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肽标载磁性药物微粒对脑胶质瘤靶向治疗的应用基础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81201992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3.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H1815.肿瘤靶向治疗
  • 结题年份:
    2015
  • 批准年份:
    2012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3-01-01 至2015-12-31

项目摘要

Glioma accounts for more than 40% brain tumors. Survival time of the patients does not exceed 1 year in more than 60% patients even after consecutive surgery, radiotherapy and chemotherapy. Chemotherapy has been playing little role in improving the survival of patients because the local drug concentration is very limited after general administration. To solve the problem, this research is to manufacture HIV-1 tat labeled magnetic drug nanoparticles and test their physical and chemical features. Fluorescence/confocal microscopy, cytotoxicity tests and flow cytometry are used to observe their endocytosis and biotoxicity against glioma. Afterwards radio-imaging,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survival analysis and histopathology analysis are performed to evaluate the improvement of the interstitial intra/extra-cellular drug concentration and survival of glioma-bearing rats. This research aims to elevate intra-glioma drug concentration by magnetic and biological targeting to prevent low local drug concentration after systematic administration and poor chemotherapeutic effects, in order to provide an efficient and safe method for glioma chemotherapy.
脑胶质瘤占颅内肿瘤的40%。即使接受手术联合放化疗的综合治疗,60%以上患者生存期不超过1年。几十年来化疗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始终效果不佳,缘于全身注射药物后肿瘤局部无法达到有效杀伤浓度,这成为脑胶质瘤化疗中难以攻克的难题之一,长期无明显突破。针对这一问题,本研究拟制作HIV-1 tat跨膜肽标载磁性药物微粒,先检测其物理化学特性,之后利用荧光/共聚焦显微镜、细胞毒性试验和流式细胞技术观察其对胶质瘤的入胞作用和生物毒性,然后通过核素成像、高效液相色谱分析、生存分析和病理组织学方法,检测在外磁场靶向下磁性药物微粒对脑间质和肿瘤细胞内药物浓度的提高作用,以及对荷瘤大鼠生存期的影响。本项目拟联用磁靶向和生物靶向作用提高脑胶质瘤内的药物浓度,解决全身给药后脑胶质瘤内药物浓度过低、治疗效果差的问题,以期为脑胶质瘤的化疗提供一种高效安全的新方法。

结项摘要

脑胶质瘤化疗领域进展缓慢,主要原因归结为脑内血脑屏障的存在和药物在瘤区滞留时间过短造成的瘤区局部药物浓度很低。提高肿瘤局部的药物浓度不仅能够增强化疗效果,而且可以有效改善肿瘤耐药。我们首先制作用生物肽链tat标载的磁性载药纳米微粒,通过药物释放实验发现其可以持续释药15天以上,表明其具有缓释作用。细胞毒性实验表明,纳米药物能对胶质瘤细胞发挥细胞毒性作用,其细胞周期变化与所载药物造成的肿瘤细胞凋亡一致,表明纳米药物能通过释放药物来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同时荧光显微镜检查提示,药物分子能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质内,并随着tat浓度增大荧光强度增强。同时tat生物标载能提高药物在细胞内的浓度。在动物模型中,给大鼠静脉注射注射tat标载磁性纳米药物后脑内药物浓度较普通药物提高5-8倍,荷瘤大鼠生存期延长1倍。上述研究表明,tat标载磁性纳米药物能有效提高脑内及肿瘤内药物浓度,有效杀伤肿瘤。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2)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Develop a novel superparamagnetic nano-carrier for drug delivery to brain glioma
开发一种新型超顺磁纳米载体用于脑胶质瘤药物输送
  • DOI:
    10.3109/10717544.2013.779328
  • 发表时间:
    2013-04
  • 期刊:
    Drug Delivery
  • 影响因子:
    6
  • 作者:
    Zhang, Zhiwen;Yan, Runmin;Wang, Hanjie;Liang, Shuli
  • 通讯作者:
    Liang, Shuli
顺磁性纳米微粒的磁靶向微血管栓塞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赵明
  • 通讯作者:
    赵明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枣属药用植物资源产业化过程副产物及废弃物的资源价值发现与循环利用策略构建
  • DOI:
    10.14148/j.issn.1672-0482.2019.0579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郭盛;严辉;钱大玮;赵明;唐志书;段金廒
  • 通讯作者:
    段金廒
黑河中游荒漠植物生长与降水、土壤水和地下水的关系
  • DOI:
    10.13961/j.cnki.stbctb.2016.03.018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水土保持通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牛赟;陈斌;李秉新;赵明
  • 通讯作者:
    赵明
浅盘与传统普洱茶发酵的微生物群落和化学成分比较研究
  • DOI:
    10.13718/j.cnki.xdzk.2019.10.004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兴华;蒋宾;王利妍;马燕;罗朝光;蒋勋;催廷宏;胡艳萍;张军;郑文忠;姚启萍;严亮;赵明
  • 通讯作者:
    赵明
考虑软岩强度时效弱化的缓冲层让压支护设计研究
  • DOI:
    10.16285/j.rsm.2019.0774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岩土力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田云;陈卫忠;田洪铭;赵明;曾春涛
  • 通讯作者:
    曾春涛
眶内电针治疗外伤性单侧外展神经麻痹临床疗效分析
  • DOI:
    10.16780/j.cnki.sjssgncj.2020.03.006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周凌云;吴秀亭;苏畅;刘微;郭晓雪;王家运;刘铁镌;栗雪梅;赵明;纪晓杰
  • 通讯作者:
    纪晓杰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