靶向释放硫化氢的免疫抗癌药物的开发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21807120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6.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B0706.药物化学生物学
  • 结题年份:
    2021
  • 批准年份:
    2018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9-01-01 至2021-12-31

项目摘要

As the third endogenous gaseous signaling molecule, Hydrogen sulfide has attracted extensive research interest. It has been shown to play important roles in both physiology and pathology. There have been more and more reports on the anticancer effect of hydrogen sulfide. In my previous study, a series of H2S donors with a core structure of P=S showed good anticancer activity. Recently, it is reported in “Immunity” that H2S promotes regulatory T (Treg) cell differentiation and maintain immune homeostasis. Thus, we proposed that H2S releasing drugs which target immune system would be able to promote the differentiation of Treg cell to tumor attacking T cell, which will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he anticancer effect. In the current project, we will focus on (1) Design and synthesis of a series of H2S target releasing compounds; (2) Investigation of the drug activity both in cells and animals to find lead compound through SAR. (3) Understanding of the anticancer mechanism of H2S via studying of its effect on a series of cytokines, providing lead compound and theoritical suppor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xt generation of H2S anticancer drugs.
近年来,硫化氢作为继一氧化氮与一氧化碳之后的第三个内源性气体信号分子吸引了广泛的科学研究兴趣。硫化氢在生理和病理状态中都具有很重要的调节作用。越来越多的文献报道硫化氢具有很好的抗癌细胞增殖与抗肿瘤生长的作用。在本人的研究过程中,一系列基于磷硫双键的硫化氢缓释化合物展现出很好的抗癌效果。最近《免疫学》杂志报道硫化氢可以调节Treg细胞的分化从而保持免疫动态平衡。因此,合成靶向免疫系统的硫化氢缓释药物,通过机体免疫调节,促使T细胞分化为杀伤性T细胞,将大大提高抗癌效果。本项目拟重点开展:(1)设计、合成一系列具有靶向性的新型硫化氢缓释药物;(2)开展体外、细胞和动物模型实验,通过构效关系研究,鉴定和发现先导化合物;(3)通过研究硫化氢缓释药物对一系列细胞因子的影响,发现硫化氢抗癌的作用机理,为下一步开发基于硫化氢的抗癌药物提供先导化合物和奠定理论基础。

结项摘要

近年来,硫化氢作为内源性气体信号分子吸引了广泛的科研兴趣。硫化氢被发现在生理和病理状态中都具有很重要的调节作用。用于硫化氢定量检测的荧光探针的研究亦随之兴起。在课题组的研究过程中,一系列基于磷硫双键的硫化氢缓释化合物展现出很好的抗癌效果。本项目基于上述研究成果,进一步优化了硫化氢缓释化合物的结构,合成了一系列具有显著抗癌效果的硫化氢供体(IC50达6 μM),明显优于目前广泛研究的硫化氢供体GYY4137(IC50约350 μM)。课题组还合成了上述硫化氢供体的负对照化合物,该化合物结构相似但是不能释放硫化氢,经过测试,其抗癌活性IC50>400 μM。实验结果证明了硫化氢在化合物抗癌活性中的重要作用。在硫化氢活性研究中,定量检测至关重要。课题组合成了具有良好水溶性的硫化氢荧光探针。与硫化氢反应20分钟后,探针的荧光响应强度增加30余倍,且荧光强度与硫化氢浓度成线性关系,线性相关系数达0.995。在一系列活性硫化物与无机盐中, 该探针对硫化物具有良好的选择性,且该探针在细胞内也可以实现硫化氢检测。此探针在未来可以用于细胞内硫化氢的检测甚至定量,为研究硫化氢在细胞内甚至动物体内的浓度水平提供重要的工具。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2)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2)
Metal-free N-formylation of 2-aminophenols using dimethylformamide and CSA
使用二甲基甲酰胺和 CSA 对 2-氨基苯酚进行无金属 N-甲酰化
  • DOI:
    10.1080/00397911.2019.1584319
  • 发表时间:
    2019-03
  • 期刊:
    Synthetic Communications
  • 影响因子:
    2.1
  • 作者:
    Yuanyong Yang;Yingxian Li;Zhenhua Zhang;Yonglong Zhao;Wei Feng
  • 通讯作者:
    Wei Feng
Enantioselective amination of 4-alkylisoquinoline-1,3(2H,4H)-dione derivatives.
4-烷基异喹啉-1,3(2H,4H)-二酮衍生物的对映选择性胺化
  • DOI:
    10.1039/d0ra07806a
  • 发表时间:
    2020-11-23
  • 期刊:
    RSC ADVANCES
  • 影响因子:
    3.9
  • 作者:
    Cheng, Cheng;Li, Ying-Xian;Jia, Xue-Min;Zhang, Ji-Quan;Zhao, Yong-Long;Feng, Wei;Tang, Lei;Yang, Yuan-Yong
  • 通讯作者:
    Yang, Yuan-Yong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西南某油气井“7.6”泥石流灾害特征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路基工程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熊坤;冯文凯;冯伟;曾运财
  • 通讯作者:
    曾运财
基于串空间的可信计算协议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计算机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冯伟;冯登国
  • 通讯作者:
    冯登国
不同循环静压力对兔软骨细胞整合素α1β1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上海中医药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冯伟;杨松滨;褚立希;宁长青
  • 通讯作者:
    宁长青
天津团泊湖地区盐碱土壤中可培养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归属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冯伟;孙瑞;高广海;王莹莹
  • 通讯作者:
    王莹莹
基于冠层透射微分光谱的小麦植株含水量监测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麦类作物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周宜;李晓;贺利;王洋洋;刘北城;王永华;郭天财;冯伟
  • 通讯作者:
    冯伟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