本的提高,为降低单位发电成本,还需对多塔式聚光技术进行更深入的理论和实践研究。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列表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A review of available methods for the alignment of mirror facets of solar concentrator in solar thermal power system
太阳能热发电系统中太阳能聚光镜面对准可用方法综述
- DOI:--
- 发表时间:2014
- 期刊: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
- 影响因子:15.9
- 作者:Lu, Zhenwu;Yu, Weixing;Xu, Wenbin;Shen, Zhenfeng
- 通讯作者:Shen, Zhenfeng
一种非共轴椭球面聚光阵列式太阳模拟器
- DOI:--
- 发表时间:2013
- 期刊:机电产品开发与创新
- 影响因子:--
- 作者:牛文达;杨帆
- 通讯作者:杨帆
塔式太阳能热发电系统聚焦光斑能流密度的检测方法
- DOI:--
- 发表时间:2015
- 期刊:光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作者:魏素;魏秀东;任兰旭;卢振武
- 通讯作者:卢振武
基于吸热管反射成像法测量抛物槽式太阳能聚光器的面形误差
- DOI:--
- 发表时间:2014
- 期刊:光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作者:魏秀东;牛文达;肖君;卢振武
- 通讯作者:卢振武
Ray tracing and simulation for the beam-down solar concentrator
下射式太阳能聚光器的光线追踪与仿真
- DOI:10.1016/j.renene.2012.06.029
- 发表时间:2013-02
- 期刊:Renewable Energy
- 影响因子:8.7
- 作者:Wei, Xiudong;Lu, Zhenwu;Yu, Weixing;Xu, Wenbin
- 通讯作者:Xu, Wenbin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item.factor || "--"}}
- 作者:{{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item.factor || "--" }}
- 作者:{{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item.author }}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摘要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请为本次AI项目解读的内容对您的实用性打分
非常不实用
非常实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您认为此功能如何分析更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填写您的反馈: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item.project_typ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