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西北部地壳上地幔结构和地球动力学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774045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7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404.地震学
  • 结题年份:
    2021
  • 批准年份:
    2017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8-01-01 至2021-12-31

项目摘要

Northwestern Tibet has a somewhat higher elevation and a notably narrower north-south extent compared to eastern Tibet, and is one of the regions with most intensive tectonic compression resulted from the Cenozoic India-Asia collision and uncommonly strong intracontinental intermediate-depth earthquakes, forming a natural laboratory to investigate the dynamic processes of continent-continent collision. Due to the lack of high-resolution 3-dimensional crust and upper mantle structure for this region, a series of significant scientific questions regarding the uplift and deformation mechanisms of northwestern Tibet and the convergence of Indian-Asian lithosphere remain controversial. We plan to deploy a broadband seismic array consisting of 30 seismograph stations in northwestern Tibet and southwestern Tarim, to image the detailed crust and upper mantle structure (e.g. seismic velocity, anisotropy, and density) by the methods of ambient noise and earthquake surface wave tomography, receiver function, P wave tomography and joint inversion, to analyze focal mechanisms for intermediate-depth earthquakes and stress conditions, and to reveal the subsurface geodynamic processes during the Cenozoic collisional orogenesis.
青藏高原西北部平均海拔稍高于高原东部, 南北向跨度最窄, 是新生代印度-亚洲碰撞造山过程中构造挤压最强烈的地区之一,并发生罕见的强烈陆内中源地震,是研究陆陆碰撞动力学过程的天然实验室。由于缺乏该区高分辨率三维壳幔结构,当前学术界对青藏高原西北部隆升变形机制,印度-亚洲岩石圈的汇聚方式等一系列关键科学问题仍然有较大争议。我们拟在青藏高原西北部与塔里木盆地西南部布设一由30个台站构成的宽频带地震台阵,利用环境噪声和地震面波成像、接收函数、P波成像及联合反演方法得到该区地壳上地幔精细速度结构、各向异性特征及密度组分结构,分析中源地震震源机制和应力状态,揭示该区新生代碰撞造山过程中的深部地球动力学过程。

结项摘要

本项目的科学目标是研究青藏高原西北部及周边地区壳幔精细结构和各向异性,进而探究其新生代碰撞造山过程中的深部地球动力学过程。在本项目的资助下,在青藏高原西北部布设了宽频地震观测台阵,并搜集了其他宽频地震观测数据,改进了接收函数各向异性研究等方法,通过多种方法对研究区壳幔精细结构进行了成像。环境噪声成像显示显示西藏高原西北部中地壳低速度层分布和强度具有较强的不均匀性,接收函数揭示不同地体地壳各向异性具有显著差异,这些观测与大规模定向地壳流模型的预测不一致。接收函数偏移成像显示地幔转换带结构存在显著异常,青藏高原西北部拉萨块体下方由于410km间断面(d410)的抬升导致地幔转换带增厚约15km,青藏高原中南部喜马拉雅块体下方由于660km间断面(d660)的下降导致地幔转换带增厚15km左右,可能反映了青藏高原岩石圈在印度板片的北向挤压下逐次增厚并拆沉的过程。目前本项目SCI论文正式发表4篇,其中Nature Index论文2篇, 已接收1篇(Geology)。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5)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Shallow Shear-Wave Velocity Structure beneath the West Lake Area in Hangzhou, China, from Ambient-Noise Tomography
来自环境噪声断层扫描的中国杭州西湖地区下方的浅层剪切波速度结构
  • DOI:
    10.3390/rs13142845
  • 发表时间:
    2021-07
  • 期刊:
    Remote Sensing
  • 影响因子:
    5
  • 作者:
    Zhongen Chen;Xuewei Bao;Wencai Yang
  • 通讯作者:
    Wencai Yang
Distinct Orogenic Processes in the South- and North-Central Tien Shan from Receiver Functions
从接收函数看天山中南部和中北部独特的造山过程
  • DOI:
    10.5194/egusphere-egu2020-20754
  • 发表时间:
    2020-03
  • 期刊: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 影响因子:
    5.2
  • 作者:
    Bingfeng Zhang;Xuewei Bao;Yixian Xu
  • 通讯作者:
    Yixian Xu
Episodic Lithospheric Deformation in Eastern Tibet Inferred From Seismic Anisotropy
由地震各向异性推断的西藏东部岩石圈幕式形变
  • DOI:
    10.1029/2019gl085721
  • 发表时间:
    2020-02-16
  • 期刊: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 影响因子:
    5.2
  • 作者:
    Bao, Xuewei;Song, Xiaodong;Chen, Hanlin
  • 通讯作者:
    Chen, Hanlin
Crustal shear wave velocity and radial anisotropy beneath Southern Africa from ambient noise tomography
来自环境噪声断层扫描的南部非洲地壳剪切波速度和径向各向异性
  • DOI:
    10.1016/j.tecto.2021.229191
  • 发表时间:
    2021-12
  • 期刊:
    Tectonophysics
  • 影响因子:
    2.9
  • 作者:
    Albert Okrah Malory;Xuewei Bao;Zhongen Chen
  • 通讯作者:
    Zhongen Chen
Seismic anisotropy in Central Tien Shan unveils rheology-controlled deformation during intracontinental orogenesis
中天山地震各向异性揭示了陆内造山过程中流变控制的变形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Geology
  • 影响因子:
    5.8
  • 作者:
    Bingfeng Zhang;Xuewei Bao;Yixian Xu
  • 通讯作者:
    Yixian Xu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中国西部大型盆地的深部结构及对盆地形成和演化的意义
  • DOI:
    10.13745/j.esf.2015.01.011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地学前缘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宋晓东;李江涛;鲍学伟;李思田;王良书;任建业
  • 通讯作者:
    任建业
中国大陆大型盆地的岩石圈结构及构造意义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地球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孟奎;宋晓东;李江涛;鲍学伟
  • 通讯作者:
    鲍学伟
利用背景噪声反演鄂尔多斯块体及其南缘地区地壳速度结构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高校地质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强森;鲍学伟;徐树斌;王良书;徐鸣洁*
  • 通讯作者:
    徐鸣洁*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鲍学伟的其他基金

天山地壳上地幔结构及其对陆内造山作用的意义
  • 批准号:
    42374055
  • 批准年份:
    2023
  • 资助金额:
    51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