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改进的Multi-interferogram技术研究亚东-谷露活动构造带现今分段变形特征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41204004
-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26.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D0401.物理大地测量学
- 结题年份:2015
- 批准年份:2012
- 项目状态:已结题
- 起止时间:2013-01-01 至2015-12-31
- 项目参与者:刘斌; 刘志敏; 李永生; 宿渊源;
- 关键词:
项目摘要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dynamics of active fault and reoccurance cycle of earthquake, a better knowledge of the strain accumulation of active fault is significent. PS and SBAS InSAR techniques can capture the weak deformation signal generated by active fault. However, precision of such methods are influenced by decorrelation and other noises greatly..To improve the application of InSAR, we will monitor Yadong-Gulu active fault zone using Multi-interferogram method. We will do as follows: (1) improve the flow of Multi-interferogram method, validate the result with the GPS data, and obtain the deformation fields of different sections of Yadong-Gulu active fault zone; (2) establish the 3D sectionalized fault model, and place constraints on fault slip distribution with InSAR result based on OKADA model; (3) study the movement characteristics and deformation modes on different segments of Yadong-Gulu active fault zone, and analyze the transferring law of earthquake along the fault zone. The anticipated research results will supply some new viewpoints for the study of crustal dynamics and earthquake mechanism in Lhasa block.
研究震间断层应变积累对于认识断层运动与地震复发周期等至关重要。PS与SBAS InSAR技术可以捕捉断层活动产生的微弱形变信号,这些方法要求地物在长时间基线上保持稳定的散射特性,但在相干性不稳定、断层活动较弱区域,测量精度受到影响。.为拓展InSAR的应用深度,本立项拟在亚东-谷露裂谷带开展InSAR长期形变监测研究。首先,改进Multi-interferogram断层监测技术与应用流程,基于GPS数据校验InSAR测量精度,获取断裂带分段变形场参数;其次,建立三维断层分段模型,以InSAR测量结果作为约束,根据深部断裂位错模型反演断层滑动速率分布;最后,研究亚东-谷露活动断裂带不同构造分段的运动特征及变形方式,分析地震沿断裂带的迁移分布规律。本项目的研究将为拉萨地区地壳动力学与地震机理研究提供新的认识。
结项摘要
(1)干涉测量地壳形变监测关键技术研究.课题以InSAR时序分析中几个关键技术问题为研究目标,开展InSAR时序关键技术研究,将大气延迟相位分成长波长大气相位、短波长大气相位与地形相关大气相位,利用网络法分别对三种类型大气延迟相位进行校正。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网络法能精确模拟每个时刻大气延迟误差和每幅干涉图中的大气延迟相位。此外,提出一种利用网络闭合环残差方法对离散相干点相位解缠误差进行检测校正,可有效识别离散相干点解缠相位中相位跳变。利用干涉冗余网络图中各条边和节点之间关系,采用最小二乘法解算各时刻点形变特征,解决传统InSAR时序反演中的秩亏问题。.(2)当雄地震同震与震后形变监测与反演.利用提出的新方法获取了当雄Mw6.3地震同震形变和震后地表形变时序,研究发震断层参数和震后运动过程的动力学机制。利用同震形变反演得到断层参数及滑动分布模型为先验知识,以InSAR时序方法获得震后形变时序资料为约束,分别利用震后余滑模型和震后黏弹性松弛模型研究震后断层运动。.(3)区域地震构造样式与构造调节机制研究.通过当雄地震形变处理分析,判断此次地震是正断为主的破裂过程,这与构造地貌分析的亚东-谷露构造带中南段以正断为主的结果一致,表明盆地处于裂谷中。GPS结果也表明,在构造带的尼木县段,南部表现出较弱的地壳拉张运动,羊八井段表现出地壳拉张运动,在崩错断裂带南、北两条分支断裂均表现出较弱的右旋走滑和挤压运动。联合构造地貌的分析也表明,念青唐古拉山山脉相对于亚东-谷露断陷盆地处于强烈抬升中,北段经历着更加强烈的抬升作用,盆地处于裂谷中,北段为左旋走滑,而中南段以正断为主。亚东-谷露断裂带、崩错断裂、嘉黎断裂通过构造组合方式,共同承担着区域构造运动的转换角色,对于青藏板块东西向拉张作用具有很重要的调节作用。.(4)区域地震构造环境综合研究.综合InSAR、GPS与活动构造等资料的分析,表明念青唐古拉山的隆升与盆地下方的热烈物质有关。相关地震测深资料也表明在盆地下方地壳存在低速层,处于流动状态以调节裂谷拉张作用。该热流物质对该区域隆升作用起着支撑作用。同时,作为板内第四纪强烈活动的亚东-谷露裂谷,对热烈物质的分布具有控制作用,如盆地内部分布的温泉。该区地震活动性与中地壳存在的热流物质有很大关系,该构造带对拉萨块体稳定性有重要影响。课题给出了该区三维地震构造综合模型。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9)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2014年美国加州纳帕m_w6.1地震断层参数的sentinel-1a insar反演
- DOI:--
- 发表时间:2015
- 期刊:地球物理学报
- 影响因子:--
- 作者:李振洪;田云锋;姜文亮;罗毅
- 通讯作者:罗毅
时序InSAR离散相干点相位解缠误差检查与校正方法研究
- DOI:--
- 发表时间:2014
- 期刊: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作者:张景发;李振洪;姜文亮;罗毅
- 通讯作者:罗毅
Measurement ofsubsidence in the yangbajing geothermal fields, tibet, from terrasar-x insartime series analysi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gital Earth
西藏羊八井地热田沉降测量,采用 terrasar-x in sartime 序列分析。
- DOI:--
- 发表时间:--
- 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gital Earth
- 影响因子:5.1
- 作者:Li Zhenhong;Luo Yi;Jiang Wenliang;Tian Yunfeng
- 通讯作者:Tian Yunfeng
Error Propagation Analysis in Three-Dimensional Coseismic Displacement Inversion
三维同震位移反演中的误差传播分析
- DOI:10.1109/lgrs.2014.2315815
- 发表时间:2014-04
- 期刊:IEEE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 Letters
- 影响因子:4.8
- 作者:Yi Luo;Wenliang Jiang;Xi Chen;Yongsheng Li
- 通讯作者:Yongsheng Li
利用短基线集干涉测量时序分析方法监测北京市地面沉降
- DOI:--
- 发表时间:2013
- 期刊: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作者:李永生;张景发;李振洪;罗毅
- 通讯作者:罗毅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item.factor || "--"}}
- 作者:{{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美国锁眼侦查卫星遥感数据在活动断层研究中的应用——以郯庐断裂带江苏段为例
- DOI:10.11834/jrs.20165130
- 发表时间:2018
- 期刊:遥感学报
- 影响因子:--
- 作者:王鑫;张景发;姜文亮;王德华
- 通讯作者:王德华
2015年尼泊尔M_w7.8地震震源机制InSAR反演及强地面运动模拟
- DOI:--
- 发表时间:2016
- 期刊:地球物理学报
- 影响因子:--
- 作者:李永生;申文豪;温扬茂;张景发;李振洪;姜文亮;罗毅
- 通讯作者:罗毅
2022年1月8日青海门源M_S 6.9地震的同震地表破裂特征
- DOI:10.3969/j.issn.0253-4967.2022.01.016
- 发表时间:2022
- 期刊:地震地质
- 影响因子:--
- 作者:梁宽;何仲太;姜文亮;李永生;刘泽民
- 通讯作者:刘泽民
Seismic slip distribution and rupture model of the Lenglongling Fault Zone, northeastern Tibetan Plateau
青藏高原东北部冷龙岭断裂带地震滑移分布及破裂模型
- DOI:10.1002/gj.4003
- 发表时间:2020-09
- 期刊:Geological Journal
- 影响因子:1.8
- 作者:姜文亮;焦其松;田甜;张景发
- 通讯作者:张景发
发震断层对微、宏观震中偏离的影响分析:以新疆地区为例
- DOI:--
- 发表时间:2011
- 期刊:现代地质
- 影响因子:--
- 作者:兰晓雯;田家勇;谢周敏;姜文亮;陆鸣;时振梁
- 通讯作者:时振梁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item.factor || "--" }}
- 作者:{{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item.author }}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摘要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请为本次AI项目解读的内容对您的实用性打分
非常不实用
非常实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您认为此功能如何分析更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填写您的反馈:
姜文亮的其他基金
藏南当雄—羊八井断裂带全新世构造变形量化参数及其区域构造意义
- 批准号:42271015
- 批准年份:2022
- 资助金额:56.00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藏南当雄—羊八井断裂带全新世构造变形量化参数及其区域构造意义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2022
- 资助金额:56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冷龙岭断裂带全新世破裂模式、大震复发周期研究及其区域构造含义
- 批准号:41772219
- 批准年份:2017
- 资助金额:61.0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item.project_typ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