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的生物传输对东南极湖泊生态环境变化的影响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576183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78.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615.极地科学
  • 结题年份:
    2019
  • 批准年份:
    2015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6-01-01 至2019-12-31

项目摘要

In our previous work, we have reconstructed the fluctuation of historical penguin population and its response to climate change. However, the present studies on the impact of penguins, which are widely distributed across Antarctica, on their habitat environment are still scarce. This proposed project will focus on the input of both nutrient components and heavy metals from penguin droppings in order to access the eco-environmental influence of penguin bio-transportation in East Antarctica. For the study purpose, typical lake sediments influenced by guano will be selected as our main study carriers. Biogeochemical indicators such as pigments and biomarker compounds in the sediments will be analyzed emphatically. Based on the study of modern sedimentary processes, we can identify the clear environmental implications of these indicators, and then decode the input ratio of different organic matter sources into lacustrine sediments, and finally quantitatively reconstruct community structure and population abundance of the phytoplankton growing in lakes since Middle-late Holocene. Based on these results, we can carry out comparative research on the evolutionary record of phytoplankton species in lakes and the historical change of penguin population reconstructed in our previous studies at the same time scale. In addition, the concentration change features of bulk and speciation of typical heavy metals in the sediment profiles will be integrated into our analysis in order to better study the impacts and responding mechanism of penguin bio-transportation on the eco-environmental changes of lakes and ponds in East Antarctica. The study results will help us to objectively assess the response process of the fragile Antarctic lake ecosystem to climate change and bio-transportation in the context of global change, and also may provide reference data which is important to work out measures for the protection of natural eco-environment in Antarctica.
我们前期工作恢复出了企鹅种群数量变化,但对于在南极大量分布的企鹅对栖息地环境的影响目前还很少关注。申请项目拟从企鹅粪带来的营养成分和重金属元素两个角度深入评估企鹅生物传输的生态环境影响。在东南极优选含鸟粪的典型湖泊沉积剖面作为主要研究载体,重点分析沉积色素和生物标志化合物等指标,开展这些指标的现代沉积过程研究,查明这些替代性指标的确切环境意义,据此识别中晚全新世以来湖泊沉积有机质的来源比例,并利用统计分析和软件技术定量地重建湖泊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种群丰度的变化,在同一时间标尺上对比企鹅数量变化历史记录,同时结合典型重金属元素总量和形态在沉积剖面中的变化特征,从历史角度揭示这种独特的生物传输过程对南极湖泊生态环境变化造成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研究成果将有助于我们在全球变化背景下更好地评估脆弱的南极湖泊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和生物传输的响应过程,为制定保护南极自然生态环境的对策和措施提供科学资料。

结项摘要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南极企鹅种群数量在时间和空间上发生了大的变化,但目前我们对于这些南极无冰区上大量分布的生物种群对陆地湖泊生态系统的影响还缺乏足够的认识。项目组成员分别赴东南极罗斯海维多利亚地和南极半岛长城站地区开展了野外科学考察,采集了大量样品。室内开展了色素、有机生物标志物及其单体碳同位素、无机元素以及不同形态氮同位素等分析,并辅以AMS14C定年和基本理化性质分析。应用生态地质学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对获得的数据开展了深入研究,从氮、磷营养成分和元素循环等角度出发探讨了生物传输作用对陆地湖泊生态系统的影响,重点解析了企鹅粪输入对湖泊浮游植物群落生态的可能影响、生物传输对植物用氮策略的影响、沉积物中长链烷基类脂来源及其生态环境指示意义,以及湖泊沉积物中元素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过程。企鹅生物传输带来的营养成分促进了水生藻类的生长,提高了湖泊初级生产力,尤其是绿藻等藻类的生长。不同形态氮含量及其氮同位素组成分析表明,企鹅的生物传输对陆地土壤、植物以及周围的水生生态系统的氮循环过程均产生了显著影响。磷形态分析结果表明企鹅粪的输入显著提高了沉积物中生物可利用磷的含量,其中铁/铝结合态磷(Fe/Al-P)和有机磷(OP)在磷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长链烷基类脂及其碳同位素分析发现,东南极未受生物粪影响的湖泊沉积物中大量的长链烷基类脂主要来源于异养微生物,粪土沉积物中C16和C26脂肪酸δ13C值可以用来指示历史时期企鹅和海豹数量变化。此外,对不同有机质来源的沉积物中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发现,生物粪的输入和沉积环境的变化显著影响了沉积剖面中元素的环境地球化学行为。综合已有的研究结果,在全球偏远地区开展了生物传输作用过程和影响的对比研究。这些研究结果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预测南极陆地湖泊生态环境未来可能发生的变化,从而为更好地制定保护南极自然生态环境的对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4)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Tissue-specific C-13 in ancient and modern tropical seabirds and flying fish in the Xisha Islands, South China Sea
南海西沙群岛古代和现代热带海鸟和飞鱼中的组织特异性C-13
  • DOI:
    10.1080/10256016.2018.1485675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Isotopes in Environmental and Health Studies
  • 影响因子:
    1.3
  • 作者:
    Wu Libin;Xu Liqiang;Hou Shengjie;Wang Xueying;Fu Pingqing;Liu Xiaodong
  • 通讯作者:
    Liu Xiaodong
Application of δ15N to trace the impact of penguin guano on terrestrial and aquatic nitrogen cycles in Victoria Land, Ross Sea region, Antarctica
应用 δ15N 追踪企鹅粪便对南极洲罗斯海地区维多利亚地陆地和水生氮循环的影响
  • DOI:
    10.1016/j.scitotenv.2019.134496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 影响因子:
    9.8
  • 作者:
    Wang Xueying;Liu Xiaodong;Fang Yunting;Jin Jing;Wu Libin;Fu Pingqing;Huang Huihui;Zhang Huijun;Steven D. Emslie
  • 通讯作者:
    Steven D. Emslie
Radionuclides in ornithogenic sediments as evidence for recent warming in the Ross Sea region, Antarctica
鸟类沉积物中的放射性核素是南极洲罗斯海地区近期变暖的证据
  • DOI:
    10.1016/j.scitotenv.2016.03.046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 影响因子:
    9.8
  • 作者:
    Nie Yaguang;Xu Liqiang;Liu Xiaodong;Emslie Steven D.
  • 通讯作者:
    Emslie Steven D.
Nitrogen cycling in the soil-plant system along a series of coral islands affected by seabird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南海一系列受海鸟影响的珊瑚岛土壤-植物系统中的氮循环
  • DOI:
    10.1016/j.scitotenv.2018.01.213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 影响因子:
    9.8
  • 作者:
    Wu Libin;Liu Xiaodong;Fang Yunting;Hou Shengjie;Xu Liqiang;Wang Xueying;Fu Pingqing
  • 通讯作者:
    Fu Pingqing
Is fish bone subfossil a good archive of heavy metal pollution on Nandao Island, South China Sea?
鱼骨亚化石是南海南岛重金属污染的良好档案吗?
  • DOI:
    10.1016/j.marpolbul.2019.04.036
  • 发表时间:
    2019-06
  • 期刊:
    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
  • 影响因子:
    5.8
  • 作者:
    Xueying Wang;Jing Sun;Libin Wu;Liqiang Xu;Yongli Zhou;Zixuan Rao;Jing Jin;Xiaodong Liu
  • 通讯作者:
    Xiaodong Liu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反应挤出原位阴离子聚合尼龙6/石墨烯复合微球的连续制备与表征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闫东广;王春亭;刘晓东;宋玮琦;李照磊
  • 通讯作者:
    李照磊
集约与粗放经营杨树人工林生长规律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朱春全;刘晓东
  • 通讯作者:
    刘晓东
北极新奥尔松地区湖泊沉积物色素含量变化及环境意义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极地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晓东;孙立广;姜珊;徐利强
  • 通讯作者:
    徐利强
基于气隙磁分路和谐振电路抗谐波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电工技术学报,2005,(12):13~17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晓东;陈宗祥;叶芃生
  • 通讯作者:
    叶芃生
北极新奥尔松地区过去200年Hg污染记录及来源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环境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楠;姜珊;孙立广;刘晓东
  • 通讯作者:
    刘晓东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刘晓东的其他基金

东南极罗斯海无冰区湖泊沉积磷循环过程及影响机制研究
  • 批准号:
    42276240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56.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东南极罗斯海无冰区湖泊沉积磷循环过程及影响机制研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56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西沙珊瑚岛屿生态环境演化过程中的氮循环研究
  • 批准号:
    41976191
  • 批准年份:
    2019
  • 资助金额:
    62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东南极维多利亚地难言岛过去3000年气候环境变化及其对企鹅古生态演化过程的影响
  • 批准号:
    41776188
  • 批准年份:
    2017
  • 资助金额:
    74.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南海西沙永乐群岛海鸟古生态变化过程的稳定同位素研究
  • 批准号:
    41376124
  • 批准年份:
    2013
  • 资助金额:
    84.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南极罗斯海地区企鹅粪土沉积层的生态环境记录
  • 批准号:
    41076123
  • 批准年份:
    2010
  • 资助金额:
    52.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南极半岛紫外辐射(UVR)变化的湖泊沉积记录及生态效应
  • 批准号:
    40876096
  • 批准年份:
    2008
  • 资助金额:
    5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东南极拉斯曼丘陵冰缘湖泊沉积的生态环境记录
  • 批准号:
    40606003
  • 批准年份:
    2006
  • 资助金额:
    3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