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源荷柔性多端互联直流配电中心的城市配电网运行控制技术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51667007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43.8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E0704.电力系统与综合能源
  • 结题年份:
    2020
  • 批准年份:
    2016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7-01-01 至2020-12-31

项目摘要

For an intelligent distribution network, it is vital to transform the static operation structure to the intelligent structure of flexible and active operation by improving the observability and controllability of the 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 Although the wide application of DFACTS technology has greatly increased the controllability of distribution network, the control model used to be the way of single component and single parameter, and the controllability still cannot be increased by comprehensive multi-controls..This project proposes a topological structure of closed loop operation of city distribution network based on flexible multi-terminal DC distribution center with connected with DGs and loads, which can accommodate the flexible connections of DG, energy storage, electric vehicle, and strengthen the operation of city distribution network for a long run..Its main research contents include:.1) The topology of the flexible multi terminal DC interconnected distribution center based on grid, generations and loads, and the coordinated controls of multi converters. Then the optimal management of energy integration on different time scale has been realized for distribution network, DG, energy storage and charging facility of electric vehicle. .2) Economic operation of city distribution network based on flexible multi terminal DC distribution center connected with grid, generations and loads, including optimal power flow control, optimal operation of distribution network and voltage / reactive power control..3)Optimize configuration technology of flexible interconnection power electronics switch of city distribution network, in which several feeders , DG and loads are interconnected with the flexible multi terminal DC distribution center.
提高配电系统的能观性和能控性,把配电网从静态运行结构转变为灵活的、可主动运行的“智能”结构,是实现智能配电网的关键。DFACTS技术的广泛应用极大提高了配电网的可控能力,但仍停留于单元件、单一控制方面,难以从多个方面同时提高配电网的可控能力。本项目提出一种基于网源荷柔性多端互联直流配电中心的城市配电网闭环运行拓扑结构,以适应分布式电源、储能设备、电动汽车充电设施的柔性接入,提高城市配电网的运行水平。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网源荷柔性多端互联直流配电中心拓扑结构及多电能变换器间协调控制策略,用以实现配电网、分布式电源、储能设备、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多时间尺度能量融合优化管理;.2)基于网源荷柔性多端直流配电中心的城市配电网经济运行控制技术研究,包括最优潮流控制、配电网优化运行、电压/无功控制。.3)基于网源荷柔性多端直流配电中心配电网中的柔性互联电力电子开关优化配置技术研究。

结项摘要

(1)背景. 现有配电网采用以供方主导、单向辐射供电为主的运行模式,未形成馈线间实时功率互济、高渗透率分布式电源和大容量冲击性负载网级承载的闭环供电模式,是制约能源结构调整、供给侧改革及绿色发展的技术瓶颈。在上述因素的推动下,配电网将从静态结构转变为灵活的、主动的“智能”结构,形成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和微电网为重点的多元电力供应、“网源荷储充”深度融合的新形态。.(2)研究内容. 为了解决多能流接入传统交流配电网后的多端直接耦合造成的系统复杂性急剧上升,稳定性下降的关键技术难题,本项目组提出了一种基于直流配电中心的网源荷储充柔性互联的新型配电体系,攻克了协调控制、优化运行、优化调度、优化配置等方面的关键技术,并将其应用于实际工程中,实现了风、光、储、充及网的多能流解耦和能源综合利用,建设了国际首个五端柔性互联交直流配电网示范工程,引领了配电网未来形态演变进程。.(3)重要结果和关键数据:. 1)提出了一种基于DDC的柔性互联架构及供电体系,实现了“网源荷储充”在物理结构上互联互济;. 2)提出了基于多馈线均衡的分布式电源、集中式储能、大容量充电站的面消纳技术,有效提升了配电网的运行控制水平和间歇式源荷的承载水平。. 3)提出了基于直流配电中心的不停电转供技术,并在实际工程实现了非计划不停电转供,奠定了高可靠供电的理论和应用技术基础。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67)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1)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柔性配电网背景下的储能应用研究评述
  • DOI:
    10.19753/j.issn1001-1390.2020.03.014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电测与仪表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邵振;邹晓松;袁旭峰;熊炜;袁勇;黄倩
  • 通讯作者:
    黄倩
Modified Search Strategies Assisted Crossover Whale Optimization Algorithm with Selection Operator for Parameter Extraction of Solar Photovoltaic Models
改进搜索策略辅助选择算子交叉鲸鱼优化算法用于太阳能光伏模型参数提取
  • DOI:
    10.3390/rs11232795
  • 发表时间:
    2019-11
  • 期刊:
    Remote Sensing
  • 影响因子:
    5
  • 作者:
    Xiong Guojiang;Zhang Jing;Shi Dongyuan;Zhu Lin;Yuan Xufeng;Yao Gang
  • 通讯作者:
    Yao Gang
Winner-leading competitive swarm optimizer with dynamic Gaussian mutation for parameter extraction of solar photovoltaic models
获胜者领先的竞争群体优化器,具有动态高斯突变,用于太阳能光伏模型的参数提取
  • DOI:
    10.1016/j.enconman.2019.112450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
  • 影响因子:
    10.4
  • 作者:
    Guojiang Xiong;Jing Zhang;Dongyuan Shi;Lin Zhu;Xufeng Yuan;Zhukui Tan
  • 通讯作者:
    Zhukui Tan
Application of Symbiotic Organisms Search Algorithm for Parameter Extraction of Solar Cell Models
共生生物搜索算法在太阳能电池模型参数提取中的应用
  • DOI:
    10.3390/app8112155
  • 发表时间:
    2018-11
  • 期刊:
    APPLIED SCIENCES-BASEL
  • 影响因子:
    2.7
  • 作者:
    Xiong Guojiang;Zhang Jing;Yuan Xufeng;Shi Dongyuan;He Yu
  • 通讯作者:
    He Yu
含光伏的环状直流配电网仿真分析
  • DOI:
    10.15958/j.cnki.gdxbzrb.2016.06.09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齐可延;邹晓松;胡晟;成峰;陈磊;袁旭峰;熊炜
  • 通讯作者:
    熊炜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自并励静态励磁系统自动电压调节器参数对暂态稳定性的影响仿真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大电机技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栩;彭志炜;邱国跃;袁旭峰
  • 通讯作者:
    袁旭峰
协同控制及其在高压直流输电系统上的应用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电力系统自动化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文劲宇;袁旭峰;周志成;程时杰
  • 通讯作者:
    程时杰
梯级水电站节能发电多目标优化调度模型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电测与仪表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文鋆;陆浩;袁旭峰
  • 通讯作者:
    袁旭峰
一种线损四分管理项目后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南方电网技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秋雁;欧家祥;熊炜;袁旭峰;邹晓松;敖伟智;ZHANG Qiuyan 1,OU Jiaxiang 1,XIONG Wei 2,YUAN Xufe;2.School of Electrical Power;Engineering,Guizh
  • 通讯作者:
    Engineering,Guizh
分布式并网发电系统孤岛效应分析及检测方法的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电工电气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西伟;熊炜;袁旭峰;WANG Xi-wei,XIONG Wei,YUAN Xu-feng(College of Elec
  • 通讯作者:
    WANG Xi-wei,XIONG Wei,YUAN Xu-feng(College of Elec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袁旭峰的其他基金

配电网弹性机理分析及直流配电中心区域自治控制的研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0
  • 资助金额:
    35 万元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基于动态节能发电调度算法的梯级水电站AGC机组联合控制的关键技术研究
  • 批准号:
    51067001
  • 批准年份:
    2010
  • 资助金额:
    22.0 万元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