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NA折纸构筑的上转换多模态成像探针的设计及应用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21605124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B0405.化学成像
  • 结题年份:
    2019
  • 批准年份:
    2016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7-01-01 至2019-12-31

项目摘要

Multimodal imaging probe is a contrast agent for multimodal imaging. Multimodal imaging integrates merits of different imaging modalities and complementary information from each imaging modality. At present several imaging probes have been widely used including small molecule, iron-oxide nanoparticle and so on. However, nanoparticle is potentially poisonous, and small molecule has bad imaging effect due to its short circulation time. Deoxyribonucleic acid (DNA) is an important biomacromolecule, which has good biocompatibility and biodegradability. We will creat many DNA nanostructures with controllable size using DNA molecule as a programmable material. The DNA nanostructures have several advantages: stable structure, simple synthesis, easy modification, and high molecule-loading capacity. In our project we propose a novel method to establish multimodal imaging probe------DNA origami is used as a carrier for contrast agent and assembles upconversion nanopaticles by convalent linkage or noncovalent linkage. We characterize the DNA origami/ upconversion nanopaticle complex by AFM, TEM, FL and so on. We estimate its biotoxicity and stability. Finally they were used for in vivo UCL/CT imaging, demonstrating promising for multimodal bioimaging application. Up to now, there is no report about DNA origami based multimodal imaging probe issue, thus this project will pave a new way for promoting the efficiency and safety of contrast agent.
多模态成像探针是指集成多种造影功能,能够为两种或多种成像技术提供造影效果的生物探针。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成像探针有小分子、氧化铁纳米粒子等。但纳米粒子具有潜在的生物毒性,而小分子在体内循环时间过短,不利于稳定可靠成像效果的获得。DNA是生物大分子,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本项目拟以DNA作为元材料,搭建一系列尺寸可控的DNA折纸,这种DNA折纸不仅具有DNA分子的优点,而且结构稳定,易于合成和修饰,并具有很高的药物装载能力。利用设计合适的DNA折纸为造影剂载体,通过非共价和共价连接的方法组装两种上转换纳米粒子,采用AFM、TEM、荧光光谱等手段对复合材料进行表征,并研究成像探针的生物毒性和稳定性,最终实现DNA折纸/上转换纳米粒子探针的多模态成像。迄今为止,利用DNA折纸作为造影剂载体的临床造影剂在国内尚未见报道,因此这项研究为提高临床造影剂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开创一种新途径。

结项摘要

本项目主要研究成果阐述如下:.(一).DNA折纸定向固定抗体研究.我们设计并合成了含有一个空腔的二维和三维DNA折纸结构,这个空腔大小正好可以容下抗体的Fc域,在空腔的其中两面各连接了一条tris(NTA)用来非共价螯合Fc域上的组氨酸簇,另外两面各连接了两条NHS酯用来共价连接抗体分子上的赖氨酸残基。原子力和透射电镜表征证实了通过这种非共价和共价相结合的方法,抗体在折纸结构中有效固定。相比其他蛋白质固定策略,此项研究可以高度控制抗体在折纸中的固定方向,有利于抗体活性位点的暴露,为传感检测、蛋白晶体结构的测定等应用提供更好的平台。.(二).DNA纳米带抑制金属β内酰胺酶活性研究.我们设计合成了一系列DNA纳米带结构,发现此DNA纳米带可以成功抑制金属β内酰胺酶NDM-1、Imis、L1的活性,而且IC50达到纳摩尔级别。通过电泳、原子力、荧光、CD、熔炼温度的测量研究了DNA纳米带与金属β内酰胺酶的相互作用,并确定了它们的作用方式为小沟槽嵌入。这项研究为设计开发新型金属β内酰胺酶抑制剂提供新的思路。.(三).DNA纳米带对细胞色素C的功能调节研究.我们研究了DNA纳米带与细胞色素C的相互作用,发现DNA纳米带可增强细胞色素C的氧化还原活性,并降低其过氧化物酶活性。原子力显微镜,凝胶电泳和光谱分析证明,细胞色素C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和沟槽结合与DNA纳米带相互作用,却不涉及配位键的断裂和形成。这种结合改变了血红素基团附近的微环境,并阻碍了过氧化氢接近金属中心,从而导致了对过氧化物酶活性的抑制。这些发现可用于开发基于DNA纳米材料的神经退行性疾病药物。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4)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2)
Docking of Antibodies into the Cavities of DNA Origami Structures
将抗体对接至 DNA 折纸结构的空腔中
  • DOI:
    10.1002/anie.201706765
  • 发表时间:
    2017-11-13
  • 期刊:
    ANGEWANDTE CHEMIE-INTERNATIONAL EDITION
  • 影响因子:
    16.6
  • 作者:
    Ouyang, Xiangyuan;De Stefano, Mattia;Gothelf, Kurt V.
  • 通讯作者:
    Gothelf, Kurt V.
Advances in DNA origami nanopores: fabrication, characte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DNA折纸纳米孔的进展:制造、表征和应用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stry
  • 影响因子:
    5.4
  • 作者:
    Yong-An Ren;Han Gao;Xiangyuan Ouyang
  • 通讯作者:
    Xiangyuan Ouyang
DNA assisted synthesis of CeO2 nanocrystals with enhanced peroxidase-like activity
DNA辅助合成具有增强的过氧化物酶样活性的CeO2纳米晶体
  • DOI:
    10.1039/c8ce00569a
  • 发表时间:
    2018-08-07
  • 期刊:
    CRYSTENGCOMM
  • 影响因子:
    3.1
  • 作者:
    Wang,Meng;Wang,Mei-Fang;Ouyang,Xiangyuan
  • 通讯作者:
    Ouyang,Xiangyuan
Functional modulation of cytochrome C upon specific binding to DNA nanoribbons
细胞色素 C 与 DNA 纳米带特异性结合后的功能调节
  • DOI:
    10.1039/c9cc05427h
  • 发表时间:
    2019-12-04
  • 期刊:
    CHEMICAL COMMUNICATIONS
  • 影响因子:
    4.9
  • 作者:
    Ouyang, Xiangyuan;Wang, Si-Yao;Wang, Li-Li
  • 通讯作者:
    Wang, Li-Li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微波辅助提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穿心莲中的总黄酮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分析试验室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熊劲芳;韩玉波;崔钥;王玉枝;童玲;戴高荣;欧阳湘元
  • 通讯作者:
    欧阳湘元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欧阳湘元的其他基金

框架核酸介导的金属簇纸基传感器精准组装及致病菌即时检测
  • 批准号:
    22374118
  • 批准年份:
    2023
  • 资助金额:
    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