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单分子技术研究转录因子与核小体及DNA的相互作用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31170710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5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C0502.分子生物物理
  • 结题年份:
    2015
  • 批准年份:
    2011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2-01-01 至2015-12-31

项目摘要

从1953年DNA双螺旋结构的提出到六十年代"中心法则"的确立,分子生物学已经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辉煌,生命科学在此期间取得了非凡的进展。 到如今的"后基因组时代",经典生物学的定性描述已经无法满足当代科学家的需求。 深入细致地定量研究生物学问题正不断地吸引着全世界最出色的科学家涌向生物学的各个领域。 近十多年来,单分子技术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地运用于生物医学研究,对定量生物学的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使很多令人感兴趣的生物学问题实现了单分子灵敏度的研究和理解。 申请人等已经运用单分子荧光技术得到了有关人类转录因子糖皮质激素受体(Glucocorticoid Receptor:GR)在有和没有组蛋白的DNA上具有不同特异性结合的初步数据。 在这一前提下,本项目将进一步研究转录因子如GR在含有组蛋白的DNA上的特异及非特异性结合问题,解决转录因子在核小体DNA上对于特定位点的寻找及结合问题。

结项摘要

近年来,单分子技术被广泛运用于生物医学研究,对定量生物学产生着深远影响,很多令人感兴趣的生物学问题实现了单分子灵敏度的研究和理解。申请人实验室在面上项目“运用单分子技术研究转录因子与核小体及DNA的相互作用”资助下,建立了一套基于单分子荧光技术与微流控制联用的高精度技术平台,该技术可以把测量蛋白质与DNA之间的解离速率常数的误差控制在20%以内。并运用这一技术分别研究了核小体DNA的结构变化对DNA-蛋白质相互作用的调控,DNA结构变化在DNA中的传递效应(别构效应)等问题。 . 首先,DNA的结构变化会直接参与DNA-蛋白质相互作用的调控,这在核小体DNA中的表现是会使蛋白质结合的稳定性随着其结合位点在核小体上的位置不同而发生增强和减弱的变化。我们用GRDBD作为研究对象,发现它对核小体的一些位置的GREs3的结合强度甚至超过了完全自由的GREs3,是对自由GREs3的1.5倍。而在GREs3完全背向组蛋白的时候(组蛋白对其的屏蔽效应最小),GRDBD对其的结合力却出现了一个突然的降低,在这个位置的平均结合时间几乎是其边上(仅仅1bp的位移)位置的四分之一。之后运用 HADDOCK研究了核小体增强效应和减弱效应最强位置的核小体DNA与GRDBD的相互作用,发现是因为组蛋白固定了DNA 的构象而影响了蛋白质与其相互作用的图谱。因此,核小体DNA-蛋白质相互作用不只单单受到是否被组蛋白屏蔽的调控,同时也受到DNA结构所处构象的调控。. 其次,DNA的结构(构象)变化会沿着DNA轴传递,产生所谓“别构效应”,两个结合在同一DNA相距二十碱基内的蛋白会因而互相影响对DNA的结合能力,其变化幅度随两个蛋白间DNA的长度增强或变弱,呈现出大约10个碱基的周期性,正好是DNA双螺旋的周期,这种效应的大小会随着蛋白间的距离增加而衰减,其半衰期为15bp。进一步通过各种对照实验及分子动力学模拟计算,确认了这种效应不是由诸如蛋白-蛋白相互作用、静电相互作用等因素造成的,而是由蛋白质结合到DNA上导致的DNA双螺旋构象变化引起的。而这种构象变化主要体现在大沟的距离变化上,假设蛋白A和蛋白B结合到DNA上后都会撑大大沟,那么蛋白A在DNA上的结合将导致其结合位点周围的DNA大沟出现周期性的变宽和变窄,如果蛋白B的结合位点处在大沟变宽的位置,则结合会被增强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2)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High-accuracy mapping of protein binding stability on nucleosomal DNA using a single-molecule method
使用单分子方法高精度绘制核小体 DNA 上的蛋白质结合稳定性。
  • DOI:
    10.1093/jmcb/mju033
  • 发表时间:
    2014-10-01
  • 期刊:
    JOURNAL OF MOLECULAR CELL BIOLOGY
  • 影响因子:
    5.5
  • 作者:
    Jin, Jianshi;Lian, Tengfei;Su, Xiao-Dong
  • 通讯作者:
    Su, Xiao-Dong
Probing allostery through DNA.
通过 DNA 探索变构
  • DOI:
    10.1126/science.1229223
  • 发表时间:
    2013-02-15
  • 期刊:
    Science (New York, N.Y.)
  • 影响因子:
    --
  • 作者:
    Kim S;Broströmer E;Xing D;Jin J;Chong S;Ge H;Wang S;Gu C;Yang L;Gao YQ;Su XD;Sun Y;Xie XS
  • 通讯作者:
    Xie XS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蛋白质晶体学技术的发展与展望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生物物理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苏晓东;南洁;李兰芬
  • 通讯作者:
    李兰芬
Study on characteristics of dual-frequency capacitively coupled SF6/O2 plasma and plasma texturing of multi-crystalline silicon
双频电容耦合SF6/O2等离子体特性及多晶硅等离子体织构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Chinese Physics B
  • 影响因子:
    1.7
  • 作者:
    邹帅;辛煜;苏晓东;王栩生
  • 通讯作者:
    王栩生
MCM4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癌症,26(1):96-99,2007。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黄晓平;张旭;苏晓东;马国伟
  • 通讯作者:
    马国伟
致龋变异链球菌 N-乙酰谷氨酸激酶的表达、纯化和生化特性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兰芬;高雄卓;苏晓东;赵晓军;吴常伟
  • 通讯作者:
    吴常伟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紫杉醇在小鼠的血药浓度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吴海鹰;苏晓东;戴春岭;梁永钜;李苏;符立梧;廖海
  • 通讯作者:
    廖海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苏晓东的其他基金

人和小鼠中新冠病毒RBD的免疫原性表位及其互作抗体的表征和结构组学规律的比较研究
  • 批准号:
    32371262
  • 批准年份:
    2023
  • 资助金额:
    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植物激素乙烯及茉莉酸通路中转录因子DNA复合物的结构与功能研究
  • 批准号:
    31670740
  • 批准年份:
    2016
  • 资助金额:
    6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DNA结合蛋白在DNA上的易化扩散及特异位点搜寻机制的单分子生物物理研究
  • 批准号:
    31270803
  • 批准年份:
    2012
  • 资助金额:
    9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致龋变形链球菌全基因组的蛋白表达及三维结构研究
  • 批准号:
    30530190
  • 批准年份:
    2005
  • 资助金额:
    15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重点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