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型等离子体激励器的流动分离控制优化及机理的实验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12002110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16.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A0908.多场多介质耦合与流动控制
  • 结题年份:
    2022
  • 批准年份:
    2020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21-01-01 至2022-12-31

项目摘要

The flow separation control technology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improving the aerodynamic performance of the flight vehicles. As an active control technology based on the new concept of " plasma aerodynamic actuation", plasma actuators have become one of the highlights in the international research frontier due to their unique advantages such as fast response speed and no parasitic stress. How to improve the flow separation control performance of plasma actuators under different coming flow conditions and explore the related underlying mechanisms are the main problems in current research..Based on the novel sawtooth plasma actuator developed by our group, this project with aim to further optimize its flow separation control performance. By adopting a variety of flow measurement technologies including particle image velocimeters and conducting systematic comparative studies, we will focus on the effect of unsteady excitation frequency, duty cycle, discharge mode, and excitation voltage on the lift and lift-to-drag ratio of NACA0015 airfoil at high Reynolds numbers (500000-1200000). The expected results will provide some theoretical basis and data support for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s of plasma actuators.
流动分离控制技术对于提高飞行器气动性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作为一种基于“等离子体气动激励”这一全新概念而提出的主动控制技术,等离子体激励器因其响应速度快、无寄生阻力等独特优势业已成为国际前沿研究热点之一。如何在较低功耗条件下提高等离子体激励器进行流动分离控制的性能和探究相关的控制机理是当前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本项目基于课题组研发的新型锯齿形等离子体激励器,进一步对其流动分离控制性能进行优化。通过利用包括粒子图像测速仪在内的多种流动测量技术并进行系统性的对比研究,我们将重点关注非定常激励频率、占空比、放电模式和激励电压等参数在高雷诺数(500000-1200000)下对NACA0015翼型升力和升阻比的影响规律。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获知不同来流条件下的最佳控制工况并对相关的控制机理进行深度阐释。项目的预期成果将为等离子体激励器的进一步研发和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结项摘要

新型流动分离控制技术对于未来飞行器气动性能的提升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基于等离子体激励器的“等离子体气动激励”这一全新主动控制技术,因其响应速度快、鲁棒性强、耗能可控等独特优势已成为国际前沿研究领域之一。本项目在降低等离子体功耗的前提下主要开展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实验研究。(1)系统记录了锯齿形等离子体激励器在定常和非定常两种激励方式下诱导产生的三维流动结构及其进行翼型流动分离控制的性能;(2)通过改变锯齿形等离子体激励器的控制参数,对比其在不同来流条件下所能获得的最好控制效果;(3)探究了最佳控制工况下翼型周围流动结构的变化。通过系统化地实验研究,本项目(1)建立了锯齿形等离子体激励器所诱导的三维流动特性数据库,明确了占空比、调制频率、电压、电极相对位移-放电形态(电弧路径)-等离子体诱导流动特性(速度和涡量)三者之间的关系;(2)证明了在中、低雷诺数(Re = 500000-1200000)下,非定常激励相比定常激励能够取得较好的控制效果;(3)在非定常激励工况下,占空比的作用会随着雷诺数的增加而逐渐增强,最佳的调制频率数值也会逐渐增大;(4)在上述雷诺数下,锯齿形等离子体激励器能够有效延迟翼型的失速角1-5度,最大升力提升5%-32%。(5)非定常激励的锯齿形等离子体激励器能够有效的实现动量掺混,从而使翼型分离的剪切层演变为附着在翼型吸力面且周期性脱落的漩涡。失速角延迟和升力提升的程度与周期性漩涡脱落的位置有关,该位置越靠近机翼尾缘,激励器的控制效果就越好。上述结果也较好解决了项目申请书中所提出的关键科学问题。相关研究成果已在Physics of Fluids、Aero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和 Renewable Energy 等重要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3篇,同时发表国际学术会议EI论文3篇。项目组成员参加第12届全国实验流体力学学术会议、2021+1力学大会和第12届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等国内会议3次。参与本项目的3名硕士研究生均已顺利毕业。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3)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3)
专利数量(0)
A high-performing sawtooth plasma actuator with multi-electrodes
具有多电极的高性能锯齿等离子体致动器
  • DOI:
    10.1016/j.ast.2021.107221
  • 发表时间:
    2021-11
  • 期刊:
    Aerospac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影响因子:
    5.6
  • 作者:
    Wong C. W;Shao X;Wang L;Zhou Y.
  • 通讯作者:
    Zhou Y.
Effects of Blowing and Suction Jets on the Aerodynamic Performance of Wind Turbine Airfoil
吹吸射流对风力机翼型气动性能的影响
  • DOI:
    10.1016/j.renene.2022.06.126
  • 发表时间:
    2022-07
  • 期刊:
    Renewable Energy
  • 影响因子:
    8.7
  • 作者:
    Longjun Wang;Md. Mahbub Alam;Shafiqur Rehman;Yu Zhou
  • 通讯作者:
    Yu Zhou
Drag reduction of circular cylinder using linear and sawtooth plasma actuators
使用线性和锯齿等离子体致动器减少圆柱体的阻力
  • DOI:
    10.1063/5.0077700
  • 发表时间:
    2021-12
  • 期刊:
    Physics of Fluids
  • 影响因子:
    4.6
  • 作者:
    Wang Longjun;Alam Md. Mahbub;Zhou Yu
  • 通讯作者:
    Zhou Yu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碱含量对水泥基材料干燥失水和收缩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工程建设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姜蓉;张鹏;赵铁军;王龙军;王丽静
  • 通讯作者:
    王丽静
基于静止和运动两种状态的自动导引车视觉标定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中国机械工程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喻俊;楼佩煌;武星;王龙军
  • 通讯作者:
    王龙军
Separation bubble characteristics on an axial flow over a cylinder with different noses
不同鼻端圆筒轴向流动的分离气泡特性
  • DOI:
    10.1016/j.ijheatfluidflow.2018.06.013
  • 发表时间:
    2018-08
  • 期刊: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at and Fluid Flow
  • 影响因子:
    2.6
  • 作者:
    Alam Md Mahbub;王龙军
  • 通讯作者:
    王龙军
内掺金属皂类防水剂对混凝土防水和抗氯离子效果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新型建筑材料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赵铁军;王龙军;姜蓉;张鹏
  • 通讯作者:
    张鹏
掺硅烷后应变硬化水泥基复合材料的吸水性能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新型建筑材料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丽静;张鹏;赵铁军;王龙军
  • 通讯作者:
    王龙军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