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黑洞的多波段引力波天文学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11703098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9.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A1503.恒星晚期演化及爆发、致密天体及其相关高能过程
  • 结题年份:
    2020
  • 批准年份:
    2017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8-01-01 至2020-12-31

项目摘要

The detection of gravitational wave (GW) signals like GW150914 proves that stellar mass binary black holes (BBHs) to be among the richest sources of ground-based GW detectors. Such a source would produce GW signals of typically 0.01Hz ten years before merger, which is exactly the most sensitive frequency band for space-borne GW mission. Such property makes it the most important object for multi-band GW astronomy. In this project, we aim to investigate space-borne GW mission's detection ability to BBH systems, and to study the ability of constraining General Relativity from multi-band GW observation of this source. We propose to adopt more realistic and more comprehensive assumptions, and to investigate multi-band GW detections' constraint on BBHs, such as rate, S/N and parameter estimation uncertainty. Furthermore we study the multi-band observations coherently, applying Fisher Information Matrix method to investigate how modified gravity could alter GW waveform, and how detectors can spot such modifications. Ultimately, we hope to quantitatively study the multi-band GW observation's ability of testing General Relativity.
GW150914等引力波信号的探测,证明了恒星级双黑洞并合是地面引力波探测器中最为丰富的信号源之一。这类波源在并合前十年左右会辐射出典型频率为0.01Hz的引力波信号,恰好是空间引力波探测器最灵敏的波段,因此,它们同时也是不可多得的多波段引力波天文学的重要研究对象。本项目针对这一类信号源,希望从空间引力波探测器对此类信号的探测能力,以及多波段引力波探测对广义相对论检验的角度展开讨论。本项目计划采用更真实、更全面的探测器假设,通过考虑更实际的实验限制,研究多波段引力波探测对恒星级双黑洞的探测能力,包括事件率、信噪比,对各物理参数的限制能力等。在此基础上,全面结合多波段引力波探测器的观测,利用费雪信息矩阵的方法,讨论在修正引力的框架下引力波波形的改变及其在探测器中的探测能力,从而定量地讨论恒星级双黑洞的多波段引力波探测对广义相对论的检验能力。

结项摘要

在本项目的支持下,申请人及其他团队成员围绕恒星级双黑洞,紧密结合不同波段的引力波探测器,开展引力波天文学的理论分析研究,获得了一系列的成果。本项目总体上研究计划执行情况良好。对照项目申请书中的研究计划,在各个方向上有条不紊开展研究,包括:1.)对不同构型的空间引力波探测器(如地心轨道、日心轨道),利用费雪信息矩阵,分析了不同空间引力波探测器对恒星级双黑洞并合的物理参数限制能力。2.)利用地面引力波探测对恒星级双黑洞给出的族群性质,构建了多种不同模型下的引力波源模拟星表作为模拟数据来源,分析了结合天琴和LISA的多波段引力波探测下对探测率、参数估计精度等的影响。3.)结合天琴,开展了双黑洞的引力波探测下对广义相对论的限制,特别是分析了结合天琴和LISA的多波段引力波探测下,对黑洞无毛定理的定量分析,和结合具体引力理论(STVG理论)下,对引力理论的检验。上述研究在多个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共计发表论文13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论文5篇,总影响因子超过60。此外,项目成员还多次参与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并作报告,并以暑期学校教学、基础课程培训、科研前沿进展报告等不同形式,邀请国内外领域内专家开展了丰富多样的学术交流和访问工作,团队成员也在项目执行期间多次前往国内外高校、研究机构,开展交流访问活动。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4)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Preliminary study on parameter estimation accuracy of supermassive black hole binary inspirals for TianQin
天琴超大质量黑洞双星螺旋参数估计精度初步研究
  • DOI:
    10.1103/physrevd.99.123002
  • 发表时间:
    2019-01
  • 期刊:
    Physical Review D
  • 影响因子:
    5
  • 作者:
    Wen-Fan Feng;Hai-Tian Wang;Xin-Chun Hu;Yi-Ming Hu;Yan Wang
  • 通讯作者:
    Yan Wang
Science with the TianQin observatory: Preliminary results on stellar-mass binary black holes
天琴天文台科学:恒星质量双黑洞的初步结果
  • DOI:
    10.1103/physrevd.101.103027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PHYSICAL REVIEW D
  • 影响因子:
    5
  • 作者:
    Liu Shuai;Hu Yi-Ming;Zhang Jian-dong;Mei Jianwei
  • 通讯作者:
    Mei Jianwei
天琴计划与国际合作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科学通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胡一鸣;梅健伟;罗俊
  • 通讯作者:
    罗俊
Science with the TianQin observatory: Preliminary results on testing the no-hair theorem with ringdown signals
天琴天文台科学:用振​​铃信号检验无毛定理的初步结果
  • DOI:
    10.1103/physrevd.100.044036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PHYSICAL REVIEW D
  • 影响因子:
    5
  • 作者:
    Shi Changfu;Bao Jiahui;Wang Hai-Tian;Zhang Jian-dong;Hu Yi-Ming;Sesana Alberto;Barausse Enrico;Mei Jianwei;Luo Jun
  • 通讯作者:
    Luo Jun
Science with the TianQin Observatory: Preliminary results on Galactic double white dwarf binaries
天琴台科学:银河系双白矮星双星初步结果
  • DOI:
    10.1103/physrevd.102.063021
  • 发表时间:
    2020-05
  • 期刊:
    Physical Review D
  • 影响因子:
    5
  • 作者:
    Shun-Jia Huang;Yi-Ming Hu;Valeriya Korol;Peng-Cheng Li;Zheng-Cheng Liang
  • 通讯作者:
    Zheng-Cheng Liang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TiO_2晶面依赖的Ir-TiO_x相互作用对Ir/TiO_2催化剂巴豆醛选择性加氢性能的影响(英文)
  • DOI:
    --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 影响因子:
    16.5
  • 作者:
    贾爱平;张云尚;宋通洋;胡一鸣;郑万彬;罗孟飞;鲁继青;黄伟新
  • 通讯作者:
    黄伟新
贵金属催化剂上巴豆醛选择性加氢的研究进展
  • DOI:
    10.16084/j.cnki.issn1001-3555.2020.04.007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分子催化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胡一鸣;郑万彬;汤岑;李艳明;鲁继青
  • 通讯作者:
    鲁继青
喜马拉雅山东段鸟类多度-垂直分布幅关系: 特有种与非特有种的对比
  • DOI:
    10.5846/stxb202009302530
  • 发表时间:
    2022
  • 期刊:
    生态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淑甜;胡一鸣;周智鑫;丁志锋;梁健超;孙雯;胡慧建;戎可
  • 通讯作者:
    戎可
双黑洞并合引力波探测评述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科技导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胡一鸣;都志辉;王小鸽;曹军威
  • 通讯作者:
    曹军威
暗物质空间探测器BGO量能器的读出设计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天文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郭建华;蔡明生;胡一鸣;常进
  • 通讯作者:
    常进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胡一鸣的其他基金

恒星级双黑洞早期旋近数据处理研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6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恒星级双黑洞早期旋近数据处理研究
  • 批准号:
    12173104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60.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