添加生物质炭对污染稻田土壤Cd有效性及水稻吸收影响的后效应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501353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701.环境土壤学
  • 结题年份:
    2018
  • 批准年份:
    2015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6-01-01 至2018-12-31

项目摘要

Rice paddies from southern China has been increasingly polluted with Cd. Moreover, rice in these regions has been grown in acid soils that poor in organic matter, increasingly of hybrid rice cultivars, which had been considered enhancing Cd bioavailability to rice grains. Biochar soil amendment is considered to be an effective solution to prevent this problem. But, its continues effects and mechanisms on soil Cd immobilization still unknown. This program will be carried out in field experiment sites with biochar treatments in Cd contaminated paddy soil of southern China and study the continues effects (6-8 years) of biochar on the soil Cd immobilization. The changes of soil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soil Cd speciation, rice iron plaque formation, micro-characters of biochar surface will be analyzed and used to explain the residual effects and mechanisms of biochar on soil Cd immobilization and rice Cd uptake. This research work will provide scientific and practice evidences for Cd contaminated paddy soil remediation with biochar amendment.
土壤酸化、有机质降低和超级稻推广种植等水稻生产背景下,我国南方稻田产区重金属镉污染程度日益加重,稻米安全风险日益加大。生物质炭输入被认为是缓解该问题的有效途径,但其对稻田土壤Cd的持续钝化效果和作用机理的研究仍鲜有报道。本项目拟以我国南方Cd污染稻田为研究对象,利用南方多个田间定位实验,研究生物质炭输入对污染稻田土壤镉的持续钝化效果(6-8年),并从土壤理化性质、镉化学形态、水稻根表铁膜及生物质炭表面性质变化等方面揭示生物质炭施入多年后对污染稻田土壤镉生物有效性和水稻镉吸收的长期作用机制。本研究可为生物质炭应用于我国镉污染稻田治理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和实践基础。

结项摘要

为了解生物质炭对土壤中重金属镉的长期钝化效果及作用机制,本项目通过对已发表相关文献数据的荟萃分析并结合田间的长期试验观测,分析了生物质炭钝化土壤重金属钝化的影响因素,研究了生物质炭对土壤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及稻米镉吸收的长期作用效果,进而探讨了生物质炭老化效应及其与土壤重金属的相互作用机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明确了不同原料制备的生物质炭均有效降低土壤中Cd、Pb、Cu的生物有效性,但对土壤中Zn和As的影响有较大的不确定性,而绿色废弃物生物质炭和污泥炭能显著降低植物中As的含量;小麦生物质炭一次施用20-40吨/公顷可持续多年有效降低土壤镉的生物有效性并保证或促进水稻的产量;生物质炭在土壤中的老化效应增加了表面含氧官能团,并且通过其表面对重金属的络合及孔隙封闭作用持续固定和钝化重金属;进一步发现利用铁锰氧化物负载生物质炭可增强生物质炭对重金属镉和铅的吸附和钝化效果。此外,本项目进一步探索了重金属污染农田作物秸秆离田碳化再利用的潜在途径,并且发现热裂解处理不仅有效钝化作物秸秆中的重金属活性并且利用其表面可溶性组分可作为叶面肥料促进蔬菜的产量和品质。本项目的研究结果为土壤重金属镉污染修复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支撑,对探索土壤-生物质炭-作物系统相互作用的潜在机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4)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Pyrolysis of contaminated wheat straw to stabilize toxic metals in biochar but recycle the extract for agricultural use
热解受污染的麦秆以稳定生物炭中的有毒金属,并将提取物回收用于农业用途
  • DOI:
    10.1016/j.biombioe.2018.08.003
  • 发表时间:
    2018-11-01
  • 期刊:
    BIOMASS & BIOENERGY
  • 影响因子:
    6
  • 作者:
    Bian, Rongjun;Li, Lu;Pan, Genxing
  • 通讯作者:
    Pan, Genxing
Contribution of Soluble Minerals in Biochar to Pb2+ Adsorption in Aqueous Solutions
生物炭中可溶性矿物质对水溶液中 Pb2 吸附的贡献
  • DOI:
    10.15376/biores.12.1.1662-1679
  • 发表时间:
    2017-01
  • 期刊:
    BioResources
  • 影响因子:
    1.5
  • 作者:
    Chen De;Li Ruiyue;Bian Rongjun;Li Lianqing;Joseph Stephen;Crowley David;Pan Genxing
  • 通讯作者:
    Pan Genxing
Cd immobilization in a contaminated rice paddy by inorganic stabilizers of calcium hydroxide and silicon slag and by organic stabilizer of biochar
氢氧化钙、硅渣无机稳定剂和生物炭有机稳定剂对污染稻田中镉的固定化
  • DOI:
    10.1007/s11356-016-6214-3
  • 发表时间:
    2016-05-01
  • 期刊:
    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POLLUTION RESEARCH
  • 影响因子:
    5.8
  • 作者:
    Bian, Rongjun;Li, Lianqing;Pan, Genxing
  • 通讯作者:
    Pan, Genxing
Pyrolysis of crop residues in a mobile bench-scale pyrolyser: Product characterization and environmental performance
在移动台式热解器中热解农作物残留物:产品特性和环境性能
  • DOI:
    10.1016/j.jaap.2016.03.018
  • 发表时间:
    2016-05-01
  • 期刊:
    JOURNAL OF ANALYTICAL AND APPLIED PYROLYSIS
  • 影响因子:
    6
  • 作者:
    Bian, Rongjun;Ma, Biao;Pan, Genxing
  • 通讯作者:
    Pan, Genxing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不同温度热解牛骨炭对菜园土壤磷素转化及小白菜产量的影响
  • DOI:
    10.19336/j.cnki.trtb.2019.06.18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土壤通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郭文杰;邵前前;杜健;唐嫚;李文健;吕进;卞荣军;郑聚锋;潘根兴
  • 通讯作者:
    潘根兴
减氮条件下秸秆炭化与直接还田对旱地作物产量及综合温室效应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韩继明;潘根兴;刘志伟;张硕硕;熊旭东;吕振;郑聚锋;张旭辉;刘晓雨;李恋卿;卞荣军;程琨
  • 通讯作者:
    程琨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生物质炭可溶性组分处理不结球白菜叶片的转录组学分析
  • DOI:
    10.7685/jnau.201908019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时薇;卞荣军;郑聚锋;刘晓雨;张旭辉;李恋卿;潘根兴
  • 通讯作者:
    潘根兴
从废弃物处理到生物质制造业从废弃物处理到生物质制造业: 基于热裂解的生物质科技与工程
  • DOI:
    10.3981/j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科技导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潘根兴;卞荣军;程琨
  • 通讯作者:
    程琨
生物质炭对水稻土团聚体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DOI:
    10.5846/stxb201901220172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生态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朱孟涛;刘秀霞;王佳盟;刘志伟;郑聚锋;卞荣军;王艮梅;张旭辉;李恋卿;潘根兴
  • 通讯作者:
    潘根兴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卞荣军的其他基金

生物质炭表面有机无机“覆盖层”化学组分特征及其生物活性意义研究
  • 批准号:
    41877096
  • 批准年份:
    2018
  • 资助金额:
    61.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