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个微气泡声致穿孔效应增强细胞膜渗透性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11104058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A2307.与声学有关的交叉领域
  • 结题年份:
    2014
  • 批准年份:
    2011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2-01-01 至2014-12-31

项目摘要

高能超声与细胞相互作用后,会在细胞膜上形成可修复的暂时性损伤,从而使得细胞外的物质(药物、基因等)进入到细胞内(声致穿孔效应)。在超声波作用下的微气泡与细胞相互作用的复杂性、操控单个微气泡方法以及实时监测此过程动态变化技术手段的缺乏,使得研究声致穿孔效应的过程及机制变的非常困难。本研究将激光技术、超声技术、高速影像技术以及电生理技术结合起来,实现定量、可控的单一微气泡与单个细胞的相互作用,同时实现对微气泡及细胞动态变化的实时监测。研究内容包括:微米尺度的单一微气泡的非接触式三维操控;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定量、可控的单一微气泡与单个细胞相互作用;微气泡及细胞相互作用的动态物理过程;实时监测细胞膜的渗透性动态变化过程;声致穿孔效应增强细胞膜渗透性的最佳物理参数。本项目研究微气泡在超声作用下增强细胞膜渗透性的作用机制,为研究药物、基因等在细胞水平的非损伤性、靶向性传输方法提供理论及实验基础。

结项摘要

超声技术已经被证明能够暂时性的增强细胞膜的渗透性。在超声对比度增强剂如微气泡的辅助下,超声能量在细胞膜上通过机械作用在细胞膜上造成一定的损伤或者穿孔,从而提高细胞质膜的渗透率,使得原来不可能渗透过细胞膜的治疗物质,如:治疗药物、基因、蛋白质及其它生物大分子等通过细胞膜上的穿孔运输至细胞内,这一过程被称为声致穿孔效应。 .由于没有合适的控制及实时监测技术,细胞水平上的单一微气泡的声致穿孔效应对细胞膜的渗透率暂时性增强机制还不是很清楚。传统研究声致穿孔效应的方法有以下3个缺点:1、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控的单一气泡与细胞相互作用;2,不能实时地对声致穿孔效应的动态过程进行观察;3、无法实时测量细胞对声致穿孔效应的反应。 .本研究的研究内容主要包含2个方面:1、微米尺度的单一微气泡的非接触式三维操控; 2、可控的单一微气泡的声致穿孔效应对细胞膜的渗透率暂时性增强机制。 .在本课题中使用高速光学摄像技术及高频超声成像技术,研究了高能飞秒脉冲激光在水中自聚焦发生光学诱导击穿、产生并捕获微气泡的动态过程。还应用超声技术定量研究了飞秒脉冲激光束对捕获的微气泡的横向束缚力。通过光学技术与超声技术的结合实现了微米尺度的单一微气泡的非接触式三维操控。 .用能量较低的超声波将被捕获在光束内的微气泡放置到靶向细胞附近指定的位置(控制精度达到微米量级)。在高能超声的作用下,微气泡剧烈收缩、膨胀最终崩灭,与细胞发生相互作用在细胞膜上产生穿孔从而使细胞膜的渗透性增强。采用了四种独立的实时监测手段对这一过程进行了监测:1)M-mode 超声成像;2)B-mode超声成像;3)高速光学摄像技术;4)电压钳技术。研究了各种物理参数对声致穿孔效应的影响,包括:1)超声能量;2)脉冲重复频率 PRF (Pulse repetition frequency); 3)超声脉冲数量;4)微气泡与细胞壁的间距等。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阐述了自聚焦飞秒脉冲激光在水中产生并捕获微气泡的动态过程;2)应用飞秒脉冲激光及超声技术,首次实现了微气泡非接触式三维操控,弥补了传统光镊技术的不足;3)分析在单一细胞水平上,声致穿孔效应与空穴效应之间的联系;4)定量分析微气泡通过声孔作用于细胞膜发生作用的有效距离;5)确定了声致穿孔效应的动态过程并确定其最优化参数。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5)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1)
专利数量(0)
小动物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仪探测器发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杨昆;李真;杨永鑫;王文理;任秋实
  • 通讯作者:
    任秋实
Development of a SiPM-based PET imaging system for small animals
开发基于 SiPM 的小动物 PET 成像系统
  • DOI:
    10.1016/j.nima.2014.01.010
  • 发表时间:
    2014-04
  • 期刊:
    Nuclear Instruments and Methods in Physics Research Section A: Accelerators, Spectrometers, Detectors and Associated Equipment
  • 影响因子:
    --
  • 作者:
    Lu, Yanye;Yang, Kun;Zhou, Kedi;Zhang, Qiushi;Pang, Bo;Ren, Qiushi
  • 通讯作者:
    Ren, Qiushi
Position mapping and a uniformity correction method for small-animal SPECT based on connected regional recognition
基于连通区域识别的小动物SPECT位置测绘及均匀性校正方法
  • DOI:
    10.1016/j.nima.2012.11.008
  • 发表时间:
    2013-03
  • 期刊:
    NUCLEAR INSTRUMENTS & METHODS IN PHYSICS RESEARCH SECTION A-ACCELERATORS SPECTROMETERS DETECTORS AND ASSOCIATED EQUIPMENT
  • 影响因子:
    --
  • 作者:
    Zhang, Qiushi;Lu, Yanye;Yang, Kun;Ren, Qiushi
  • 通讯作者:
    Ren, Qiushi
An Integrated Quad-Modality Molecular Imaging System for Small Animals
小动物集成四模态分子成像系统
  • DOI:
    10.2967/jnumed.113.134890
  • 发表时间:
    2014-08-01
  • 期刊:
    JOURNAL OF NUCLEAR MEDICINE
  • 影响因子:
    9.3
  • 作者:
    Lu, Yanye;Yang, Kun;Ren, Qiushi
  • 通讯作者:
    Ren, Qiushi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鉴定甘蓝SCR与SRK胞外片段间的相互作用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杨红;吴志刚;黄丹;朱利泉;张贺翠;杨永军;薛丽琰;杨昆;余浩;彭一波;罗兵
  • 通讯作者:
    罗兵
胃癌患者外周血中CD45-CD44+CD54+细胞亚群含量及其临床意义
  • DOI:
    10.7507/1007-9424.201912012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东阳;陈小龙;宋小海;张世姣;张维汉;刘凯;黄巧容;孟文彤;杨昆;陈心足;莫显明;胡建昆
  • 通讯作者:
    胡建昆
热流不均匀对并联通道过冷沸腾Ledinegg不稳定性影响的研究
  • DOI:
    10.16146/j.cnki.rndlgc.2017.03.003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热能动力工程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翱;杨昆
  • 通讯作者:
    杨昆
高庙子钠基膨润土纳米孔隙结构的同步辐射小角散射
同步辐射小角X射线散射研究高庙子钠基膨​​润土纳米孔结构
  • DOI:
    10.14062/j.issn.0454-5648.2019.10.13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硅酸盐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彭磊;李晓月;杜守继;侯东伟;赵毅鑫;华培成;杨昆;李东遥;陈小文
  • 通讯作者:
    陈小文
基于农艺性状分级对317份甘蔗种质资源的评价
  • DOI:
    10.3864/j.issn.0578-1752.2019.04.003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赵勇;赵培方;胡鑫;赵俊;昝逢刚;姚丽;赵丽萍;杨昆;覃伟;夏红明;刘家勇
  • 通讯作者:
    刘家勇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