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氨酸受体GluK2在吸入麻醉药七氟醚诱发的兴奋现象中的机制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81600918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18.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H0902.意识障碍与认知功能障碍
  • 结题年份:
    2019
  • 批准年份:
    2016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7-01-01 至2019-12-31

项目摘要

Sevoflurane is a popular volatile agent for anesthesia induction of pediatric anesthesia. A number of reports of seizure-like movement during anesthesia induction with sevoflurane have been described, meanwhile a higher incidence of emergence agitation in children associated with sevoflurane has also been well described. Excitation of central nervous systems may produce neuronal and recognitive deficiency. Depression of neuronal activity by general anesthetics involves reduced excitatory glutamatergic neurotransmission and enhanced inhibitory neurotransmission. However, it has been reported that isoflurane, enflurane and halothane produced selective and exciting actions on GluK2.GluK2 subunit is important in synaptic transmission as well as in the epileptogenic effects of kainate. When exposed to 1% sevoflurane, the mice were also induced to exciting behaviors, which alleviated in the mice with 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 with NS102, the specific antagonist of GluK2 subunit. The expression of GluK2 alters in the hippocampus of mice is decreasing with days after birth, which also match our hypothesis.This study aim to examine our hypothesis that the GluK2 subunit is an important regulated target in the exciting adverse reaction induced by sevoflurane.
吸入麻醉药引起的兴奋作用很普遍,七氟醚吸入诱导期的惊厥样表现,苏醒期躁动发生率高,学龄前小儿尤为突出,不仅增加了麻醉风险,还可能诱发小儿迟发性神经及认知功能损害,但机制不清。目前认为麻醉药主要通过激动中枢抑制性受体,抑制兴奋性受体显示出镇静、催眠作用,但有报道吸入麻醉药在细胞水平对兴奋性受体GluK2具有选择性的兴奋作用,与麻醉药对中枢的抑制作用相反,而海马区GluK2介导了惊厥的发生,我们前期研究发现GluK2在幼年小鼠海马区表达多于成年小鼠,与临床上的兴奋现象在小儿发生率远高于成人的现象相符合。同时,前期研究显示小儿眼科手术七氟醚麻醉后苏醒期躁动率达63.3%,七氟醚1%吸入后小鼠会出现明显的兴奋表现,腹腔注射GluK2拮抗剂NS102后,兴奋行为减轻。所以,本课题旨在研究海马区GluK2与七氟醚诱发的异常兴奋现象之间的关系,证实GluK2是七氟醚诱发的兴奋现象的一个调控靶点。

结项摘要

吸入麻醉药引起的兴奋现象普遍存在,七氟烷吸入诱导期可出现惊厥样表现,而且苏醒期躁动发生率较高,学龄前小儿尤为突出,不仅增加了麻醉风险,且有报道可能诱发迟发性神经及认知功能损害风险,但机制不清。目前认为全身麻醉药主要通过激动中枢神经系统的抑制性受体,抑制兴奋性受体,从而显示出镇静、 催眠作用;但有报道吸入麻醉药氟烷、安氟醚和异氟醚在细胞水平对兴奋性受体GluK2(旧称GluR6)具有选择性兴奋作用,与麻醉药对中枢的抑制作用相反,而海马区GluK2介导了惊厥的发生。同时,我们前期研究显示小儿眼科手术七氟烷麻醉后苏醒期躁动率达63.3%,预试验结果显示1%七氟烷吸入后小鼠会出现明显的兴奋表现,腹腔注射GluK2拮抗剂NS102后,兴奋行为减轻。所以,本研究提出科学假说:“GluK2是七氟烷诱发的神经兴奋现象受体水平的一个调控靶点”。.本研究通过建模、行为学、免疫组化、电生理等技术,已经证实1.海马CA3区GluK2是七氟烷兴奋现象的一个调控靶点。七氟烷因为兴奋了兴奋性氨基酸受体GluK2,导致出现与麻醉作用相反的副作用:兴奋、躁动,甚至惊厥。为临床防治七氟烷诱发的兴奋现象提供理论基础和新的方向。2. 海马CA3区GluK2数量与年龄呈负相关,随年龄增长,海马CA3区GluK2表达减少,从而解释七氟烷引起的兴奋现象,小儿高于成人这一临床现象。3.研究使用GluK2拮抗剂海马局部注射后,对抗七氟烷兴奋现象的同时,并不影响七氟烷本身的麻醉效能,为临床新药开发提供方向。.本课题的主要研究结果发表于麻醉领域高影响因子杂志 《British Journal of Aneasthesia》(IF: 6.199)上,同时资助了有关ADHD的部分研究,相关论文正在投稿中。综上,本课题主要研究结果,为临床防治七氟烷诱发的兴奋现象以及吸入麻醉药的作用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将来可开发可通过血脑屏障的GluK2拮抗剂,防治七氟烷麻醉后的副作用,对新药研发提供了一定方向。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5)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低中心静脉压在肝脏切除手术中的应用现状
  • DOI:
    10.7507/1007-9424.201905052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许钊;玉红;梁鹏
  • 通讯作者:
    梁鹏
小儿七氟烷麻醉后苏醒期躁动的管理及护理要点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华西医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肖乾慧;熊际月;刘娟
  • 通讯作者:
    刘娟
Isoflurane Modulates Hippocampal Cornu Ammonis Pyramidal Neuron Excitability by Inhibition of Both Transient and Persistent Sodium Currents in Mice
异氟烷通过抑制小鼠瞬时和持续钠电流来调节海马角锥体神经元兴奋性
  • DOI:
    10.1097/aln.0000000000002753
  • 发表时间:
    2019-07-01
  • 期刊:
    ANESTHESIOLOGY
  • 影响因子:
    8.8
  • 作者:
    Zhao, Wenling;Zhang, Mingyue;Zhou, Cheng
  • 通讯作者:
    Zhou, Cheng
The General Anesthetic Isoflurane Bilaterally Modulates Neuronal Excitability
全身麻醉异氟烷双向调节神经元兴奋性
  • DOI:
    10.1016/j.isci.2019.100760
  • 发表时间:
    2020-01-24
  • 期刊:
    ISCIENCE
  • 影响因子:
    5.8
  • 作者:
    Ou, Mengchan;Zhao, Wenling;Zhou, Cheng
  • 通讯作者:
    Zhou, Cheng
Sevoflurane activates hippocampal CA3 kainate receptors (Gluk2) to induce hyperactivity during induction and recovery in a mouse model
七氟烷激活海马 CA3 红藻氨酸受体 (Gluk2),在小鼠模型的诱导和恢复过程中诱导过度活跃。
  • DOI:
    10.1093/bja/aex043
  • 发表时间:
    2017-11-01
  • 期刊:
    BRITISH JOURNAL OF ANAESTHESIA
  • 影响因子:
    9.8
  • 作者:
    Liang, P.;Li, F.;Zhou, C.
  • 通讯作者:
    Zhou, C.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大黄鱼鱼卵油溶剂提取法的比较及其品质分析
  • DOI:
    10.13323/j.cnki.j.fafu(nat.sci.).2019.04.019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敏;魏微;陆晓丹;张玲云;杜艳瑜;李淑卿;梁鹏;程文健;陈丽娇
  • 通讯作者:
    陈丽娇
基于CT扫描的巷道岩爆洞壁破坏特征实验研究
  • DOI:
    10.13722/j.cnki.jrme.2019.0942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梁鹏;张艳博;孙林;姚旭龙;田宝柱;刘祥鑫;黄艳利;陈绍杰
  • 通讯作者:
    陈绍杰
水岩耦合巷道掌子面破裂的红外时空演化特征
  • DOI:
    10.13827/j.cnki.kyyk.2016.02.014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矿业研究与开发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艳博;刘翠萍;梁鹏;刘祥鑫;田宝柱
  • 通讯作者:
    田宝柱
花岗岩巷道岩爆过程红外辐射时空演化特征室内模拟试验研究
  • DOI:
    10.16285/j.rsm.2016.03.013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岩土力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田宝柱;刘善军;张艳博;梁鹏;刘祥鑫
  • 通讯作者:
    刘祥鑫
基于声发射信号聚类分析和神经网络识别的岩爆预警方法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岩土力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艳博;杨震;姚旭龙;梁鹏;田宝柱;孙林
  • 通讯作者:
    孙林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