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红外量子级联超辐射发光管的研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项目摘要

Mid-infrared broadband superluminescent diodes have numerous medical and industrial applications due to their intrinsically low temporal, high spatial coherence and high output power. The traditional mid-infrared light sources are relied on the technique that the light generated by high power laser pumped chalcogenide or fluoride fibers. However such devices are bulky, expensive and complex, which severely impedes their widespread application. Semiconductor light emitters are compact, robust, easy to operate lending themselves to low cost mass production, and therefore are emerged as ideal candidates for medical and industrial applications. In this proposal, the room-temperature broadband semiconductor light sources based on quantum well/dot cascade structures are fabricated and investigated in details. This work will focus on optimizing the epitaxial structure and device fabrication technique to obtain high quality epitaxial materials with long carrier lifetime, high spontaneous emission efficiency, high photon-to-electron conversion efficiency and broadband gain spectra, and the high performance devices.
中红外宽光谱超辐射发光管以其宽光谱、高功率的特点在大气通信、医疗成像、化学过程监测等诸多应用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常用的中红外超辐射发光管是利用激光泵浦的氟化物或硫系玻璃,其结构繁杂、转化效率低、造价高,难实现便携化。半导体光源有着体积小、效率高、成本低、易集成等诸多优点。但因受材料自身带隙的限制,难实现高效的中红外波段的光谱输出。本项目申请旨在利用导带内子带间跃迁发光的量子级联结构来制备室温连续工作的高性能的中红外超辐射发光管及器件阵列。此项目将系统地研究结合多种不同发射波长的有源区结构、研究量子阱/点级联外延结构中电子-电子、电子-声子、电子-光子相互作用对不同能级电子态寿命影响,建立有效的载流子注入及抽取机制、提高自发辐射复合效率、获得较宽的材料增益谱,并通过优化器件制备工艺实现室温工作的高性能的中红外宽谱超辐射发光管。

结项摘要

中红外光谱涵盖了3-5µm 、8-13µm 两个大气传输窗口,因而在众多科学技术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包括大气通信、空间遥感、红外测距、光电对抗、医疗成像、医疗检测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实用价值。中红外超辐射发光管以其宽光谱、高功率的特点在上述中红外的很多应用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现阶段,常用的中红外超辐射发光管多利用氟化物或硫系玻璃;在实际应有中,氟化物或硫系玻璃需要采用附加激光泵浦,这不仅使其整个应用系统结构繁杂,而且存在着转化效率低、造价高等很多问题,难以实现系统的小型化和便携化。半导体量子级联超辐射发光管以其体积小、重量轻、寿命长、易集成等优点引起研究者们的关注。但是因为量子级联利用的是材料的子能带跃迁,自发辐射效率较低,很难满足连续高功率的输出。本项目围绕着材料外延生长和器件工艺两方面进行优化,采用四量子阱耦合和双声子共振结构的量子级联结构成功地制备了室温工作的中红外量子阱级联超辐射发光管,器件功率达到3.5mW;为进一步提高发光效率,随后在器件有源区中插入量子点结构,并探索了不同波导结构以及超辐射发光管与光放大器单片集成的器件复合结构对器件性能的影响。通过以上工作,系统地研究了量子阱/点级联外延结构中电子-电子、电子-声子、电子-光子相互作用对不同能级电子态寿命影响,建立了有效的载流子注入及抽取机制、提高了级联结构中自发辐射复合效率。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9)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Photon-generated carrier transfer process from graphene to quantum dots: optical evidences and ultrafast photonics applications
从石墨烯到量子点的光子生成载流子转移过程:光学证据和超快光子学应用
  • DOI:
    10.1038/s41699-020-00160-6
  • 发表时间:
    2020-07
  • 期刊:
    npj 2D Materials and Applications
  • 影响因子:
    9.7
  • 作者:
    X. Wang;X. H. Li;C. Jiang;C. T. A. Brown;J. Q. Ning;K. Zhang;Q. Yu;X. T. Ge;Q. J. Wang;Z. Y. Zhang
  • 通讯作者:
    Z. Y. Zhang
1550 nm InAs/GaAs量子点调Q光纤激光器
  • DOI:
    --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半导体技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秦亮;王旭;刘健;张子旸
  • 通讯作者:
    张子旸
Mid-Infrared Black Phosphorus Surface-Emitting Laser with an Open Microcavity
开放式微腔中红外黑磷面发射激光器
  • DOI:
    10.1021/acsphotonics.9b00096
  • 发表时间:
    2019-05
  • 期刊:
    ACS Photonics
  • 影响因子:
    7
  • 作者:
    Huang Y;Ning J;Chen H;Zhang Z Y
  • 通讯作者:
    Zhang Z Y
基于量子点可饱和吸收镜的锁模激光器
  • DOI:
    --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半导体技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洪培;王旭;王顺;张子旸
  • 通讯作者:
    张子旸
Realization of high-performance tri-layer graphene saturable absorber mirror fabricated via a one-step transfer process
通过一步转移工艺实现高性能三层石墨烯可饱和吸收镜
  • DOI:
    10.1088/1674-4926/41/1/012302
  • 发表时间:
    2020-01
  • 期刊:
    Journal of Semiconductors
  • 影响因子:
    5.1
  • 作者:
    Jiang C;Wang X;Zhang Z Y
  • 通讯作者:
    Zhang Z Y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1 310 nm高功率超辐射发光二极管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DOI:
    10.3788/gzxb20215006.0623002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光子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拓;陈红梅;贾慧民;姚中辉;房丹;蒋成;张子旸;李科学;唐吉龙;魏志鹏
  • 通讯作者:
    魏志鹏
多层克隆选择的排序学习方法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太原理工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武宇婷;张子旸;田玉玲;张弘弦
  • 通讯作者:
    张弘弦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张子旸的其他基金

超宽光谱量子点光源的研制及在光学相干层析成像领域的应用研究
  • 批准号:
    61575215
  • 批准年份:
    2015
  • 资助金额:
    69.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