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的固体氧化物电解的表界面反应过程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91645101
  • 项目类别:
    重大研究计划
  • 资助金额:
    7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B03.化学理论与机制
  • 结题年份:
    2019
  • 批准年份:
    2016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7-01-01 至2019-12-31

项目摘要

Solid oxide electrolysis of carbon dioxide offers a route for production of carbon-based resources such as CO and methane. When the electrolysis is powered by renewable energy from intermittent sources like wind and solar, the greenhouse gas CO2 can be effectively utilized through converting the renewable energy to chemical energy in hydrocarbon compounds. Thus, solid oxide electrolysis cell is crucial to achieve a so-called“carbon neutral cycle”. Our previous study has demonstrated that this process can directly synthesize hydrocarbon fuels, e.g., methane. Nevertheless, CO2 reduction processes remains uncertain at the surface and interface of the electrocatalyst. This proposal aims to determine the reaction rate constants of CO2 reduction at the surface and interface of the electrocatalyst, i.e., the surface exchange coefficient k, which provides an accurately quantitative characterization of catalytic activity. The surface exchange coefficient is determined by developing the electrochemistry relaxation (ECR) method for CO2 reduction reaction noting that ECR has been well developed for the oxygen reduction process. Meanwhile, this proposal tries to explore the CO2 reduction kinetics in order to reveal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surface exchange coefficients and gas components, temperatures, interface compositions, non-stoichiometric of oxide catalysts and oxygen vacancy concentrations. As a result, this project will provide the kinetic constants in physical chemistry for the high temperature CO2 electrolysis, and also contribut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realization of “carbon neutral cycle”.
基于固体氧化物电解电池的CO2电催化还原,可以生成CO、甲烷等碳基能源。该过程有效地利用温室气体CO2,同时将太阳能、风能等间歇性可再生能源储存到化合物中,是实现“碳中性循环”的关键。课题组的先期研究还表明,该过程可以直接合成碳氢化合物如甲烷。然而,CO2在阴极催化剂表面、界面处的还原过程尚不清楚。本项目以O2还原的电化学弛豫理论和方法为基础,拓展其应用领域,确定CO2在催化剂表面和界面处的还原反应的速率常数,定量表征表界面的催化活性,同时探索反应的动力学过程,揭示速率常数与气相组成、反应温度、界面的构成、氧化物催化剂的非化学计量和氧空位浓度等的关系,为CO2的高温电解提供物理化学的动力学常数,从而为实现“碳中性循环”提供理论基础。

结项摘要

基于固体氧化物电解电池(SOEC)的CO2电催化还原,可以生成CO、甲烷等碳基能源。该过程有效地利用温室气体CO2,还将太阳能、风能等间歇性可再生能源储存到化合物中,是实现“碳中性循环”的关键。课题组的先期研究还表明,该过程可以直接合成碳氢化合物如甲烷。然而,CO2在阴极催化剂表面、界面处的还原过程尚不清楚。本项目以O2还原的电化学弛豫理论和方法为基础,拓展其应用领域,确定CO2在催化剂表面和界面处的还原反应的速率常数,定量表征典型氧化物催化剂的表界面的催化活性,即气-固表面(2PB)的CO2还原反应的速率常数和固-固-气界面(3PB)的CO2还原反应的速率常数,包括La1-xSrxCr1-yMnyO3-(LSCM)、掺杂氧化铈SmxCe1-xO2-(SDC)、掺杂钛酸锶如Y-SrTiO3和层状氧化物Sr2Fe1.5Mo0.5O6- (SFM)等。揭示速率常数与CO-CO2比例、反应温度、3PB的构成、氧化物催化剂的非化学计量和氧空位浓度等的关系。同时用电化学阻抗谱,结合DFT计算,索CO2还原反应的动力学过程,确定反应的速控步骤。发现了F离子掺杂的SFM,以F-SFM为阴极的电解池中,800oC、1.5V时CO2电解电流密度为1.36 Acm-2,与SFM电极相比,性能提升接近一倍。3PB增强的SFM阴极,电解CO2,反应的速率常数增加约50%, 1.5 V的操作电压下,电流密度高达2.16 A cm-2 (800C),在严苛条件下(电流密度大于1 A cm-2),稳定运行大于500小时。同时研究了SOEC的氧电极,阐明贵金属对氧电极的影响规律,发现F离子掺杂能够有效降低氧电极催化剂的热膨胀系数。上述研究结果,不仅为CO2的高温电解提供物理化学的动力学常数,而且发展了CO2还原的新型催化剂,进一步为实现“碳中性循环”提供理论和材料基础。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24)
专著数量(1)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1)
H-2 oxidation pathways on Ni-ceria surface by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relaxation method
电导弛豫法研究 Ni-ceria 表面 H-2 氧化途径
  • DOI:
    10.1016/j.ssi.2018.02.005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Solid State Ionics
  • 影响因子:
    3.2
  • 作者:
    Zheng Minghao;Gao Jinghui;Xia Changrong
  • 通讯作者:
    Xia Changrong
Oxygen-Deficient Ruddlesden-Popper-Type Lanthanum Strontium Cuprate Doped with Bismuth as a Cathode for Solid Oxide Fuel Cells
缺氧 Ruddlesden-Popper 型掺杂铋的铜酸镧锶作为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阴极
  • DOI:
    10.1021/acsami.9b05445
  • 发表时间:
    2019-06-19
  • 期刊:
    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 影响因子:
    9.5
  • 作者:
    Hu, Xueyu;Li, Mei;Xia, Changrong
  • 通讯作者:
    Xia, Changrong
Mixed-Conductor Sr2Fe1.5Mo0.5O6-δ as Robust Fuel Electrode for Pure CO2 Reduction in Solid Oxide Electrolysis Cell
混合导体 Sr2Fe1.5Mo0.5O6-delta 作为坚固的燃料电极,用于固体氧化物电解池中的纯 CO2 还原
  • DOI:
    10.1021/acssuschemeng.7b02511
  • 发表时间:
    2017-12-01
  • 期刊:
    ACS SUSTAINABLE CHEMISTRY & ENGINEERING
  • 影响因子:
    8.4
  • 作者:
    Li, Yihang;Chen, Xinran;Xia, Changrong
  • 通讯作者:
    Xia, Changrong
Nickel enriched Ruddlesden-Popper type lanthanum strontium manganite as electrode for symmetrical solid oxide fuel cell
富镍Ruddlesden-Popper型锰酸锶镧作为对称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电极
  • DOI:
    10.1016/j.jpowsour.2019.04.005
  • 发表时间:
    2019-06
  • 期刊:
    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 影响因子:
    9.2
  • 作者:
    Xu Zheqiang;Li Yihang;Wan Yanhong;Zhang Shaowei;Xia Changrong
  • 通讯作者:
    Xia Changrong
Highly efficient electrolysis of pure CO2 with symmetrical nanostructured perovskite electrodes
使用对称纳米结构钙钛矿电极高效电解纯二氧化碳
  • DOI:
    10.1039/c7cy02324c
  • 发表时间:
    2018-02
  • 期刊:
    Catalysis Science & Technology
  • 影响因子:
    5
  • 作者:
    Li Yihang;Zhan Zhongliang;Xia Changrong
  • 通讯作者:
    Xia Changrong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质子导体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Ba_2Co_9O_(14)阴极材料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无机化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苏峰;徐军;夏长荣
  • 通讯作者:
    夏长荣
多孔La1-xSrxMnO3的制备及表征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功能材料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夏长荣;许大刚;高建峰;孟广耀;彭定坤
  • 通讯作者:
    彭定坤
电解质表面微结构对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阴极极化电阻的影响
  • DOI:
    10.15541/jim20140160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无机材料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宋书祥;王云龙;夏长荣
  • 通讯作者:
    夏长荣
纳米级钇稳定氧化锆的制备与电性能表征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彭冉冉;夏长荣;杨蔚光;彭定坤;孟广耀
  • 通讯作者:
    孟广耀
以无机盐为原料制备钇稳定的氧化锆超滤膜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无机材料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夏长荣;高建峰;彭定坤;孟广耀
  • 通讯作者:
    孟广耀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夏长荣的其他基金

固体氧化物电池电解二氧化碳的阴离子掺杂钙钛矿型阴极材料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19
  • 资助金额:
    6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阴离子掺杂的耐二氧化碳腐蚀的铈酸钡基质子导体电解质
  • 批准号:
    51372239
  • 批准年份:
    2013
  • 资助金额:
    8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直接以碳氢化合物为燃料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阳极过程的原位研究
  • 批准号:
    10979046
  • 批准年份:
    2009
  • 资助金额:
    36.0 万元
  • 项目类别:
    联合基金项目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电极材料及其科学问题
  • 批准号:
    50730002
  • 批准年份:
    2007
  • 资助金额:
    18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重点项目
直接以生物质气为燃料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新型阳极
  • 批准号:
    50672096
  • 批准年份:
    2006
  • 资助金额:
    3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中温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的梯度阴极
  • 批准号:
    50372066
  • 批准年份:
    2003
  • 资助金额:
    24.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氧化物燃料电池的多层电极电解质复合薄膜的研制
  • 批准号:
    29801003
  • 批准年份:
    1998
  • 资助金额:
    1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