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秒激光捕获中势阱劈裂的三维分布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11674389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72.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A2206.微纳光学与光子学
  • 结题年份:
    2020
  • 批准年份:
    2016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7-01-01 至2020-12-31

项目摘要

When a laser beam is tightly focused, normally a single optical potential trap will be generated near the focal point. It is called optical trapping or tweezering. When gold nanoparticles are trapped by a linearly polarized femtosecond laser, however, the single trap position may split into two positions, and may change the orientation according to the polarization. We named this phenomenon as “trap split”. The trap split is derived of nonlinear saturation of polarization, and is dependent on the power, polarization and wavelength of femtosecond laser. In the program, we shall further investigate the 3-dimessin distribution of trap split under various trap conditions, such as different vector beam, different nanoparticles, and so on, study the mechanism of trap split, and develop the applications of trap split in the fields of micro-machining, bio-imaging and detection.
一束激光被高度聚焦后,在焦点附近会产生一个光学势阱(光镊)。但当使用线偏振飞秒激光捕获和操纵金纳米颗粒时,常规情况下产生的一个光学势阱会劈裂为两个,且在二维方向上随偏振方向的变化而改变,我们称之为“光阱劈裂”(Nature Physics, 6, 1005)。光阱劈裂的产生是基于飞秒激光与金纳米颗粒间的非线性极化作用,且与线偏振飞秒激光的偏振方向、功率和波长等相关。新的研究结果显示,光阱劈裂可具有三维分布,且受捕获光的矢量特性和纳米颗粒的性质所影响,提示进一步研究光阱劈裂的分布规律和产生机制具有重大的创新性。本项目将在原有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圆偏振、径向偏振和角向偏振飞秒激光捕获不同形状的金纳米颗粒、磁性纳米颗粒等样品时,光阱劈裂在三维空间上的分布规律,探究超短脉冲激光(电场、磁场)与不同纳米颗粒间的非线性作用的新机理,开发光阱劈裂现象在纳米微加工、生物显微成像与操纵等领域中的新应用。

结项摘要

本项目研究了飞秒激光与纳米颗粒间的非线性作用对光镊势阱的三维分布的影响。在项目的研究过程中,开展了如下工作:(1)研究了飞秒激光在线偏振模式下与纳米颗粒相互作用形成的球壳型势阱;(2)理论模拟了飞秒激光下光阱与功率、颗粒非线性极化的关系;(3)研究了飞秒激光在圆偏振模式下与纳米颗粒相互作用产生轨道旋转的机制,以及轨道角动量转化的效率;(4)研究了飞秒激光与金纳米颗粒相互作用产生多光阱的机制以及三维分布的规律;(5)研究了飞秒激光与生物体系内的金纳米颗粒相互作用对肿瘤的治疗。通过本项目的研究,进一步揭示了超短脉冲激光和颗粒间非线性相互作用机制,以及超短脉冲激光光镊的捕获规律和机制,并开展了利用飞秒激光和金纳米颗粒的相互作用在肿瘤方面的治疗。在ACS Nano、Nanophotonics等期刊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并申请一项发明专利。培养了多名研究生(已毕业3名博士生和1名硕士生)和青年科技人员。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4)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1)
Spheroidal trap shell beyond diffraction limit induced by nonlinear effects in femtosecond laser trapping
飞秒激光捕获中非线性效应引起的超出衍射极限的球体捕获壳
  • DOI:
    10.1515/nanoph-2020-0288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Nanophotonics
  • 影响因子:
    7.5
  • 作者:
    Lu Huang;Yaqiang Qin;Yunfeng Jin;Hao Shi;Honglian Guo;Liantuan Xiao;Yuqiang Jiang
  • 通讯作者:
    Yuqiang Jiang
Super-efficient in Vivo Two-Photon Photodynamic Therapy with a Gold Nanocluster as a Type I Photosensitizer
使用金纳米团簇作为 I 型光敏剂的超高效体内双光子光动力疗法
  • DOI:
    10.1021/acsnano.9b05169
  • 发表时间:
    2020-08-25
  • 期刊:
    ACS NANO
  • 影响因子:
    17.1
  • 作者:
    Han, Rongcheng;Zhao, Miao;Jiang, Yuqiang
  • 通讯作者:
    Jiang, Yuqiang
Fine features of optical potential well induced by nonlinearity
非线性引起的光学势阱的精细特征
  • DOI:
    10.1364/ol.412349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Optics Letters
  • 影响因子:
    3.6
  • 作者:
    Zhou Lei-Ming;Qin Yaqiang;Yang Yuanjie;Jiang Yuqiang
  • 通讯作者:
    Jiang Yuqiang
dTBC1D7 regulates systemic growth independently of TSC through insulin signaling.
dTBC1D7 通过胰岛素信号传导独立于 TSC 调节全身生长
  • DOI:
    10.1083/jcb.201706027
  • 发表时间:
    2018-02-05
  • 期刊:
    The Journal of cell biology
  • 影响因子:
    --
  • 作者:
    Ren S;Huang Z;Jiang Y;Wang T
  • 通讯作者:
    Wang T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低频响及低采样频率下用布朗运动分析法测量光阱刚度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物理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降雨强;郭红莲;刘春香;李兆霖;程丙英;张道中;贾锁堂
  • 通讯作者:
    贾锁堂
荧光标记微管的光敏断裂及机理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物理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降雨强;张道中;袁明;刘春香;郭红莲;徐春华;李兆霖
  • 通讯作者:
    李兆霖
法舒地尔通过促进APP /PS1 双转基因小鼠 神经再生改善认知功能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尉杰忠;闫玉清;谷青芳;余鸿强;郭敏芳;刘春云;宋国斌;柴智;王青;肖保国;张汉霆;降雨强;马存根
  • 通讯作者:
    马存根
光镊系统中光放大倍数对测量结果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物理学报,Vol.54(3), 1162-1166, 2005。(SCI)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春香*;郭红莲;降雨强;李兆
  • 通讯作者:
    李兆
法舒地尔通过抑制脑内小胶质细胞活化并促进其M2 极化而改善APP / PS1 双转基因小鼠认知功能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尉杰忠;谷青芳;闫玉清;余鸿强;郭敏芳;刘春云;宋国斌;柴智;王青;肖保国;张汉霆;降雨强;马存根
  • 通讯作者:
    马存根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