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氮对污泥厌氧消化体系中硫生物转化的影响机制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51578397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62.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E1006.固废资源转化与安全处置
  • 结题年份:
    2019
  • 批准年份:
    2015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6-01-01 至2019-12-31

项目摘要

High-solid anaerobic digestion process, as an emerging technology, gains a lot of interests among researchers and engineers. With the increase of solid content, the substrate concentration and the inhibitory factors (such as ammonia nitrogen) in the system dramatically change, which result in the decrease of H2S content in biogas. However, the mechanism of the changes still remains unclear. In this study, we plan to analyz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H, VFA, alkalinity, and OPR etcs. caused by the different solid content in anaerobic digestion of sewage sludge, and to further clarify the impacts of high-solid content on chemical balance of materials in different phases, especially the concentration and balance of ammonium/free ammonia. In addition, we are going to conduct experiments on anaerobic digestion with both simulated sludge and actual sewage sludge to figure out the effects of highly concentrated ammonia to the conversion and distribution of organic sulfur from solid phase to liquid phase, and subsequently gas phase. Finally, from the points of material conversion and interspecies influence, the dynamics and influential mechanisms of the functional microbial population will be worked out, as well as the characterizations of organic sulfur conversion, which will lay the foundation of optimizing the operational conditions for high-solid anaerobic digestion of sewage sludge.
高含固污泥厌氧消化工艺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由于含固率提高,厌氧消化体系内基质浓度与抑制性因素均发生显著变化。课题组前期研究发现随着体系内氨氮浓度的上升,沼气中H2S含量显著降低且CH4含量未受影响,其作用机制值得开展研究。课题通过解析不同含固率污泥厌氧消化体系的pH、VFA、碱度、ORP等工艺条件,明确含固率对体系中多相化学平衡、尤其是铵/游离氨浓度及平衡状态的影响。通过模拟试验与实际污泥厌氧消化试验研究,探明由于提高污泥含固率导致的高氨氮环境,对污泥厌氧消化体系中有机硫由固相水解为液相、进一步分解为挥发态硫的相变过程中硫元素赋存状态变化的影响规律,从物质转化与生物种群交互影响的角度,阐明氨氮对有机硫生物转化物质流特征与功能菌群的影响机制与动力学,为优化高含固污泥厌氧消化工艺提供依据。

结项摘要

近年来,利用高级厌氧消化技术对城市污泥进行处理已成为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然而在污泥高级厌氧消化过程中,产生的挥发性含硫化合物不仅影响沼气的利用、设备的寿命,而且还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为明确污泥中挥发性含硫化合物的转化机制,本课题对基于高含固+热水解的高级厌氧消化系统中挥发性含硫化合物的转化机制进行研究。.研究发现,高含固厌氧消化体系具有高基质浓度、高氨氮、高pH值等特点。高含固效应可通过降低硫酸根的转化率、提高系统pH值、提高系统氨氮浓度、提供充足酸溶态金属、降低APS还原酶及亚硫酸盐还原酶活性、提高裂解酶活性使沼气中硫化氢浓度降低,而挥发性有机硫浓度升高。在厌氧消化前,10%含固率、1.7%含固率污泥有机硫源含量占硫源(硫源=半胱氨酸硫+蛋氨酸硫+硫酸根硫,下同)的比例分别为96%、78%,沼气中挥发性含硫化合物主要来自含硫氨基酸。研究表明,高含固引起的高氨氮浓度对硫源的最终转化量无显著影响,但可降低其转化速率。.结合热水解后硫源的变化,发现热水解效应可直接促进有机硫转化为挥发性含硫化合物。在厌氧消化前,10%高含固热水解污泥中有机硫源占比为90%,硫的代谢仍以有机硫为主。热水解效应可通过提高有机硫转化率、降低系统初期pH值、提高系统氨氮浓度、降低酸溶态金属含量、提高裂解酶活性对沼气中挥发性含硫化合物浓度的变化产生上述影响。其中,热水解引起的污泥初始pH值降低的情况将被接种泥缓冲,因此热水解污泥初始pH值较低对硫转化不产生显著影响。.污泥高级厌氧消化系统中有机硫代谢与硫酸盐还原并存,且以有机硫代谢为主。有机硫代谢的阶段可归纳为以水解发酵菌或热水解预处理起主要作用的水解阶段和以产甲烷菌起主要作用的耗挥发性有机硫阶段,其中水解阶段即可导致挥发性含硫化合物的生成。污泥有机硫转化的重要机制是含硫蛋白质的水解,而热水解效应对含硫氨基酸转化为挥发性含硫化合物有直接促进作用。沼气中挥发性含硫化合物的浓度既取决于硫转化生成路径,也受pH值、金属等释放条件的影响。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22)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3)
Effects of free nitrous acid and nitrite on two-phase anaerobic digestion of waste activated sludge: A preliminary study
游离亚硝酸和亚硝酸盐对废弃活性污泥两相厌氧消化影响的初步研究
  • DOI:
    10.1016/j.scitotenv.2018.11.033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
  • 影响因子:
    9.8
  • 作者:
    Lu Yiqing;Xu Ying;Dong Bin;Dai Xiaohu
  • 通讯作者:
    Dai Xiaohu
Effect of the micron-sized silica particles (MSSP) on biogas conversion of sewage sludge
微米级二氧化硅颗粒(MSSP)对污泥沼气转化的影响
  • DOI:
    10.1016/j.watres.2017.02.064
  • 发表时间:
    2017-05-15
  • 期刊:
    WATER RESEARCH
  • 影响因子:
    12.8
  • 作者:
    Dai, Xiaohu;Xu, Ying;Dong, Bin
  • 通讯作者:
    Dong, Bin
Recognition of the key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sewage sludge for biogas production
沼气生产污水污泥关键化学成分的识别
  • DOI:
    10.1039/c6ra26180a
  • 发表时间:
    2017-01-01
  • 期刊:
    RSC ADVANCES
  • 影响因子:
    3.9
  • 作者:
    Dai, Xiaohu;Xu, Ying;Dong, Bin
  • 通讯作者:
    Dong, Bin
A new strategy for reusing the oilfield-produced water as boiler feedwater without desilication
油田采出水不脱硅回用作为锅炉给水的新策略
  • DOI:
    10.1016/j.jtice.2016.08.031
  • 发表时间:
    2016-11
  • 期刊:
    Journal of the Taiw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Engineers
  • 影响因子:
    5.7
  • 作者:
    Ying Xu;Danni Shen;Bin Dong;Xiaohu Dai
  • 通讯作者:
    Xiaohu Dai
New insight into the effect of thermal hydrolysis on high solid sludge anaerobic digestion
热水解对高固污泥厌氧消化影响的新见解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Chemosphere
  • 影响因子:
    8.8
  • 作者:
    李昕;陈思思;董滨;戴晓虎
  • 通讯作者:
    戴晓虎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污泥超高温(65℃)厌氧消化系统启动方案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中国环境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戴晓虎;于春晓;李宁;董滨
  • 通讯作者:
    董滨
叶绿素a对活性污泥中红斑顠体虫生长特性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环境工程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董滨;王瑜;沈丹妮;詹咏;亓燕;杨瑒
  • 通讯作者:
    杨瑒
低温短时热水解对剩余污泥厌氧消化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董滨;刘晓光;戴翎翎;戴晓虎
  • 通讯作者:
    戴晓虎
黄花和脱水污泥厌氧消化的温室气体减排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国环境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戴晓虎;王凯丽;董滨;吴冰
  • 通讯作者:
    吴冰
乙草胺降解菌A-3的筛选及其降解特性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环境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董滨;王凤花;林爱军;于彩虹等
  • 通讯作者:
    于彩虹等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董滨的其他基金

极端嗜热微生物强化好氧降解污泥中典型抗生素及阻断耐药基因传播的生物及非生物耦合机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54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极端嗜热微生物强化好氧降解污泥中典型抗生素及阻断耐药基因传播的生物及非生物耦合机制
  • 批准号:
    52270136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54.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活性污泥-生物膜复合工艺中后生动物爆发性繁殖机制及控制研究
  • 批准号:
    51008216
  • 批准年份:
    2010
  • 资助金额:
    2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