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流控芯片的脑靶向脂质体递药系统的构建及其靶向性的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81072592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31.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H3408.药剂学
  • 结题年份:
    2013
  • 批准年份:
    2010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1-01-01 至2013-12-31

项目摘要

血脑屏障的存在严密限制了绝大多数具有中枢治疗活性的多肽蛋白类药物的脑内递释。脑内靶向递药系统的研究为其脑内传递带来新希望,尤以通过受体介导途径转运入脑的微粒递药系统最为成功,但仍存在靶向效果差、多肽蛋白类药物的载药量和包封率低等缺陷;另外,采用传统的微粒制备方法制得粒子的均一性和粒径可控性差,进一步限制了其脑内传递效果。本课题在已有的工作基础上,拟以血脑屏障上高表达的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的配体Angiopep-2为靶向头基,以具有治疗老年性痴呆活性的Humanin多肽为模型药物,创新性地利用微流控芯片中特殊的流体学性质,制备粒径均一可控,对多肽蛋白类药物有较高载药量、包封率的脂质体,由此构建成一种新型的通过低密度脂蛋白受体介导的脑内靶向递药系统。采用体内外模型评价该系统的脑内递药效率,并进行生物相容性和脑靶向机理研究。该系统的构建模式及相关研究目前国内外未见报道, 具有较高的创新意义。

结项摘要

随着人类社会老龄化,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中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已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近年来许多具中枢治疗活性的多肽蛋白药物被发现,为脑部疾病特别是AD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治疗带来了希望,但由于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BBB)的存在和多肽蛋白类药物体内的不稳定等因素极大限制了其治疗效果。本项目通过采用纳米制剂包载多肽蛋白类药物,增加其体内稳定性,并采用多种策略提高该类药物的脑内递送。(1)在纳米粒表面修饰具有高度脑靶向效率的转铁蛋白的模拟肽B6、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得到的TGN肽、穿膜肽Penetratin,提高递释系统的入脑效率。研究结果表明,所制备的一系列纳米粒粒径在100-150 nm之间,多分散系数小,稳定性、及多肽的包封率均高;体外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bEnd.3细胞)摄取实验结果表明:在不同纳米粒浓度、不同温度及不同时间条件下经多肽修饰纳米粒的摄取量均显著高于未修饰组,且该摄取过程为主动转运过程;动物体内活体成像及脑组织分布的定量实验均表明,纳米粒表面多肽的修饰能增加递释系统在脑部的蓄积;在药效学研究中,通过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价NAP制剂对于造模小鼠学习能力及空间记忆障碍改善作用。结果显示NAP溶液直接给药包括静脉注射或皮下给药对于Aβ1-40所致小鼠老年痴呆无改善作用。与未修饰的纳米粒相比,修饰的纳米粒组在低剂量组就能产生明显的空间记忆改善作用,显著降低小鼠脑内皮层与海马区的乙酰胆碱酯酶含量,提高乙酰胆碱转移酶含量,各项指标与正常小鼠无显著性差异。(2)采用非侵入的给药方式-鼻腔给药并针对呼吸道上皮细胞高度表达乳铁蛋白受体及穿膜肽低分子量鱼精蛋白(LMWP)的强大穿膜能力,构建了乳铁蛋白和LMWP修饰的纳米系统,包载治疗多肽以期提高经鼻给药后的治疗效果。体内外研究均表明与未修饰纳米粒相比,乳铁蛋白和LMWP的修饰均能提高递释系统经鼻给药后的脑靶向效果;经鼻入脑转运机理表明其入脑机制可能是通过非神经轴浆转运,同时包括嗅通路和三叉神经通路。药效学研究证明,经多次鼻腔给予纳米制剂后,修饰组均显示出比未修饰组更高的治疗效果。上述研究为脑部疾病治疗药物,特别是稳定性差,难以通过血脑屏障的多肽蛋白类药物提供了有效载体,国内外均未见相关研究报道,具有较高新颖性和医学转化价值。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0)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PEG-co-PCL nanoparticles modified with MMP-2/9 activatable low molecular weight protamine for enhanced targeted glioblastoma therapy
用 MMP-2/9 可激活的低分子量鱼精蛋白修饰的 PEG-co-PCL 纳米颗粒用于增强靶向胶质母细胞瘤治疗
  • DOI:
    10.1016/j.biomaterials.2012.09.044
  • 发表时间:
    2013-01-01
  • 期刊:
    BIOMATERIALS
  • 影响因子:
    14
  • 作者:
    Gu, Guangzhi;Xia, Huimin;Chen, Jun
  • 通讯作者:
    Chen, Jun
Low molecular weight protamine-functionalized nanoparticles for drug delivery to the brain after intranasal administration
低分子量鱼精蛋白功能化纳米颗粒,用于鼻内给药后将药物输送至大脑
  • DOI:
    10.1016/j.biomaterials.2011.09.004
  • 发表时间:
    2011-12-01
  • 期刊:
    BIOMATERIALS
  • 影响因子:
    14
  • 作者:
    Xia, Huimin;Gao, Xiaoling;Chen, Hongzhuan
  • 通讯作者:
    Chen, Hongzhuan
Glioma therapy using tumor homing and penetrating peptide-functionalized PEG-PLA nanoparticles loaded with paclitaxel
使用肿瘤归巢和负载紫杉醇的穿透肽功能化 PEG-PLA 纳米颗粒进行神经胶质瘤治疗
  • DOI:
    10.1016/j.biomaterials.2013.04.025
  • 发表时间:
    2013-07-01
  • 期刊:
    BIOMATERIALS
  • 影响因子:
    14
  • 作者:
    Hu, Quanyin;Gao, Xiaoling;Chen, Jun
  • 通讯作者:
    Chen, Jun
Penetratin-functionalized PEG-PLA nanoparticles for brain drug delivery
用于脑药物输送的渗透素功能化 PEG-PLA 纳米颗粒
  • DOI:
    10.1016/j.ijpharm.2012.07.029
  • 发表时间:
    2012-10-15
  • 期刊: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ARMACEUTICS
  • 影响因子:
    5.8
  • 作者:
    Xia, Huimin;Gao, Xiaoling;Chen, Hongzhuan
  • 通讯作者:
    Chen, Hongzhuan
Lactoferrin-modified PEG-co-PCL nanoparticles for enhanced brain delivery of NAP peptide following intranasal administration
乳铁蛋白修饰的 PEG-co-PCL 纳米颗粒可增强鼻内给药后 NAP 肽的脑部递送
  • DOI:
    10.1016/j.biomaterials.2013.02.003
  • 发表时间:
    2013-05-01
  • 期刊:
    BIOMATERIALS
  • 影响因子:
    14
  • 作者:
    Liu, Zhongyang;Jiang, Mengyin;Chen, Jun
  • 通讯作者:
    Chen, Jun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中美输变电设施可靠性评价体系及数据对比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广东电力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钧;廖志伟;张沛;周保荣
  • 通讯作者:
    周保荣
基于高速数字图像相关的人车碰撞伤害实验研究
  • DOI:
    10.16136/j.joel.2017.01.0192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光电子·激光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永红;但西佐;胡悦;陈钧;徐冰
  • 通讯作者:
    徐冰
环境光导致昼夜节律紊乱对睡眠的影响
  • DOI:
    10.13241/j.cnki.pmb.2015.31.013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钧;杜莉;王佩;魏虹;韩祖成
  • 通讯作者:
    韩祖成
休眠期肿瘤干细胞特性及在免疫治疗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韩明伟;张目奇;杨容金;李源;陈钧;刘蓉蓉
  • 通讯作者:
    刘蓉蓉
HPLC-FD测定大鼠尿液中儿茶酚胺类化合物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晨;陈钧;杨欢;贾晓斌
  • 通讯作者:
    贾晓斌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陈钧的其他基金

病灶响应型载药系统引导神经元再生、调控再生微环境重建颅脑损伤后神经环路
  • 批准号:
    82373814
  • 批准年份:
    2023
  • 资助金额:
    49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双重促渗机制协同提高特异性杀伤T细胞在肿瘤部位的浸润并用于免疫豁免型肿瘤的治疗
  • 批准号:
    81872498
  • 批准年份:
    2018
  • 资助金额:
    53.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中性粒细胞膜包覆的仿生纳米药物靶向循环肿瘤细胞与前转移病灶的治疗策略研究
  • 批准号:
    81673019
  • 批准年份:
    2016
  • 资助金额:
    61.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集光动力治疗、化疗于一体的卟啉-聚己内酯纳米粒的设计及其多模式肿瘤靶向治疗策略研究
  • 批准号:
    81373353
  • 批准年份:
    2013
  • 资助金额:
    6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寡核苷酸配体介导的脂质立方晶纳米递释系统的构建及其肿瘤靶向特性研究
  • 批准号:
    30801439
  • 批准年份:
    2008
  • 资助金额:
    2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