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储层微纳米尺度孔隙中流体传输机制研究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41772160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8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D0208.煤地质学
- 结题年份:2021
- 批准年份:2017
- 项目状态:已结题
- 起止时间:2018-01-01 至2021-12-31
- 项目参与者:车遥; 蔡益栋; 刘志华; 王颖晋; 张军燕; 李振涛; 周三栋; 葛旭; 李夏伟;
- 关键词:
项目摘要
Accurate quantification of pore structure and understanding of fluid transport mechanism in micro- and nano-scale pores in coals are the keys to the CBM development. These two points are the research hotspots of coal reservoirs as well. Currently, the fluid transport mechanism in micro- and nano-scale pores in coal reservoirs is seldom investigated. This project will examine the micro- and nano- scale pores and fluids transport mechanism of different rank coals and some specific coals (e.g. magmatism coal, deep coal and deformed coal). The modeling of micro/nano pore structure and analysis of pore heterogeneity of different coals will be also conducted. Morevover, the tandem mass transfer model and equation of coalbed methane (CBM) "desorption, diffusion and seepage" will be established. Finally the mechanism of multiphase flow in micro- and nano-scale pores will be elaborated. Therefore, this research could not only promote the problem solving of "CBM single-well prolific production that constrained by microscopic pore structures and fluids" and enrich the geological theory for CBM development, but also provide the scientific basis for key CBM development technologies.
精确定量微纳米尺度的孔隙结构,揭示微纳米孔隙中流体传输机制,是煤层气开发的关键问题,也是煤储层领域的热点问题。本项目以煤储层微纳米尺度多孔介质和孔隙流体为研究对象,开展不同类型煤储层微纳米孔隙结构建模,剖析微纳米孔结构非均质性发育的地质控制机理,建立微纳米孔隙中煤层气“解吸-扩散-渗流”串联传质模型与方程,最终阐明微纳米孔隙空间中多相流体的微观作用机理。研究成果不仅能够促进“煤层气单井高产的储层微观结构与流体约束”问题的解决,丰富煤层气开发地质理论,而且也为形成煤层气关键开发技术提供科学依据。
结项摘要
煤层气开采过程钻井液、压裂液及后期过程中返排效率及煤储层孔裂隙系统中束缚水状态会直接影响气-水相对渗透率,同时储层中孔、喉和具有亲水性表面的割理会频繁地发生水锁和贾敏效应,从而导致渗透性破坏,这严重制约了煤层气资源的有效开采。本项目聚焦煤储层中微纳米尺度多孔介质煤层气“解吸-扩散-渗流”串联传质过程,利用包括低场核磁共振分析、X射线CT扫描分析、聚焦离子束扫描电镜以及甲烷等温吸附等在内的测试手段,结合常规的三轴应力及渗透率测试实验分析了煤储层中孔裂隙结构特征,揭示了微纳米孔隙中流体传输机制。以郑庄区块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煤储层地应力对孔隙结构的控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超压实储层中存在超压流体降低了压实速率,有利于孔隙度的保存;随储层由欠压实到超压实的转变过程中,煤中兰氏体积增加趋势明显。基于不同模型计算了甲烷动态扩散过程,不同样品单孔扩散系数随平衡压力变化而变化。一方面,基质膨胀将导致煤岩孔隙缩小甚至部分微孔闭合,降低了甲烷在煤中的扩散能力。另一方面,在煤的小孔隙中还会进一步发生Fickian扩散和过渡扩散,从而导致甲烷扩散能力的不断提高。基于分形理论分析了甲烷渗流机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孔隙分形维数与渗透率呈显著的倒U型关系。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算法系统地研究了储层条件下甲烷气体分子的吸附和流动规律,阐明了温度场、压力场和化学场耦合作用下的控制机制。利用常规的三轴应力及渗透率测试实验和CT实验装置,分析了煤岩不同方向煤岩渗透率对围压变化和孔隙压力变化敏感性,渗透率与围压和孔隙压力分别以指数形式和幂形式关系变化。基于结合原位CT实验装置和自发渗吸实验探究了煤储层自发渗吸过程,煤储层中气体相对渗透率随着渗吸时间以指数关系降低,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压裂液返排过程中时间过长将会对渗透率造成严重的损坏。研究成果可为煤层气有利区优选及高效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新的研究思路。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23)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2)
The impacts of flow velocity on permeability and porosity of coals by core flooding an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Implications for coalbed methane production
通过岩心驱替和核磁共振研究流速对煤的渗透率和孔隙度的影响:对煤层气生产的影响
- DOI:10.1016/j.petrol.2018.08.037
- 发表时间:2018-12-01
- 期刊:JOURNAL OF PETROLEUM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 影响因子:--
- 作者:Liu, Zhengshuai;Liu, Dameng;Pan, Zhejun
- 通讯作者:Pan, Zhejun
In situ stress distribution and its impact on CBM reservoir properties in the Zhengzhuang area, southern Qinshui Basin, North China
华北沁水盆地南部郑庄地区地应力分布及其对煤层气储层物性的影响
- DOI:10.1016/j.jngse.2018.11.005
- 发表时间:2019-01-01
- 期刊:JOURNAL OF NATURAL GA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 影响因子:--
- 作者:Huang, Saipeng;Liu, Dameng;Gan, Quan
- 通讯作者:Gan, Quan
低阶煤吸附孔特征及分形表征
- DOI:10.11743/ogg20180216
- 发表时间:2018
- 期刊: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 影响因子:--
- 作者:周三栋;刘大锰;蔡益栋;姚艳斌;焦永艳;任世君
- 通讯作者:任世君
低阶煤层气富集主控地质因素与成藏模式分析
- DOI:--
- 发表时间:2018
- 期刊:煤炭科学技术
- 影响因子:--
- 作者:刘大锰;王颖晋;蔡益栋
- 通讯作者:蔡益栋
Petrographic controls on pore and fissure characteristics of coals from the Southern Junggar Coalfield, Northwest China
准噶尔南煤田煤岩孔隙裂隙特征的岩相控制
- DOI:10.3390/en11061556
- 发表时间:2018
- 期刊:Energies
- 影响因子:3.2
- 作者:Zhou S;ong;Liu Dameng;Cai Yidong;Karpyn Z;Yao Yanbin
- 通讯作者:Yao Yanbin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item.factor || "--"}}
- 作者:{{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煤储层孔-裂隙非均质性及其地质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 DOI:--
- 发表时间:2015
- 期刊:煤炭科学技术
- 影响因子:--
- 作者:刘大锰;李振涛;蔡益栋
- 通讯作者:蔡益栋
北京市大气PM10和PM2.5中多环芳
- DOI:--
- 发表时间:--
- 期刊:环境与健康杂志,2008(待发表) [核心]
- 影响因子:--
- 作者:车瑞俊*;刘大锰;董雪玲;袁杨
- 通讯作者:袁杨
华北石炭二叠系煤的孔渗特征及主控因素
- DOI:--
- 发表时间:--
- 期刊:现代地质
- 影响因子:--
- 作者:刘大锰;姚艳斌;蔡益栋;张百忍;张可铭;李俊乾
- 通讯作者:李俊乾
三维地震资料在赵庄煤矿构造解释中的应用
- DOI:--
- 发表时间:2011
- 期刊:煤炭科学技术
- 影响因子:--
- 作者:何灵芳;闫涛滔;刘大锰;姚艳斌
- 通讯作者:姚艳斌
酒泉盆地下白垩统藻纹层分布特征
- DOI:--
- 发表时间:--
- 期刊:2007,沉积学报, 25(1):147-153
- 影响因子:--
- 作者:马立元;程克明;刘大锰;熊英
- 通讯作者:熊英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item.factor || "--" }}
- 作者:{{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item.author }}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摘要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请为本次AI项目解读的内容对您的实用性打分
非常不实用
非常实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您认为此功能如何分析更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填写您的反馈:
刘大锰的其他基金
煤系地层流体压力系统及煤系气叠置成藏机理
- 批准号:42130806
- 批准年份:2021
- 资助金额:290 万元
- 项目类别:重点项目
低煤级煤层气储层孔裂隙非均质性及对甲烷吸附/渗流的控制机理
- 批准号:U1262104
- 批准年份:2012
- 资助金额:41.0 万元
- 项目类别:联合基金项目
高产煤层气储层物性精细定量表征与动态预测
- 批准号:40972107
- 批准年份:2009
- 资助金额:54.0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多热源叠加变质作用对煤层气储层物性的控制机理研究
- 批准号:40572091
- 批准年份:2005
- 资助金额:38.0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北京大气可吸入颗粒物中含氮杂环化合物分布赋存规律及来源判识
- 批准号:40475049
- 批准年份:2004
- 资助金额:32.0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动物碎屑化学成分和结构演化在光性变化研究中的意义
- 批准号:49502034
- 批准年份:1995
- 资助金额:8.0 万元
-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item.project_typ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