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尼菲青霉菌抵抗巨噬细胞氧化杀伤致侵袭感染的机制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81160191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5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H1203.皮肤感染
  • 结题年份:
    2015
  • 批准年份:
    2011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2-01-01 至2015-12-31

项目摘要

马尔尼菲青霉菌(PM)感染为艾滋病患者中常见的机会性感染,PM如何逃避巨噬细胞的氧化杀伤引起宿主侵袭性感染的机制并未清楚。我们前期的研究发现PM在体外能抵抗过氧化氢的氧化杀伤且色素与PM对氧化杀伤的抵抗有关联。为进一步阐明PM抵抗氧化杀伤的机制,本研究拟通过分离纯化出PM黑素,分析其化学结构,检测黑素对巨噬细胞吞噬效应的影响,分析鉴定PM孢子抵抗氧化杀伤相关蛋白质组,并且通过绿色荧光蛋白标记PM孢子,在体外观测PM孢子被巨噬细胞吞噬的过程和PM孢子能否在巨噬细胞内存活。通过动物实验动态观察PM经呼吸道侵入免疫功能受损小鼠肺部致系统性感染的发展过程,并且模拟PM孢子经呼吸道潜伏感染正常小鼠的过程。同时提取PM菌株酵母相孢子的胞浆抗原,对有PM暴露史的未发病人群血清中是否存在PM的抗体进行检测。明确PM引起侵袭感染的过程和机制,阐明PM感染人类的确切方式和途径。

结项摘要

马尔尼菲青霉(PM)是一种温度双相性真菌,该真菌在东南亚地区流行并且可以引起人类全身性感染。马尔尼菲青霉已成为东南亚地区HIV相关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病原体之一。PM能逃避巨噬细胞氧化杀伤的能力在PM引起宿主侵袭性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本项目从PM色素成分及其作用、PM孢子与巨噬细胞的相互作用、PM次级代谢产物对巨噬细胞的作用等方面探索了PM逃避巨噬细胞氧化杀伤的相关机制。PM在有L-DOPA作为底物培养下,酵母相PM产生棕黑色色素,最适合PM黑化培养的L-DOPA底物浓度是1mM~3Mm。从酵母相PM可以分离提取出黑色颗粒物质;透射电子显微镜显示在PM酵母相细胞内层的细胞壁有球形电子致密颗粒,平均直径100nm左右,呈现串珠状排列。电子顺磁共振、紫外光谱和红外光谱分析证实PM合成的黑色颗粒物质是多巴黑素,PM合成的多巴黑素颗粒可以刺激宿主产生抗体,免疫荧光技术验证PM黑素抗体能与酵母相PM细胞壁相结合。在体外,黑化培养酵母相PM,其对抗真菌药物伊曲康唑、两性霉素B和氟康唑的敏感性下降;黑化的PM酵母相细胞抵抗巨噬细胞吞噬的能力增强,并且能抵抗巨噬细胞内酶溶解消化而存活;黑化的PM在与巨噬细胞接触的早期(24h~48h)表现为巨噬细胞反应性释放H2O2及NO增多,但巨噬细胞自身数量逐渐减少而且巨噬细胞出现崩解现象,黑素化的酵母细胞对巨噬细胞的毒力增强。分析其机制发现PM的次级代谢产物可以激活巨噬细胞表达CD206和分泌细胞因子TNF-α、IL1-β、1L-10,PM次级代谢产物作用于巨噬细胞的早期(24h~48h)可以趋化巨噬细胞增加对PM的吞噬,同时PM次级代谢产物对巨噬细胞产生毒性,导致巨噬细胞凋亡、坏死逐渐增多。酵母相PM的黑素生成能被曲酸有效地抑制,曲酸能增强巨噬细胞吞噬PM孢子的作用,曲酸增强巨噬细胞产生ROS而非NO;此外,曲酸联合两性霉素B对抗PM表现为增敏剂作用。本项目系统地分析PM黑素的理化性质及其在酵母相细胞内的空间分布特点,PM孢子与巨噬细胞的相互作用及PM次级代谢产物的免疫抑制效应,这些成果进一步阐明PM在宿主体内逃避巨噬细胞氧化杀伤致侵袭感染和抗真菌药物治疗抵抗的机制,为发掘新的抗真菌治疗途径奠定了基础。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6)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1)
专利数量(0)
马尔尼菲青霉酵母细胞黑素的分离纯化及理化性质的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中华皮肤科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郭婷;梁伶;刘栋华;韦立莉
  • 通讯作者:
    韦立莉
In vitro antifungal drug susceptibilities of Penicillium marneffei from China
我国马尔尼菲青霉菌体外抗真菌药敏试验
  • DOI:
    10.1007/s10156-012-0511-7
  • 发表时间:
    2013-08-01
  • 期刊:
    JOURNAL OF INFECTION AND CHEMOTHERAPY
  • 影响因子:
    2.2
  • 作者:
    Liu, Donghua;Liang, Ling;Chen, Jimin
  • 通讯作者:
    Chen, Jimin
巨噬细胞吞噬黑素化与非黑素化马尔尼菲青霉的电镜观察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谭伟芬;梁伶;刘栋华;韦立莉
  • 通讯作者:
    韦立莉
Detection of DOPA-melanin in the dimorphic fungal pathogen Penicillium marneffei and its effect on macrophage phagocytosis in vitro.
二相性真菌病原菌马尔尼菲青霉中多巴黑色素的检测及其对体外巨噬细胞吞噬作用的影响。
  • DOI:
    10.1371/journal.pone.0092610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PloS one
  • 影响因子:
    3.7
  • 作者:
    Liu D;Wei L;Guo T;Tan W
  • 通讯作者:
    Tan W
左旋多巴对马尔尼菲青霉黑素合成以及药敏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中华皮肤科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彭程;孙弦;刘栋华
  • 通讯作者:
    刘栋华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两性霉素B联合曲酸作用于马尔尼菲青霉的体外药敏实验
  • DOI:
    10.13735/j.cjdv.1001-7089.201505043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秀芳;周燕华;刘栋华;郑冬燕
  • 通讯作者:
    郑冬燕
马尔尼菲蓝状菌酵母相黑素生成和酪氨酸酶基因的关系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徐红艳;陈秀芳;刘栋华
  • 通讯作者:
    刘栋华
马尔尼菲篮状菌与巨噬细胞相互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 DOI:
    10.13735/j.cjdv.1001-7089.202006120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日凤;刘栋华
  • 通讯作者:
    刘栋华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刘栋华的其他基金

马尔尼菲篮状菌结合CD86蛋白逃避免疫防御的机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35 万元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马尔尼菲篮状菌结合CD86蛋白逃避免疫防御的机制
  • 批准号:
    82260623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35.00 万元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马尔尼菲蓝状菌通过调节精氨酸代谢诱导巨噬细胞极化的机制
  • 批准号:
    81760564
  • 批准年份:
    2017
  • 资助金额:
    35.0 万元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马尔尼菲青霉DOPA黑素生成的基因调控及靶向干预研究
  • 批准号:
    81360238
  • 批准年份:
    2013
  • 资助金额:
    50.0 万元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