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腥草次生代谢的化学生物地理学调查:挥发性代谢组分表型分异的环境驱动机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761010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41.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103.生物地理与土壤地理
  • 结题年份:
    2021
  • 批准年份:
    2017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8-01-01 至2021-12-31

项目摘要

Phenotypic or functional traits of plant have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adapting to living environment, however driving mechanism of phenotypic or functional traits among-population divergence has been less debated. Secondary metabolism, as an important function trait, secondary metabolites or components (hereinafter referred to as metabolic components) of which is direct characterization that secondary metabolisms adapt to living environment. Whether the phenotypic divergence of plant metabolic component (PMC) is biogeographic significance was still debated due to extremely complex PMCs. Chemical-biogeography concept proposed since 2014,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factors of PMCs phenotypic divergence are gained increasingly attention worldwide. In future it may be extremely significant reseach area of interdiscipline of chemistry and geobotany to explore driving mechanism of PMCs phenotypic divergence via biogeographical divergence pattern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This project will be that, volatile metabolic components (VMCs) in leavies of Houttuynia cordata Thunb. as guide, environmental heterogeneity and time and spatial distance as breakthrough point, phenotypic biogeographical discrimincation pattern of VMCs in H. cordata leavies will be esbalished using the tracking of geographical trapping-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um (GT-GC/MS), and the biogeographical phenotypic divergence pattern of VMCs in H. cordata leavies will be clarified, and their influence factors will be cleared and formation mechanism will be revealed. This subject will be intended to explore environmental driving mechanism of PMCs phenotypic divergence and to supply theoretical supports for resource protection use of medicinal plants.
植物表型特征或功能性状在植物适应生存环境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然而,种内表型特征或功能性状分异的环境驱动机制这一关键科学问题知之甚少。次生代谢作为植物重要的功能性状,其次生代谢产物或组分(以下通称“代谢组分”)是植物次生代谢适应生存环境的直接体现,但因代谢组分极其复杂,一直以来植物次生代谢组分表型分异是否具有生物地理学意义还存在争论。然而,2014年提出化学生物地理学的概念,人们开始关注植物代谢组分表型分异的地理环境因素。为此,通过植物代谢组分地理分异格局及环境因素,探索植物代谢组分表型分异的环境驱动机制可能是未来化学植物地理学重要的研究方向之一。因此,项目以鱼腥草叶片挥发性代谢组分为导向,环境异质性及时空距离为切入点,利用地理捕集-气相色谱/质谱示踪,建立组分地理识别,阐明地理分异格局,明确影响因素,揭示形成机制,探索植物代谢组分表型分异的环境驱动机制,为药用植物的资源保护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结项摘要

次生代谢作为植物重要的功能性状,其代谢组分具有适应环境的生理和生态功能,然而,绝大多数植物次生代谢组分的功能尚未清楚,因此,开展植物次生代谢组分的环境驱动机制研究。项目以鱼腥草为对象,建立鱼腥草21种挥发性代谢组分 (α-蒎烯、樟烯、反-2-己烯-1-醇、ɑ-环氧蒎烷、β-蒎烯、β-月桂烯、柠檬烯、2-十四酮、桉油精、反-2-己烯醛、γ-松油烯、顺-3-己烯乙酯、正己醇、癸醛、顺-3-己烯-1-醇、芳樟醇、β-石竹烯,甲基正壬酮、龙脑、正癸醇、乙酰龙脑) 的GC-MS分析方法。分析同纬度、不同经度、不同海拔高度,相同海拔、不同生长环境,相同经度、不同纬度、不同海拔生长的鱼腥草叶,以及不同生长环境的鱼腥草根状茎移植到同一环境栽培后其生殖生长期叶、茎和根状茎中主要挥发性代谢组分组成。确定21种挥发性代谢组分累积含量在不同地理环境生长、不同地理环境的鱼腥草在同一地理环境栽培后的累积含量存在差异。通过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草酸含量、pH、酶活性及微生物群落结构,分析这些因素对鱼腥草挥发性代谢组分累积的影响。显示土壤氮、磷、钾、草酸含量、pH与鱼腥草代谢组分累积有不同程度的相关性。而土壤微生物群落与这些挥发性代谢组分累积含量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性。暗示地理环境的土壤因素影响鱼腥草挥发性代谢组分累积,而土壤微生物在其发挥重要作用。通过鱼腥草无菌幼苗移植到自然土壤中培养,分析根围土壤与鱼腥草根状茎的微生物群落。确定土壤微生物选择性定殖鱼腥草根状茎,通过分离纯化、纯化、鉴定及筛选,发现3株潜在病原真菌I. liriodendri,Fungal sp.,P. citrinum及4株细菌P. fluorescens, B. thuringiensis, S. maltophilia, P. seudomonas sp对鱼腥草挥发性代谢组分累积含量有显著影响。暗示土壤微生物对鱼腥草挥发性代谢组分的影响并不仅活化土壤养分,而是部分微生物被鱼腥草选择性定殖,直接或间接参与鱼腥草挥发性代谢组分合成。这项工作对揭示植物次生代谢组分调控植物与微生物互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9)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EFFECTS OF 6-BENZYLADENINE AND KINETIN ON GROWTH AND SECONDARY METABOLITES OF HOUTTUYNIA CORDATA THUNB. (SAURURACEAE)
6-苄基腺嘌呤和激动素对鱼腥草生长和次级代谢产物的影响。
  • DOI:
    10.30848/pjb2021-4(1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Pakistan Journal of Botany
  • 影响因子:
    1.2
  • 作者:
    Wen-xuan Quan;Xiao-fang Wei;Zhan-nan Yang;Shi-qiong Luo;Die Fu
  • 通讯作者:
    Die Fu
Responses of Houttuynia cordata Thunb. to Tetracycline Stress
鱼腥草的反应。
  • DOI:
    10.19600/j.cnki.issn2152-3924.2021.02.010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Medicinal Plant
  • 影响因子:
    --
  • 作者:
    Yuanshuai WANG;Shiqiong LUO;Zhannan YANG;Haitao YE;qian DING
  • 通讯作者:
    qian DING
鱼腥草快繁体系的建立
  • DOI:
    --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分子植物育种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叶海涛;罗世琼;杨占南;王元帅;丁倩
  • 通讯作者:
    丁倩
鱼腥草酚类物质累积对土壤环境因子的响应
  • DOI:
    10.16614/j.gznuj.zrb.2019.04.006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罗世琼;杨占南
  • 通讯作者:
    杨占南
Analysis of Amino Acids in Houttuynia Cordata Thunb. by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Diode Array Detector (HPLC-DAD)
鱼腥草中氨基酸的分析。
  • DOI:
    10.19600/j.cnki.issn2152-3924.2019.02.009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Medicinal Plant
  • 影响因子:
    --
  • 作者:
    Xuan FENG;Zhannan YANG;Zhu ZHENG;Juan HU;Xiaofang WEI;Honghao HUO;Cheng ZHAO;Quling ZHANG
  • 通讯作者:
    Quling ZHANG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黄花蒿对绿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化感效应
  • DOI:
    10.16590/j.cnki.1001-4705.2018.03.036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种子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赵铖;杨占南;罗世琼;胡娟;张曲玲;冯玄;韦小芳;霍鸿浩
  • 通讯作者:
    霍鸿浩
青蒿中青蒿酸、青蒿素及去氧青蒿素同时提取及检测
  • DOI:
    --
  • 发表时间:
    2011
  • 期刊:
    药物分析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余正文;王伯初;杨占南;祝连彩
  • 通讯作者:
    祝连彩
江口县显齿蛇葡萄中二氢杨梅素和杨梅素含量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广东农业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明生;张妮;何磊磊;玉秋萍;杨占南;刘仕明;余正文
  • 通讯作者:
    余正文
HPLC法测定中药复方小半夏加茯苓汤中的8种药效成分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辽宁中医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叶俊;杨占南;何前松;王帆;冯泳
  • 通讯作者:
    冯泳
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青蒿中东莨菪内酯、猫眼草酚及猫眼草黄素
  • DOI:
    --
  • 发表时间:
    2011
  • 期刊:
    中国酿造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余正文;王伯初;杨占南;祝连彩;乙引
  • 通讯作者:
    乙引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杨占南的其他基金

基于“组分团队”的鱼腥草抗氧化活性物质辨识及质量控制模式研究
  • 批准号:
    81260641
  • 批准年份:
    2012
  • 资助金额:
    49.0 万元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