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渗透油藏表面活性剂驱微乳液渗流机理及数值模拟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51474071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8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E0402.油气开采
  • 结题年份:
    2018
  • 批准年份:
    2014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5-01-01 至2018-12-31

项目摘要

The proven reserves of national 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 increases year by year. Due to the small pore throat of 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 the high irreducible water saturation, the serious heterogeneity and the existence of start-up pressure, it is difficult to develop 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 by conventional water flooding, the producing degree and recovery of water flooding is low. The surfactant field test of Chaoyanggou and Yushulin oil field in Daqing show that, Surfactant flooding can reduce the start-up pressure. But there are differences in the effect of surfactant flooding. Both indoor experiment and field test show that the surfactant flooding process which can produce emulsification has better effect. So we will study the displacement mechanism and percolation rule of the microemulsion after the emulsion of surfactant flooding in low permeability reservoir. We will integrately use the percolation mechanics, physical chemistry, numerical calculation and other multi-disciplinary theory knowledge, apply the experimental analysis and numerical calculation method in this topic. So we can deeply systematic study the formation conditions of the microemulsion for low permeability surfactant flooding and set up the quantitative discriminant standard of microemulsion formation conditions. Combining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parameters of microemulsion flooding, we study the displacement mechanism and percolation rule. So the mathematical model of microemulsion flooding which considering start-up pressure and microemulsion quantitative discriminant conditions is established, and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software is prepared to apply in the field practice to improve and perfect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surfactant flooding.
全国低渗透油藏探明储量逐年增加,由于低渗透油藏孔喉细小,束缚水饱和度较高,非均质性严重,存在启动压力,常规注水开发难度大,水驱动用程度地、采收率低。大庆朝阳沟油田和榆树林油田表面活性剂驱现场试验表明:表面活性剂驱能够降低启动压力,但表面活性剂驱效果存在差异,室内实验和矿场试验都表明,表面活性剂驱过程能够产生乳化的效果较好,因此本课题将对低渗透油藏表面活性剂驱乳化后微乳液的驱油机理和渗流规律进行研究。本课题将综合运用渗流力学、物理化学、数值计算等多学科理论知识,采用实验分析、数值计算等手段,深入系统地研究低渗透油藏表面活性剂驱微乳液形成条件,建立微乳液形成条件的定量判别标准,结合微乳液驱驱油物理化学参数的测定,研究微乳液驱驱油机理和渗流特征,建立考虑启动压力和微乳液定量判别条件的微乳液驱数学模型,并编制数值模拟软件,并应用于矿场实际中,改进和完善表面活性剂驱的数值模拟方法。

结项摘要

低渗透油藏喉道半径小、贾敏效应严重,存在启动压力梯度,水驱效率低、采收率低,平均只有20%左右,因此,研究微乳液驱提高采收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项目优选出了低渗透油藏有利于形成微乳液的表面活性剂体系,即3.5%十二烷基硫酸钠+10.0%正丁醇+2.5%盐溶液,为低渗透油藏开展微乳液驱化学用剂筛选提供了参考;针对低渗透油藏孔隙结构特征,明确了岩石润湿性、喉道半径、孔喉分布、矿物组成等地质条件和注入水性质、注入速度、运移距离、含水率级别、段塞大小等开发条件对于微乳液形成的影响,确定了微乳液的形成条件,给出了微乳液形成判别标准:运移距离大于1/3倍注采井距;表面活性剂浓度为0.35%~0.45%;注入液渗流速度为1.2~2.5×10-5cm/s,能够定量判别地下渗流过程中微乳液相存在状态,为建立微乳液驱数学模型提供基础参数;发展改进了定量描述微乳液驱相态变化特征和乳化过程的微乳液相态模型,解决了Hand模型不能精准描述高水/油组分的溶解度曲线、难以获得非对称双结点曲线的解析解、难以直观模拟相态变化过程的问题,提高了相态模拟计算精度;揭示了微乳液提高采收率及活化剩余油机理,结果表明,与水驱相比,微乳液驱能够降低启动压力梯度15%~25%、能够提高油相相对渗透率12%~28%、具有乳化增粘效果,增粘5~10倍,提高采收率16.34~19.88个百分点,为低渗透油藏微乳液驱挖潜剩余油提供了依据;建立了考虑微乳液驱物化过程和启动压力梯度变化的非线性渗流数学模型,编制了微乳液驱油数值模拟软件,为微乳液驱机理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能够科学指导微乳液驱开发方案的编制。.综上所述,本项目解决了低渗透油藏微乳液驱开发的化学剂选择、微乳液形成条件、活化剩余油机理、微乳液渗流规律、微乳液数值模拟等微乳液驱提高采收率技术的关键科学问题,对于低渗透油藏化学驱提高采收率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51)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1)
会议论文数量(1)
专利数量(7)
低渗透油藏微乳液驱启动压力梯度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石油化工高等学校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殷代印;贾江芬;康红庆
  • 通讯作者:
    康红庆
低渗透油藏微乳液驱配方优选及微观剩余油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石油炼制与化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殷代印;贾江芬
  • 通讯作者:
    贾江芬
Analysis of the effects of alcohol on displacement performance of the microemulsion system through ε-β-fishlike phase diagram
通过β-β-鱼状相图分析酒精对微乳液体系驱油性能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Bulgarian Chemical Communications
  • 影响因子:
    --
  • 作者:
    Daiyin Yin;Kai Liu;Yazhou Zhou
  • 通讯作者:
    Yazhou Zhou
低渗透油藏微乳液驱微观剩余油驱替机理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特种油气藏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殷代印;项俊辉
  • 通讯作者:
    项俊辉
储气库油侵气窜压差界限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殷代印;杨孔航
  • 通讯作者:
    杨孔航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低渗透油田无因次采液指数归一化处理及应用
  • DOI:
    --
  • 发表时间:
    2011
  • 期刊:
    科学技术与工程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承丽;魏明国;宋国亮;殷代印
  • 通讯作者:
    殷代印
低渗透油田不同渗透率条件下蒸汽驱受效规律数值模拟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1
  • 期刊:
    科学技术与工程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承丽;韩福成;魏明国;殷代印
  • 通讯作者:
    殷代印
低渗透油田周期注水与调剖结合参数优化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特种油气藏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殷代印;宋欣
  • 通讯作者:
    宋欣
降低启动压力的表面活性剂体系在朝阳沟油田的应用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油田化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周亚洲;殷代印;张承丽
  • 通讯作者:
    张承丽
低渗透油层伤害评价及解堵实验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中外能源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周亚洲;殷代印;张承丽
  • 通讯作者:
    张承丽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殷代印的其他基金

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变化的低渗透油藏表面活性剂驱油数值模拟理论研究
  • 批准号:
    51074034
  • 批准年份:
    2010
  • 资助金额:
    3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