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生物群体效应信号分子(QS)的典型有机污染物慢性毒性机制及其预测模型的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21177092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6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B0603.大气污染与控制化学
  • 结题年份:
    2015
  • 批准年份:
    2011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2-01-01 至2015-12-31

项目摘要

环境污染物的低浓度长时间暴露是一条普遍规律,慢性毒性更具有环境代表性,然而慢性毒性数据的获取目前存在直接测定繁琐或从急性推求过于粗略等问题。申请者突破传统仅考虑在化合物作用下生物机体分子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的毒理学机制,首次从化学生态学的角度,提出了微生物的群体感应(QS)在急慢性毒性差异中起重要作用的创新性假设(微生物的急性毒性仅与化合物作用下生物机体分子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有关,与QS几乎无关;而慢性毒性与两者都密切相关),并拟通过构建QS功能基因缺失的工程菌等方法,验证急慢性毒性差异与QS的相关性;同时以化合物对工程菌的急慢性毒性表征其对生物机体分子结构和功能的影响,以野生菌扣除工程菌相关毒性的方法,剥离出化合物对QS的干扰作用,推导此干扰效应与化合物结构特征和分子对接参数等的相关关系,旨在建立一个简便精确的能从急性毒性推求慢性毒性的预测模型,推动以慢性数据为基础的生态风险评价研究的进程

结项摘要

慢性毒性虽更能真实地表征污染物的环境毒性,但目前相关数据大量不足。因此,开展急性毒性与慢性毒性的本质区别与联系研究,建立一个简便精确的从急性毒性推求慢性毒性的预测模型和方法体系己成为当务之急。. 本项目主要选取典型抗生素(磺胺、四环素等)、杀菌剂和抗生素替代品等为研究对象,发光菌、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为主要模式生物,测定了各单一化合物及其 混合物的急性和慢性毒性效应,围绕“微生物的群体感应(QS)在急慢性毒性差异中起重要作用的”这一创新性假设开展研究,取得了以下的结果:(1)发现了急性与慢性效应不仅在低浓度的Hormesis效应还在联合毒性层面存在差别,明确了急性与慢性效应差别原因在于靶蛋白不同和群体感应的有无存在;(2)阐明了在低浓度的Hormesis效应典型化合物对微生物QS信号通路中多种关键效应蛋白的作用,提出了SCP对发光菌发光的Hormesis作用,源于SCP对LuxR 蛋白生成具有刺激作用的Hormesis新机制;提出了新的Hormesis效应表征参数并将其成功应用于混合Hormesis效应的预测,建立了可预测低剂量抗生素对发光菌联合毒性Hormesis效应的新方法(六点法和面积法等);(3)基于群体感应系统,采用分子对接模拟、活性配体阻断实验以及量化参数计算相互验证的方法,对群体感应抑制剂与磺胺类抗生素对V.fischeri的联合急性毒性作用机制进行解释;基于分子模拟阐明了系列化合物对微生物的急性、慢性混合毒性差别机制,并进一步剖析了急慢性单一和联合毒性中化合物的目标靶蛋白和群体感应(QS)luxR的不同作用;构建了基于群体感应信号分子的从急性毒性推求慢性毒性的简便精确的预测模型。. 本项目首次从化学生态学角度,研究基于微生物群体效应信号分子(QS)的典型有机污染物慢性毒性机制,以一个崭新的角度揭示急性毒性与慢性毒性的本质区别和联系,是对传统毒理学的一个有效地补充;而且选择了科学合理的参数,构搭了化合物的急性毒性与慢性毒性相关关系的桥梁,建立一个从急性毒性推求慢性毒性的简便精确预测模型,突破了从急性毒性数据推求慢性毒性数据的瓶颈,推动了以慢性毒性数据为基础的生态风险评价研究的进程。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39)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Atomic charges of individual reactive chemicals in binary mixtures determine their joint effects: An example of cyanogenic toxicants and aldehydes
二元混合物中各个反应性化学物质的原子电荷决定了它们的联合效应:氰类毒物和醛类的例子
  • DOI:
    10.1002/etc.1701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Environmental Toxicology and Chemistry
  • 影响因子:
    4.1
  • 作者:
    Lin; Zhifen;Yin; Daqiang;Zhang; Yalei;Kong; Deyang
  • 通讯作者:
    Deyang
Using molecular docking-based binding energy to predict toxicity of binary mixture with different binding sites
使用基于分子对接的结合能预测具有不同结合位点的二元混合物的毒性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Chemosphere
  • 影响因子:
    8.8
  • 作者:
    Dayong Tian;Xiaoming Zou;Ya Gao;Daqiang Yin
  • 通讯作者:
    Daqiang Yin
枯草芽孢杆菌的群体感应信号系统及其在环境领域的应用前景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安全与环境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瑞;王大力;林志芬;尹大强
  • 通讯作者:
    尹大强
Novel Approach to Predicting Hormetic Effects of Antibiotic Mixtures on Vibrio fischeri
预测抗生素混合物对费氏弧菌的激素效应的新方法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Chemosphere
  • 影响因子:
    8.8
  • 作者:
    Xiaoming Zou;Zhifen Lin;Ziqing Deng;Daqiang Yin
  • 通讯作者:
    Daqiang Yin
The Comparison of the Combined Toxicity between Gramnegativeand Gram-positive Bacteria: a Case Study ofAntibiotics and Quorum-sensing Inhibitors
革兰氏阴性菌和革兰氏阳性菌联合毒性的比较:以抗生素和群体感应抑制剂为例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Molecular Informatics
  • 影响因子:
    3.6
  • 作者:
    Zhifen Lin;Xiruo Ding;Jingyun Hu;Ying Liu
  • 通讯作者:
    Ying Liu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混合污染物联合毒性评价模型曲线和实际浓度效应曲线之间交叉现象的研究进展
  • DOI:
    10.1016/j.emospa.2016.02.004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生态毒理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潘永正;孙昊宇;王大力;林志芬;印春生;巫晓丹
  • 通讯作者:
    巫晓丹
典型抗生素与群体感应抑制剂对费氏弧菌的三元慢性联合毒性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生态毒理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方章顺;姚志峰;王婷;林志芬;左胜鹏
  • 通讯作者:
    左胜鹏
群体感应抑制剂与磺胺甲恶唑、盐酸强力霉素对大肠杆菌的联合毒性及其机制初探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生态毒理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谷月;孙昊宇;葛鸿铭;马清萍;林志芬;张饮江
  • 通讯作者:
    张饮江
磺胺和四环素类抗生素对大肠杆菌联合突变效应的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生态毒理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宋雪薇;马清萍;于洋;宋春磊;林志芬;张饮江
  • 通讯作者:
    张饮江
Ag+在含Cl-培养基中的毒性初探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安全与环境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宋春磊;方章顺;王大力;秦孟楠;林志芬;陈瑞
  • 通讯作者:
    陈瑞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林志芬的其他基金

基于低浓度抗生素Hormesis效应的细菌耐药性前体机制及相关阻遏新方法的研究
  • 批准号:
    21976137
  • 批准年份:
    2019
  • 资助金额:
    66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基于微生物群体效应信号分子(QS)的反应性混合物联合毒性机制及预测模型的研究
  • 批准号:
    21577105
  • 批准年份:
    2015
  • 资助金额:
    68.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基于信号分子的有机污染物对微生物Hormesis效应的作用机制及其预测模型研究
  • 批准号:
    21377096
  • 批准年份:
    2013
  • 资助金额:
    8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多元和非等毒性比组成的典型反应性混合有机污染物定量结构-活性相关(QSAR)研究
  • 批准号:
    20977067
  • 批准年份:
    2009
  • 资助金额:
    3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