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肥大细胞-Th1/Th2/Th17细胞因子交互效应探讨中药防治银屑病瘙痒的分子协同机制及活性成分筛选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81804111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1.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H3109.中医外科学
  • 结题年份:
    2021
  • 批准年份:
    2018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9-01-01 至2021-12-31

项目摘要

Itching is the most common complaint symptom in psoriatic patients besides lesions. Psoriasis is an immune disease mediated by T cells. Mast cells are important in innate immune response. The cytokines released by mast cells are significant factors causing itching, which can promote the secretion of cytokines by T cells and other white blood cells. In recent years, our research group has carried out clinical and basic research in vivo and in vitro on the basis of the famous doctor's prescription, Yin-Xie-Ling formula, and we found that it has effects of inhibiting keratinocyte proliferation, anti-inflammatory and anti-pruritic. In this study, for treating psoriasis pruritus, it was proposed a hypothesis “Yin-Xie-Ling formula regulating mast cells and Th1/Th2/Th17 cytokines might be the pharmacological mechanism to reduce psoriatic pruritus”. To verify this hypothesis, we employ network pharmacology to screen the key components of psoriatic components, and use molecular interaction devices to quantitatively determine the components of the screening components. At last,the potential active drugs will be evaluated separately in mice and mast cell models. The complement of the project will provide a more theoretical basis for explaining the material basis and regulatory mechanism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reating psoriatic pruritus, and also important for Yin-Xie-Ling formula development and antipruritic drugs discovery.
瘙痒是银屑病患者除皮疹外最常见的主诉症状。银屑病是T细胞介导的炎症免疫性疾病,肥大细胞是参与机体固有免疫应答的重要细胞,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的细胞因子是致痒的重要因素,可促进T细胞及其它白细胞分泌细胞因子形成瘙痒循环。近年课题组围绕名医验方银屑灵复方开展体内外的临床和基础研究,发现其具有抑制角质细胞增殖、抗炎、止痒作用。本研究从中药防治银屑病瘙痒的视角出发,提出“银屑灵复方调控肥大细胞与Th1/Th2/Th17细胞因子交互效应可能是其改善银屑病性瘙痒的药效作用机制”这一假说。为验证其科学性,本项目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对复方成分与银屑病关键靶点筛选,再结合分子相互作用仪对筛选成分进行定量,将得到的潜在活性药物分别在小鼠和细胞模型上评价。课题的完成将为分子水平阐释中药防治银屑病瘙痒的物质基础及其调控机制提供更完善的理论依据,对验方的开发、推广及止痒药物的发现均有重要的意义。

结项摘要

银屑病患者多伴有皮肤瘙痒,缓解瘙痒对提高银屑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显著的意义。项目研究内容围绕验方银屑灵展开,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对复方成分与银屑病瘙痒关键靶点进行快速筛选,结合生物相互作用仪对筛选成分测定亲和力,筛选潜在活性药物于肥大细胞、动物模型评价。.本研究运用UPLC-MS技术明确了银屑灵复方102个天然分子化合物结构,并快速筛选小分子化合物与银屑病及瘙痒关键靶点(TNF-α,MAPK3,Inos,eNOS,mTOR,COX-2,Histamine H1 receptor,JAK,mTOR)作用的潜在活性成分和多靶点药物,将初步筛选的小分子成分结合炎症、增殖细胞模型结果进一步评价,11个小分子在分子相互作用仪与Th1/Th2/Th17代表细胞因子偶联测定亲和力,确定单体芍药内酯苷为候选止痒药物。细胞实验显示中药及候选药物不影响体外活化的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和P物质。动物实验结果:银屑灵高剂量YXL-H组对抑制急性瘙痒小鼠的搔抓反应与阳性西药MTX组相当,提示对急性瘙痒有缓解作用,且优于中剂量组,抗组胺药组优于阳性中成药组。小鼠组织病理:YXL-H组真皮血管增生明显减少。中剂量组、阳性中成药组以及抗组胺组较模型组改变不明显。根据研究结果提示组胺不是银屑灵复方及组分化合物改善银屑病瘙痒的主要作用靶点,肥大细胞释放的与Th相关的炎症、免疫调节因子可能是中药复方及其来源药物减轻瘙痒的核心。后续研究将围绕这个方向进一步展开。在项目的资助下,课题组开发了银屑病和皮肤瘙痒软件PsNPD v2.0、TIPP v1.0,均为非商业用途,可用于银屑病和皮肤瘙痒性疾病的的中药或复方的分子机制及开发等研究。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2)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Chinese Medicine for Psoriasis Vulgaris Based on Syndrome Pattern: A Network Pharmacological Study
基于证候的中药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网络药理学研究
  • DOI:
    10.1155/2020/5239854
  • 发表时间:
    2020-04-28
  • 期刊:
    EVIDENCE-BASED COMPLEMENTARY AND ALTERNATIVE MEDICINE
  • 影响因子:
    --
  • 作者:
    Wang, Dongmei;Lu, Chuanjian;Gu, Jiangyong
  • 通讯作者:
    Gu, Jiangyong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Fabrication of anti-icing surface with halloysite spherical microcapsule
埃洛石球形微胶囊防冰表面的制备
  • DOI:
    10.1557/jmr.2020.288
  • 发表时间:
    2020-10
  • 期刊:
    Journal of Materials Research
  • 影响因子:
    2.7
  • 作者:
    李洪彦;李棋;刘洪丽;曹凯;张鹏宇;刘彤;王冬梅;廖晓兰;魏冬青
  • 通讯作者:
    魏冬青
不同商品规格吴茱萸有效成分含量和肝细胞毒性的研究
  • DOI:
    10.7501/j.issn.0253-2670.2021.17.021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中草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薇;任昆;王冬梅;吴双凤;曲寿河;程喜乐;任舒蒙;潘英妮;刘晓秋
  • 通讯作者:
    刘晓秋
HPLC-MS联用分析长萼小连翘醇提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分析测试学报,2008年1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白洁;王冬梅;杨得坡
  • 通讯作者:
    杨得坡
基于虚拟领航者的智能群体群集运动控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方华京;王冬梅
  • 通讯作者:
    王冬梅
拟南芥AtATG8c基因缺失突变体的鉴定及其对非生物胁迫的响应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冬梅
  • 通讯作者:
    王冬梅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王冬梅的其他基金

抗CRMP2抗体在自身免疫性脑炎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3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抗CRMP2抗体在自身免疫性脑炎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 批准号:
    82201505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30.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