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移年际变化中调谐信号与ICW的探测及相关物理机制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11803064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8.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A1801.天体测量、天文参考系与天文地球动力学,天文学史
  • 结题年份:
    2021
  • 批准年份:
    2018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9-01-01 至2021-12-31

项目摘要

The variation of polar motion (PM) is still a very sophisticated question. The interannual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quantitative detection of the harmonic signals in PM series on the interannual scales have still not been well studied up to now. A ~8 year periodic signal seems to be existing in the observed PM series, but there are still uncertain questions that whether this signal does exist, what the physical mechanism of it is, and how about its quantitative feature is, etc. In addition, whether the Chandler wobble of inner core (i.e., ICW) signal can be detected in the observed PM series requires further investigation. Unlike the previous works of detecting the interannual PM signals,i.e., the fast Fourier transformation (FFT) and the traditional wavelet transformation, this project will combine the normal Morlet wavelet transformation (NMWT) method with the traditional wavelet filtering approach to quantitatively detect the target harmonic signals on the interannual scale, further identify these signals’ decaying information, and estimate their quality factor Q values. Another work of this porject is to simulate the potential mechanism responsible for above signals isolated by NMWT by using the inner core wobble excitation function model and further to judge the rationality. Through this project, we want to make it clear what the interannual harmonic components in the PM data are and what their decaying information is, and hope to make an important step in the quantitative detection of ICW signal.
极移即为地极位置的移动,它的变化非常复杂。目前国际上对极移中的年际变化特征及调谐(harmonic)信号的定量探测研究存在不足,有研究表明极移观测序列中存在约8年周期的年际变化信号,然而该信号是否真实存在及其物理机制是什么,或其定量特征如何,还不清楚;另外,理论预言的内核Chandler摆动(即ICW)信号能否从极移观测数据中探测到,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与前人探测极移年际信号常用的方法(即快速Fourier变换FFT或传统小波变换)不同,本项目拟利用标准Morlet小波变换(NMWT)方法与传统小波滤波技术相结合定量探测极移年际尺度上的调谐信号,并进一步估计信号的衰减特性,即Q值;另一方面,利用内核摆动激发函数模型模拟该信号产生的可能机制并判断其合理性。通过本项目研究,我们期望能搞清楚极移年际变化中存在的调谐信号成分及其衰减信息,并在定量探测ICW信号方面迈出重要一步。

结项摘要

地球深内部(即数千公里深)的地核(包括液态外核和固体内核)运动、地磁场变化等重要物理信息对理解地球并进而推广到对其它类地行星的研究至关重要,然而这些重要信息无法从地表或空间直接观测。幸运的是,这些信息可由亚年代尺度(即5~10年)地球自转(包含极移和日长)的变化很好的体现,然而,国际上对这一频段的地球自转变化精细时变特征及相关物理机制的认识还不清楚。.项目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成功分离并提取地球自转速率(日长)亚十年变化信号,发现日长亚十年变化频段除了存在~6年周期信号之外,还存在~8.6年以及~7年周期信号(较弱)成分;探测到~8.6年信号的能量增强现象,更重要的是,发现日长~8.6年信号与地磁急变的发生存在密切联系,该发现表明日长~8.6年信号产生的物理本质很可能与液核表面的磁流体波有关。为进一步理解日长~8.6年信号的起源、地磁急变起源以及通过地球自转变化来预测未来地磁急变的发生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可能手段。该项研究成果发表于Nature子刊. .(2)在前期研究工作(发表于EPSL)的基础上,进一步严格求解了电磁耦合作用下的MICG耦合振荡方程,探讨了内核-地幔的强阻尼振荡解,进一步完善“部分液核强耦合于内核的理论模型”,此外,还进一步导出了电磁耦合影响下的MICG耦合模式的理论品质因子Q值公式,该项成果发表于国际著名地学期刊《JGR:Solid Earth》; .(3)利用NMWT方法在时-频域分离地球自由震荡本征模态信号(0S0和0S5)。NMWT谱也清晰地显示0S5模式信号在大地震发生之后的t ~ 9×103 min消失殆尽,因为0S5模式信号的衰减系数远大于0S0 模。利用这一特性,我们可以分离0S0模和0S5模时域信号,并进一步在时域内(而非传统的频域)估计它们各自的参数(即,本征频率f0, 初始振幅A0以及品质因子Q值。本文得到的0S5模式时域信号的变化特征可由0S5模自身的分裂解释。该项成果发表于国际知名SCI期刊《PEPI》。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4)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Application of normal Morlet wavelet transform method to the damped harmonic analysis: On the isolation of the seismic normal modes (0S0 and 0S5) in time domain
正态 Morlet 小波变换方法在阻尼谐波分析中的应用:时域地震正态模态 (S-0(0) 和 S-0(5)) 的隔离
  • DOI:
    10.1016/j.pepi.2019.01.005
  • 发表时间:
    2019-03
  • 期刊:
    Physics of the Earth and Planetary Interiors
  • 影响因子:
    2.3
  • 作者:
    Pengshuo Duan;Chengli Huang
  • 通讯作者:
    Chengli Huang
Intradecadal variations in length of day and their correspondence with geomagnetic jerks
昼长的年代内变化及其与地磁急动的对应关系
  • DOI:
    10.1038/s41467-020-16109-8
  • 发表时间:
    2020-05
  • 期刊:
    Nature Communications
  • 影响因子:
    16.6
  • 作者:
    Pengshuo Duan;Chengli Huang
  • 通讯作者:
    Chengli Huang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从克拉通破坏到板块动力模型的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地球物理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郝晓光;胡小刚;方剑;刘根友;段鹏硕;冯伟;崔荣花
  • 通讯作者:
    崔荣花
朗县涉及藏南地区被占领土吗?——关于藏南地区“6县说”与“5县说”的探讨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地球物理学进展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郝晓光;佘世建;胡小刚;薛怀平;廖小韵;邓吉芳;吴鹏飞;段鹏硕
  • 通讯作者:
    段鹏硕
地球动力学扁率与南极涛动年际变化的小波相干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科学通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段鹏硕;刘根友;柳林涛;涂弋
  • 通讯作者:
    涂弋
重力聚点的地球重力学性质与J2项的关系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地球物理学进展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段鹏硕;刘根友;胡小刚;张茂顺;郝晓光
  • 通讯作者:
    郝晓光
检测钱德勒摆动周期和Q值的一种新方法
  • DOI:
    --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天文学进展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胥灿灿;方明;许雪晴;周永宏;段鹏硕
  • 通讯作者:
    段鹏硕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段鹏硕的其他基金

亚年代尺度日长变化及相关物理激发机制的深入研究
  • 批准号:
    12273095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55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