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c-A3A/UNG2靶向融合蛋白构建及其清除HBV cccDNA作用和机制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31570168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62.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C0107.病毒学
  • 结题年份:
    2019
  • 批准年份:
    2015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6-01-01 至2019-12-31

项目摘要

Inability to clear hepatitis B virus covalently closed circular DNA (cccDNA) from the nuclei of infected cells is primarily responsible for the failure to cure chronic HBV infection. It was recently reported that IFN-α can upregulate hepatic nuclear APOBEC3A (A3A) expression, which deaminates dC base of the cccDNA through binding to HBV core protein and converts it to dU. The resulting dU becomes a target for the excision repair by uracil DNA glycosylase (UNG2) and it ultimately leads to degradation of cccDNA. The mechanisms underlying the degradation of cccDNA by the base excision repair process remain unknown. To illustrate the mechanisms for cccDNA degradation mediated by both A3A and UNG2 and to establish a strong and targeted antiviral strategy for clearing cccDNA, we propose to modify HBc and to construct and express a HBc-A3A / UNG2 antiviral fusion protein that directly targets cccDNA, on the platform of our previous study of HBV core protein. We will investigate specific functions of this fusion protein in degrading cccDNA, explore a new strategy through studying both factors targeting cccDNA clearance, and dissect the specific mechanisms for cccDNA degradation. We will use HBV infected cell and mouse model as well as molecular and cell biology techniques of qPCR, 3D-PCR, ChIP and DNA sequencing for accomplishing proposed experiments. The results by completing this proposal are expected to provide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basis for a new antiviral therapy, which systematically targets cccDNA clearance.
细胞核HBV cccDNA难以清除是慢性乙型肝炎难治愈的主要原因。近年发现细胞核APOBEC3A(A3A)可能通过与HBc结合,使cccDNA 的dC脱氨基为dU,进而尿嘧啶DNA糖基化酶2(UNG2)启动对dU切除修复,最终引起cccDNA特异性降解。而碱基切除修复如何引起cccDNA特异性降解的机制还不十分清楚。为了利用此效应建立清除cccDNA效应更强的抗病毒方法并阐明特异性cccDNA降解机制,我们拟在前期HBc研究基础上,重构HBc并构建核cccDNA靶向的HBc-A3A/UNG2抗病毒融合蛋白。用细胞和小鼠模型、qPCR、3D-PCR、ChIP和基因测序等技术,研究靶向蛋白引发特异性cccDNA降解的作用和机制,探索建立靶向双因子清除cccDNA的新策略,进一步阐明A3A、UNG2引发特异性cccDNA降解的机制,为研究建立系统的靶向清除乙肝病毒的治疗方案奠定理论和实验基础。

结项摘要

为探索靶向清除细胞核内HBV cccDNA的方法,构建了由APOBEC3A(A3A)与HBc C端区域(CTD)组成的A3A-CTD融合蛋白的表达pcDNA3.0载体,从中选择出表达量高、胞嘧啶脱氨基酶活性高、能够定位细胞核的4个A3A-CTD融合蛋白(A3A-144S、A3A-144E、A3A-144AAA、A3A-144A)。抗HBV初筛实验采用融合蛋白表达载体分别与HBV复制载体(pCH9-HBV)共转染Huh7细胞,培养3天后,用ELISA和定量PCR检测细胞上清HBsAg和HBeAg以及细胞内HBV DNA。结果显示,4种A3A-CTDs均有抑制HBV复制的作用,其中,与A3A相比,作用显著的融合蛋白为A3A-144S、A3A-144E和A3A-144AAA(P<0.05)。进一步的抗HBV实验采用融合蛋白慢病毒感染HBV阳性的HepAD38细胞。结果显示,慢病毒瞬时表达或稳转表达的A3A-144S、A3A-144E、A3A-144AAA以及A3A对细胞上清HBsAg和HBeAg以及细胞内HBV DNA水平均无显著降低。研究发现A3A-CTDs相比A3A有增强HBV cccDNA损伤的作用。这种损伤对双链DNA复制抑制明显,但对双链DNA的转录和RNA逆转录无明显抑制,因此,在HepAD38细胞中,A3A-CTDs对以整合HBV基因组转录为复制基础的HBV DNA复制无明显抑制,但能有效抑制Huh7细胞中以质粒DNA复制(pCH9-HBV)为基础的HBV DNA复制。此外,A3A-CTDs可非特异结合细胞基因组DNA,增加细胞基因组DNA损伤和突变,引起细胞G1、S期阻滞以细胞生长抑制。总之,(1)A3A-CTDs可介导A3A对cccDNA脱氨基损伤,但是不能特异清除细胞核cccDNA;(2)A3A-CTDs引起的DNA损伤可抑制双链DNA复制,而对双链DNA的转录以及RNA逆转录影响不显著;(3)A3A-CTDs可非特异结合细胞基因组DNA,增加对细胞基因组DNA的损伤和突变,引起细胞周期阻滞和生长抑制。该研究阐明了A3A-CTDs对HBV DNA的作用及机制,拓展了对A3A抑制HBV DNA复制的局限性的认识。鉴于显著抑制癌细胞生长,该融合蛋白在抗肿瘤研究中具有应用前景。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4)
专著数量(1)
科研奖励数量(1)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人天然免疫蛋白载脂蛋白B mRNA编辑酶催化亚基3A(APOBEC3A)的克隆表达及活性鉴定
  • DOI:
    10.13423/j.cnki.cjcmi.008010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成珊;曹丽妍;杜娟;王文勇;郭晏海
  • 通讯作者:
    郭晏海
APOBEC3A-HBc融合蛋白的表达及活性鉴定
  • DOI:
    10.13423/j.cnki.cjcmi.008484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杜娟;成珊;白换换;纪奇峰;郭晏海
  • 通讯作者:
    郭晏海
过表达尿嘧啶DNA糖苷酶2(UNG2)可增强HepG2细胞的抗氧化作用
  • DOI:
    10.13423/j.cnki.cjcmi.008104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曹丽妍;成姗;杜娟;郭晏海;黄晓峰
  • 通讯作者:
    黄晓峰
Distribution and difference of APOBEC-induced mutations in the TpCpW context of HBV DNA between HCC and non-HCC
APOBEC 诱导的 HCC 和非 HCC HBV DNA TpCpW 背景突变的分布和差异。
  • DOI:
    10.1002/jmv.25572
  • 发表时间:
    2019-08-29
  • 期刊:
    JOURNAL OF MEDICAL VIROLOGY
  • 影响因子:
    12.7
  • 作者:
    Ren, FengLing;Li, WeiNa;Guo, YanHai
  • 通讯作者:
    Guo, YanHai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微体系HRP浓度与其催化化学发光衰减率线性关系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现代仪器与医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雷小英;卢兹凡;郭晏海;向安
  • 通讯作者:
    向安
外源小鼠核酸促电离辐射损伤的同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2001,19⑴:71-80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崔大祥;曾桂英;王 枫;郭晏海
  • 通讯作者:
    郭晏海
γ射线致人肠上皮细胞损伤的差异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2000,18⑴:73-76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崔大祥;曾桂英;王 枫;郭晏海
  • 通讯作者:
    郭晏海
35-37 kDa形式可溶性MHC I释放机制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赵锦荣;白海燕;郭晏海;刘永兰;颜真
  • 通讯作者:
    颜真
IFN-γ诱导可溶性MHC I产生机制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实用医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赵锦荣;李婷;郭晏海;颜真
  • 通讯作者:
    颜真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郭晏海的其他基金

HBc与HBV增强子I结合对cccDNA微染色体转录和表观遗传学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 批准号:
    31271394
  • 批准年份:
    2012
  • 资助金额:
    1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