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藻-菌生物膜降解木质纤维素及其作用机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701301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6.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709.基础土壤学
  • 结题年份:
    2020
  • 批准年份:
    2017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8-01-01 至2020-12-31

项目摘要

The microbial degradation of lignocellulose contributes to the gain of soil active organic carbon and the capacity-increase of soil carbon pool. As the special microbial aggregates in paddy fields, algae-bacteria biofilms have been proved having important ecological functions in paddy field ecosystems. However, by so far, it has not yet been quantitatively studied the lignocellulose degradation ability of algae-bacteria biofilms, and also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ir detailed microbial degradation mechanisms. To answer these questions, series of analysis means such as indoor cultivation, enzyme activities detection,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and qRT-PCR, etc. will be employed in this study to study the degradation ability of algae-bacteria biofilms to lignocellulose, and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dominant functional microorganisms, dominant functional enzymes, and dominant functional genes together with their dynamic evolution rules during lignocellulose degradation process. Based on these results,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lignocellulose degradation ability of algae-bacteria biofilms with functional microorganisms and functional genes will be further analyzed. These results in this study will not only contribute to perfect the microbial mechanisms of lignocellulose degradation in paddy field ecosystems, but also rich the database of lignocellulose degradation microorganisms and provide theoretical guidance for future development of novel microbial resources of lignocellulose degradation basing on algae-bacteria biofilms grown in paddy fields .
微生物降解土壤木质纤维素有助于土壤活性有机碳增益以及土壤碳库增容。作为稻田中生长着的特殊的微生物聚集体,藻-菌生物膜在稻田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生态功能。然而,至今尚未定量研究稻田藻-菌生物膜木质纤维素降解能力,更未研究其降解木质纤维素的微生物机制。为解答这一科学问题,本研究通过藻-菌生物膜的室内培育观测、酶活检测、高通量测序、磷脂脂肪酸法检测以及qRT-PCR等分析技术,研究稻田藻-菌生物膜木质纤维素降解能力及影响因素,揭示木质纤维素降解过程中稻田藻-菌生物膜优势功能微生物、功能酶以及功能基因的分布特征及动态演变规律,解析不同水稻生长期藻-菌生物膜木质纤维素降解能力与功能微生物及功能基因的关系。研究结果不仅有助于完善整个稻田生态系统中木质纤维素降解的微生物机制,还将丰富木质纤维素降解微生物数据库,为今后基于“藻-菌生物膜”开发新型木质纤维素降解微生物资源提供理论指导。

结项摘要

通过对我国稻田藻-菌生物膜的木聚糖酶酶活表征并解析其影响机制,得出以下结论:.1)查明了我国主要稻区藻-菌生物膜微生物组成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在所有的藻-菌生物膜样品中,共鉴定出130个属16个门的原核生物和145个属23个门的真核生物。除气候因素外(≥10°C年积温、总太阳辐照量),稻田藻-菌生物膜群落组成受土壤性质,如土壤有机质、总氮等影响较大。.2)阐明了我国主要稻区藻-菌生物膜木聚糖酶活(基因)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沿长江中游至下游,稻田生物膜的木聚糖酶活性表现出递减的趋势;由南至北,稻田生物膜的木聚糖酶活性也呈现出递减的趋势。研究发现包括生物膜特性以及土壤肥力等理化特性均与藻-菌生物膜木聚糖活的空间分布特征有关。此外,稻田藻-菌生物膜中共有8个属的原核微生物以及7个属的真核生物与其木聚糖酶活性显著正相关。稻田藻-菌生物膜中的木聚糖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的空间变化趋势与其酶活的变化趋势吻合,即稻田藻-菌生物膜表现出的木聚糖酶活越高,其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也越高。.3)揭示了稻田藻-菌生物膜木聚糖酶活(基因)的时间分布特征。稻田藻-菌生物膜的木聚糖酶活性随施肥呈现出不断升高的趋势,施加穗肥后其酶活达到最高值,随后逐渐降低。未施肥组与施肥组相比较后发现,不施肥的情况下稻田藻-菌生物膜表现出的木聚糖酶活低于施肥情况下的木聚糖酶活;此外,施肥可以促进稻田藻-菌生物膜提前表现出其木聚糖酶活。稻田藻-菌生物膜中的木聚糖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的变化趋势与其酶活的变化趋势基本吻合,即稻田藻-菌生物膜表现出的木聚糖酶活越高,其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也越高。.4)研究结果不仅有助于完善整个稻田生态系统中木质纤维素降解的微生物机制,还将丰富木质纤维素降解微生物信息库,为今后基于“藻-菌生物膜”开发新型木质纤维素降解资源提供理论指导。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3)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2)
Electron transport, light energy conversion and proteomic responses of periphyton in photosynthesis under exposure to AgNPs
AgNPs 光合作用中附生植物的电子传递、光能转换和蛋白质组反应
  • DOI:
    10.1016/j.jhazmat.2020.123809
  • 发表时间:
    2021-01-05
  • 期刊: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 影响因子:
    13.6
  • 作者:
    Liu, Junzhuo;Zhang, Huijie;Wu, Yonghong
  • 通讯作者:
    Wu, Yonghong
周丛生物对稻田氨挥发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土壤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赵婧宇;韩建刚;孙朋飞;吴永红
  • 通讯作者:
    吴永红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不同稻田生态系统周丛生物对水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土壤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孙瑞;孙朋飞;吴永红
  • 通讯作者:
    吴永红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孙朋飞的其他基金

周丛生物调控稻田“前磷后移”的过程与机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56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周丛生物调控稻田“前磷后移”的过程与机制
  • 批准号:
    42177232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56.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