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性注意偏向及其干预影响抑郁的神经机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31700995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C0907.认知心理学
  • 结题年份:
    2020
  • 批准年份:
    2017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8-01-01 至2020-12-31

项目摘要

The detection and early intervention of individuals with depression vulnerability is helpful for reducing the risk of major depression and societal medical burdens. This makes individuals with depression vulnerability become to a vital research subject for understanding the depression development. Biased attention for negative information was regards as both cognitive characteristic and vulnerability factors for depression, which makes it to be the target for early detection and intervention of major depression. However, previous studies mainly explored negatively attentional bias as cognitive characteristic rather cognitive vulnerability factors for major depression, not mention its neural substrates. In addition, the neural changes associated with attentional bias modification intervention among individuals with depression vulnerability still unknown. In the present project,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 and pattern recognition analysis we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se questions. The project mainly includes: 1) exploring the neural basis of negative attentional bias and its prediction of depression sever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 investigating the neural changes underlying response to attentional bias modification intervention among individuals with depression vulnerability; 3) examining the neural biomarkers that predict treatment response of individuals with depression vulnerability. Based on these three studies, we can get more deep understanding for the psychopathological mechanism of depression development and occurrence, in the meanwhile, providing practical foundation for early detection and effective intervention for major depression.
抑郁易感个体的早期识别和干预有助于降低抑郁症发作风险和社会医疗负担,已成为探讨抑郁发展进程的重要研究对象。负性注意偏向既是抑郁症患者和抑郁易感个体的主要认知特征,也是导致抑郁发生发展的认知易感因子,使其成为抑郁症早期识别和干预的目标。但目前,多数研究将负性注意偏向作为抑郁的认知特征而非认知易感因子进行探讨,更不清楚其影响抑郁的神经机制;此外,注意偏向干预训练影响抑郁易感个体的神经机制也不清楚。本项目拟利用功能磁共振成像和多变量模式分析技术对以上问题进行探讨。研究内容包括:1)从个体差异角度,揭示负性注意偏向作为认知易感因子的神经基础及其影响抑郁的作用机制;2)揭示注意偏向干预训练影响抑郁易感个体抑郁改善的神经机制;3)揭示注意偏向干预有效性的神经生物标记。通过上述研究,为揭示抑郁发生发展的心理病理机制提供科学依据,为抑郁症早期识别和有效的预防干预提供实证依据。

结项摘要

负性注意偏向被认为既是抑郁症患者和抑郁易感个体的主要的认知特征,同时也被认为是导致抑郁发生发展的认知易感因子。以往研究多从认知加工角度,探讨了抑郁症患者或抑郁易感个体负性注意偏向加工时的认知及其神经机制,很少将负性注意偏向作为抑郁发生发展的认知易感因子来进行探讨,更不清楚其影响抑郁的内在机制;此外,对负性注意偏向的干预训练如何影响抑郁易感个体的抑郁程度的神经机制也不清楚。本项目主要从个体差异的角度揭示负性注意偏向的神经基础及其影响抑郁的作用机制,同时考察负性注意偏向干预训练影响抑郁易感个体抑郁改善的神经机制。研究一从个体差异角度发现负性情绪注意偏向个体差异与额下回及背外侧前额叶皮层灰质体积具有显著负相关,与左侧眶额叶皮层ALFF值具有显著正相关,负性注意偏向个体差异与额下回和前扣带回的功能连接强度具有显著正相关,且背外侧前额叶的灰质体积能够显著预测个体抑郁程度;研究二采用注意偏向调整训练任务对抑郁倾向个体进行干预训练,结果发现训练任务能显著的改善阈下抑郁个体的负性注意偏向及其抑郁程度,同时训练后阈下抑郁个体在负性注意偏向加工时双侧额下回激活强度显著增高,并与抑郁程度变换具有显著相关。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负性注意偏向作为抑郁易感因子在抑郁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并为负性注意偏向干预任务的有效性及其作用机制提供了理论上的证据,也为进一步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Self-Control Modulates the Behavioral Response of Interpersonal Forgiveness
自我控制调节人际宽恕的行为反应
  • DOI:
    10.3389/fpsyg.2020.00472
  • 发表时间:
    2020-03-27
  • 期刊: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 影响因子:
    3.8
  • 作者:
    Liu, Hui;Li, Haijiang
  • 通讯作者:
    Li, Haijiang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双峰母驼肌肉中TPM2与TPM3表达模式及对肌纤维细胞凋亡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动物医学进展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海江;王琪;李宗帅;董伟韬;张勇;赵兴绪
  • 通讯作者:
    赵兴绪
基桩水平承载特性研究方法比较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1
  • 期刊:
    建筑结构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海江;童小东
  • 通讯作者:
    童小东
新型需求响应公交发车时刻和票价优化
  • DOI:
    --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贺韵竹;贾鹏;李海江;匡海波
  • 通讯作者:
    匡海波
自尊对情绪面孔注意偏向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心理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杨娟;李海江;张庆林
  • 通讯作者:
    张庆林
中国物流枢纽承载城市货运网络时空演化及驱动机制
  • DOI:
    10.13249/j.cnki.sgs.2021.05.003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地理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贾鹏;吴寄石;李海江;匡海波
  • 通讯作者:
    匡海波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