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固定对新型腰椎后路植骨愈合及邻近节段应力影响的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81472107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72.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H0605.骨、关节、软组织移植与重建
  • 结题年份:
    2018
  • 批准年份:
    2014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5-01-01 至2018-12-31

项目摘要

At present,the commonly used lumbar bone grafting methods have both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the intervertebral bone graft healing rate was the highest,but often face the problem of cage displacement,subsidence; posterolateral intertransverse process operation is simple,but the bone nonunion rate is high.To solve these problems,we use the posterior lumbar facet joint, transverse process,structure,design a paraspinal muscle muscle bone flap of bone grafting, and has passed the preliminary experiments show that the advantages of this technique in bone formation rate. But this technique the same as other methods, when bone graft fusion, connecting rod firm still exists,it will make influence on adjacent segment motion. Therefore, we put forward the hypothesis: the application of elastic connecting rod auxiliary fusion, may reduce the stress of adjacent segments; at the same time, the elastic fixing the bone grafting area are fretting, which may promote the healing of bone graft. To test this hypothesis, we used dogs to establish animal model,technology,organization science,biomechanics,bone histomorphometry, spectroscopy in general, histology, mechanics and molecular level clear elastic fixation can reduce the adjacent segment stress the image, based on elastic fixation can produce micro in the bone to promote healing of bone graft. This study from a new perspective for the treatment of lumbar instability disease provides new ideas.
目前,常用的腰椎植骨方法各有优缺点,其中椎间植骨愈合率最高,但常面临椎间融合器移位、下沉等问题;后外侧横突间植骨操作简易,然而其植骨不愈合率较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利用腰椎后路关节突、横突等结构,设计一种带有椎旁肌-肌骨瓣的新型植骨术式,并已通过前期实验证明了该术式在成骨速度方面的优势。但该术式同其它植骨方法一样,植骨融合后,坚固的连接棒依然存在,势必对邻近节段运动产生影响。为此,我们提出假说:应用弹性连接棒辅助融合,可能会降低邻近节段的应力;同时,弹性固定使植骨区存在微动,这可能会促进植骨愈合。为验证这一假说,我们利用杂种犬建立动物模型,采用影像学、组织学、生物力学、骨组织计量学、光谱学等技术从大体、组织学、力学及分子学水平明确弹性固定能否起到降低邻近节段压应力的作用,探讨弹性固定能否在使植骨区产生微动的基础上促进植骨愈合。本研究从一个全新的理念出发为腰椎失稳性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结项摘要

目前,常用的腰椎植骨方法各有优缺点,其中椎间植骨愈合率最高,但常面临椎间融合器移位、下沉等问题;后外侧横突间植骨操作简易,然而其植骨不愈合率较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利用腰椎后路关节突、横突等结构,设计一种带有椎旁肌-肌骨瓣的新型植骨术式即关节突、横突间植骨术,并已通过前期实验证明了该术式在成骨速度方面的优势。但该术式同其它植骨方法一样,植骨融合后,坚固的连接棒依然存在,势必对邻近节段运动产生影响。为此,我们提出假说:应用弹性连接棒辅助融合,可能会降低邻近节段的应力;同时,弹性固定使植骨区存在微动,这可能会促进植骨愈合。为验证这一假说,我们建立了新型植骨术式的动物模型,通过手动触诊评分、X射线和CT三维重建检测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均获得了良好的植骨愈合,但实验组的融合率与对照组并未发现明显的统计学差异;生物力学测试显示实验组融合节段的刚度高于对照组,运动位移小于对照组;三维运动测试显示植骨融合后上下两临近节段的运动范围实验组较对照组的整体趋势略小,但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组织学HE染色显示在术后8周和16周时,实验组的骨质生成均强于对照组;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术后8周时,实验组BMP-2和VEGF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而在术后16周时,两组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Micro-ct测试结果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三维参数更好,有更高质量的骨质生成。最终得出结论弹性固定可以成功完成腰椎后路关节突、横突间植骨愈合。与刚性固定相比弹性固定能够更好的促进腰椎后路关节突、横突间植骨愈合。本实验条件下,弹性固定有降低临近节段运动范围的趋势,但与刚性固定相比无显著差异。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9)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Assessment of the degradation rates and effectiveness of different coated Mg-Zn-Ca alloy scaffolds for in vivo repair of critical-size bone defects.
评估不同涂层镁锌钙合金支架体内修复临界尺寸骨缺损的降解率和有效性
  • DOI:
    10.1007/s10856-018-6145-2
  • 发表时间:
    2018-08-17
  • 期刊: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Materials in medicine
  • 影响因子:
    --
  • 作者:
    Zhang N;Zhao D;Liu N;Wu Y;Yang J;Wang Y;Xie H;Ji Y;Zhou C;Zhuang J;Wang Y;Yan J
  • 通讯作者:
    Yan J
腰椎后路关节突横突间植骨融合术对邻近 上位节段退变影响的影像学观察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田地;张锦明;闫景龙
  • 通讯作者:
    闫景龙
椎弓根螺钉固定并新型肌骨瓣植骨融合治疗极外侧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楠;奚春阳;闫景龙
  • 通讯作者:
    闫景龙
BMP7 enhances the effect of BMSCs on extracellular matrix remodeling in a rabbit model of intervertebral disc degeneration
BMP7增强BMSCs对兔椎间盘退变模型细胞外基质重塑的作用
  • DOI:
    10.1111/febs.13695
  • 发表时间:
    2016-05
  • 期刊:
    FEBS Journal
  • 影响因子:
    5.4
  • 作者:
    Jun Xu;Xiaoqiang E;Nanxiang Wang;Monan Wang
  • 通讯作者:
    Monan Wang
A study to compare the efficacy of polyether ether ketone rod device with titanium devices in posterior spinal fusion in a canine model.
比较聚醚醚酮棒装置与钛装置在犬模型后路脊柱融合中的效果的研究
  • DOI:
    10.1186/s13018-017-0543-x
  • 发表时间:
    2017-03-09
  • 期刊:
    Journal of orthopaedic surgery and research
  • 影响因子:
    2.6
  • 作者:
    Wang N;Xie H;Xi C;Zhang H;Yan J
  • 通讯作者:
    Yan J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细胞因子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骨组织工程中的研究现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医学综述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迟海洋;刘晓奇;闫景龙
  • 通讯作者:
    闫景龙
自体微小颗粒骨复合牛骨形态发生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国临床康复2005,9(34):42-44.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汪宇;闫景龙;张滨
  • 通讯作者:
    张滨
椎旁肌血运对新型腰椎后路植骨愈合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奚春阳;闫景龙;迟志永
  • 通讯作者:
    迟志永
新型后路腰椎植骨术的动物实验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0
  • 期刊: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奚春阳;迟志永;闫景龙
  • 通讯作者:
    闫景龙
微小颗粒骨移植诱导细胞生长治疗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5,26(13):1174-1176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麻松;闫景龙;林欣
  • 通讯作者:
    林欣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闫景龙的其他基金

Sox9/β-catenin/Runx2互作促进肥大软骨细胞转分化在脊柱融合后关节突自发融合中的作用研究
  • 批准号:
    82072472
  • 批准年份:
    2020
  • 资助金额:
    55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新型植骨方法对腰椎后外侧融合影响的实验研究
  • 批准号:
    81071488
  • 批准年份:
    2010
  • 资助金额:
    32.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纤维增强磷酸钙复合颗粒骨作为细胞支架材料的实验研究
  • 批准号:
    30672126
  • 批准年份:
    2006
  • 资助金额:
    27.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自体微小颗粒骨移植骨细胞转归的研究
  • 批准号:
    30371441
  • 批准年份:
    2003
  • 资助金额:
    2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