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稠密氦氖混合物的热力学性质、相变和输运性质的理论模拟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11804284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6.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A2105.极端环境下的原子分子物理
  • 结题年份:
    2021
  • 批准年份:
    2018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9-01-01 至2021-12-31

项目摘要

Warm dense He and Ne elements and there mixtures are widely presented in implosion process of nuclear fusion and the inner core of universe stars, thus the thermodynamic properties and radiation transport parameters of them in warm dense state play a vital role in designing the fusion experiment and studying the evolution of stellar structure. Compared with the widely studied mixtures of hydrogen and helium, helium and neon elements have large mass ratio and very different electronic properties under high temperature and high pressure. The mixture formed by them is highly asymmetric.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is special system under warm dense condition can deepen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physical mechanism of atomic and molecular structure and multi-body interaction in warm dense matter. In this project, we simulate the response characteristics of ions and electrons in He-Ne mixtures under different temperature, density and composition by employing efficient quantum Langevin molecular dynamics method which takes a full consideration of electron-ion collision effect in warm dense matter. With the simulation results, we can build thermodynamic parameters database for He-Ne mixtures in a wild density and temperature range and study the transport properties in this asymmetric mixture. Combined with the ion configuration analysis, electronic conductivity changes and free energy calculations, we can diagnosis the phase transition and determine the immiscible gap in He-Ne mixtures, which can serves as important theoretical reference to study internal structure of giant planets and “helium rain” (He-Ne droplet) drop to deeper level in Jupiter.
温稠密状态下氦氖元素及其混合物广泛存在于核聚变内爆过程和宇宙星体中,其热力学和辐射输运等性质在聚变实验设计和星体结构演化研究中具有重要科学意义。相比于被广泛研究的氢氦混合物,氦与氖元素具有较大的质量比以及高温高压下截然不同的电子性质,它们形成的混合物具有高度的不对称性。对该特殊体系在温稠密状态下的物性研究可以深化对温稠密物质中原子分子结构及多体相互作用等物理机制的认识。本课题将采用包含温稠密物质中电子离子碰撞物理效应的量子郎之万分子动力学方法模拟温度、密度和组分多重因素影响下氦氖混合物中离子和电子的响应特性,以期构建宽域氦氖混合物的完全热力学参数库并深入研究其离子输运行为,通过离子构型分析、电子电导变化以及发展温稠密状态下混合物的自由能计算方法和程序,诊断混合物中发生的相变,确定氦氖混合物的不混溶区,从而为研究巨行星内部结构及木星中“氦雨”(氦氖液滴)在球体内部沉积过程提供理论参考。

结项摘要

温稠密物质广泛存在于地幔内部、核聚变内爆过程和宇宙星体中,处于温稠密状态的体系会形成包括原子、分子、电子和离子等多种成分的强耦合等离子体并伴随复杂的粒子间相互作用,对 WDM 的研究可以建立起凝聚态理论和等离子体物理之间的桥梁。近代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中的几个重大实际问题诸如聚变和天体演化等过程均涉及到惰性元素及其混合物在极端条件下(高温高压)的状态以及动态响应过程。如对氦在极端条件下物质特性的了解将有助于惯性约束聚变工程中靶形的设计和聚变反应的精确控制。另外,在天体物理中,很多星体的起源、热演化和内部结构的研究都强烈依赖于氦、氖及其混合物在温稠密星体环境下的状态方程和辐射输运性质。. 本项目利用第一性原理分子动力学方法,对温稠密氦以及氦氖混合物开展了宽广温度密度范围内的分子动力学模拟,基于模拟结果我们构建了氦以及三个不同元素比例的氦氖混合物宽域物态方程数据库。结合线性响应理论计算了温稠密氦的电子电导、热导等输运性质和辐射不透明度等光学性质,通过电子结构计算了不同比例下氖掺入时混合物体系带隙随温度和密度的变化。我们发现的主要结果有:(1)在金属化区域,低密度区域温稠密氦具有较高的电子热导率达到10^3 WK^-1m^-1, 而在十几g/cm3以上的密度区域,电子热导率有了一个数量级的降低,显示过高的密度增加了电子在热输运过程中离子的散射作用从而使电子热导率降低。(2)在温度从5到30 kK之间温稠密氦的辐射不透明度发生了一个与带隙的闭合金属化转变有关的迅速增大。(3)在强耦合和简并区域,温稠密氦的Lorentz数非常接近理想值1.18×10^-8。(4)氦氖混合物的带隙随温度的增加都呈现减小趋势,混合物体系带隙随密度的变化关系则取决于氖元素的比例,不同比例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2)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Ab initio study of structure and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of warm dense oxygen
热密氧结构和电导率的从头算研究
  • DOI:
    10.1063/1.5133667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Physics of Plasmas
  • 影响因子:
    2.2
  • 作者:
    Fu Zhijian;Jia Lijun;Long Xiaoxia;Xia Jihong;Xiao Xuyang;Li Yang;Zhang Wei;Li Zhiguo
  • 通讯作者:
    Li Zhiguo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miR-1-5p修饰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对MRL/lpr狼疮小鼠的治疗作用研究
  • DOI:
    10.3969/j.issn.1000-484x.2022.13.003
  • 发表时间:
    2022
  • 期刊:
    中国免疫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胡明智;丁丽丽;张晶莹;庞春艳;张伟;王永福;孙晓林
  • 通讯作者:
    孙晓林
Natural vibration of imperfect sandwich plates considering the effects of transverse stretching
考虑横向拉伸影响的不完美夹层板的自然振动
  • DOI:
    10.1177/10775463211013153
  • 发表时间:
    2021-04
  • 期刊:
    Journal of Vibration and Control
  • 影响因子:
    2.8
  • 作者:
    郝育新;王美祥;张伟;刘令涛;杨绍武
  • 通讯作者:
    杨绍武
黄原胶/溶菌酶体系相转变及其DSC分析
  • DOI:
    10.13386/j.issn1002-0306.2017.24.004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食品工业科技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许威;李娟;崔继来;张伟;周文艺;王远;雍艳艳;张宇凡
  • 通讯作者:
    张宇凡
Piezo-phototronic effect for enhanced sensitivity and response range of ZnO thin film flexible UV photodetectors
压电光电子效应提高了 ZnO 薄膜柔性紫外光电探测器的灵敏度和响应范围
  • DOI:
    10.1063/1.5057371
  • 发表时间:
    2019-01
  • 期刊:
    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 影响因子:
    3.2
  • 作者:
    张伟;蒋大勇;赵曼;段雨晗;周璇;杨笑江;单春才;秦杰明;高尚;梁庆成;侯建华
  • 通讯作者:
    侯建华
急性低氧应激对麻醉大鼠心脏舒缩功能的影响
  • DOI:
    10.13452/j.cnki.jqmc.2017.01.003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中国高原医学与生物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纪巧荣;张昱;刘杰;曹成珠;周振;张伟
  • 通讯作者:
    张伟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张伟的其他基金

多介质弹塑性体冲击-流动的高精度欧拉计算方法研究
  • 批准号:
    11902278
  • 批准年份:
    2019
  • 资助金额:
    22.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半导体矿物辐照电子协同考克氏菌还原高价铀的转化机制研究
  • 批准号:
    41802037
  • 批准年份:
    2018
  • 资助金额:
    22.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高温高压下Na、Ba掺杂硅基笼状化合物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 批准号:
    11347134
  • 批准年份:
    2013
  • 资助金额:
    5.0 万元
  • 项目类别:
    专项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