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自旋零能隙半导体材料的开发及其物性的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51701138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6.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E0107.金属功能材料
  • 结题年份:
    2020
  • 批准年份:
    2017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8-01-01 至2020-12-31

项目摘要

The spintronic devices with the high efficiency and low energy dissipation are desired in the development of new-generation electronic devices in future. The spin gapless semiconductor (SGS) is proposed to be one of the most promising candidates as a key material in spintronic devices due to its zero energy gap, high carrier mobility, full spin-polarization of conductive electrons and low energy dissipation. Searching for new SGS and developing the SGS with highly stable zero energy gap have been the most important issue. In this project, we will propose a new idea to find SGS material according to our previous study on the different origins of the energy gap in spin-up and spin-down channels. To improve the stability of zero energy gap in SGS, a theoretical design and experimental works to investigate the reverse band structure will also be carried out. The main contents will involve the investigations on the band structure, the preparation methods, magnetism, Hall effect and magnetoresistance in this project. Finally, we expect that a series of new SGS material with excellent performances can be achieved, the field to search for SGS is broadened and a proposal to search for new SGS in high efficiency is concluded.
发展高效、低耗散的自旋电子学器件是未来电子学器件发展的必然趋势。自旋零能隙半导体(SGS)由于具有零能隙、高载流子流动性、全自旋极化及低能耗的特点,成为未来自旋电子学器件关键基础材料的理想选择,是目前材料科学前沿研究的热点材料之一。建立高效寻找SGS材料方法、开发具有高度稳定零能隙的新型SGS材料是这一领域面临的重要问题。针对这一问题,本申请以我们前期发现的两个自旋亚能带中,能隙的起源不同的观点为基础,提出利用同主族元素掺杂微调带隙从而获得自旋零能隙半导体和通过能带翻转获得稳定零能隙的新思路。通过研究材料的能带结构、合成与热处理工艺、磁性、霍尔效应及磁电阻等物理特性,开发出一系列利于实际应用的新型SGS,拓宽寻找SGS体系的范围。

结项摘要

本项目是针对建立高效寻找自旋零能隙半导体(SGS)材料方法、开发具有高度稳定零能隙的新型SGS材料这一问题而提出的。在三年执行期内,项目组通过在Heusler 结构下开发高性能的新型SGS材料来解决这些问题。在执行期内,我们按照计划书顺利开展工作,主要研究内容和计划书没有明显不同。项目组主要做了四方面的工作,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主要包括:1)通过调控能带翻转的方法,设计并开发出了一种具有受晶格对称性保护零能隙的新型SGS材料:KCrTe合金,由于其零能隙是由一组三重简并的t2g能带翻转获得而非常稳定,另外还面向应用开展了一系列基于KGeTe合金的异质结构方面的研究工作,研究表明KCrTe合金有望解决当前该类材料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的零能隙不稳定的关键问题;2)在理论和实验上,成功开发出了一种具有特殊电子结构的新型SGS材料:Heusler结构Mn2.25Co0.75Ga0.5Sn0.5合金,基于该合金第一次提出和实现了一种基于磁场诱导载流子浓度变化而产生的非正统霍尔效应(UHE);3)开发出了Heusler结构的Mn2.25Co0.75Al1-xGex和Ti2.25Co0.75Si0.5X0.5两个系列高性能、高匹配度的新型自旋电子学材料,深入研究了材料的稳定的电子结构和磁性,并成功制备出了Mn2.25Co0.75Al合金;4)开发出了一系列含4d过渡族金属元素的四元高自旋极化材料,包括半金属和自旋零能隙半导体材料,对其电子结构和磁性进行了详细研究。这些成果主要以发表论文和申请专利的形式体现。在执行期内,共发表SCI论文4篇,中文核心期刊利用你问1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项,培养毕业硕士生3名,博士在读1人(硕博连读),在读硕士生2名,完成了项目的预定目标。项目组按照预算进行支出,没有超出预算的支出项目。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5)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1)
First-Principles Investigation of Ti2.25Co0.75Si and Ti2.25Co0.75Si0.5X0.5 (X = As and Sb) Heusler Alloys: Spin-Polarized Electronic, Magnetic,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Ti2.25Co0.75Si 和 Ti2.25Co0.75Si0.5X0.5(X = As 和 Sb)Heusler 合金的第一性原理研究:自旋极化电子、磁性和机械性能
  • DOI:
    10.1007/s10948-020-05758-x
  • 发表时间:
    2020-11
  • 期刊:
    Journal of Superconductivity and Novel Magnetism
  • 影响因子:
    1.8
  • 作者:
    Yue Wang;Yuan Liu;Haolei Cheng;Liying Wang
  • 通讯作者:
    Liying Wang
Highly spin-polarized electronic structure and magnetic properties of Mn(2.25)Co(0.75)Al(1-x) Ge (x) Heusler alloys: first-principles calculations.
Mn2.25Co0.75Al1–xGex Heusler 合金的高自旋极化电子结构和磁性:第一性原理计算
  • DOI:
    10.1039/d0ra03413d
  • 发表时间:
    2020-06-10
  • 期刊:
    RSC advances
  • 影响因子:
    3.9
  • 作者:
  • 通讯作者:
New Half-Metallic Materials: FeRuCrP and FeRhCrP Quaternary Heusler Compounds.
新型半金属材料:FeRuCrP 和 FeRhCrP 四元 Heusler 化合物
  • DOI:
    10.3390/ma10121367
  • 发表时间:
    2017-11-28
  • 期刊:
    Materials (Basel, Switzerland)
  • 影响因子:
    --
  • 作者:
    Ma J;Feng L;Guo R;Liao Y;Khenata R;Liu G;Wang L
  • 通讯作者:
    Wang L
Half-Metallic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the Equiatomic Quaternary Heusler Compounds FeRhCrSi and FePdCrSi: A First-Principles Study
等原子四元 Heusler 化合物 FeRhCrSi 和 FePdCrSi 的半金属和机械性能:第一性原理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Applied Sciences -Basel
  • 影响因子:
    --
  • 作者:
    Liefeng Feng;Jiannan Ma;Yue Yang;Tingting Lin;Liying Wang
  • 通讯作者:
    Liying Wang
MXenes结构Mo2C,Zn2N和Pb2C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 DOI:
    10.3969/j.issn.1001-9731.2019.11.009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功能材料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悦;王立英;陈红建
  • 通讯作者:
    陈红建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光催化处理含酚废水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地球与环境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润宇;王立英;阿木日沙那;白雅琴
  • 通讯作者:
    白雅琴
Phase I study of pemetrexed, cisplatin,and concurrent radi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locally advanced non-small lung cancer
培美曲塞、顺铂联合同步放疗治疗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I期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Am J Clin Oncol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宝生;王立英;巩合义;黄伟;伊燕;于金明;王中堂;张自成;孙洪福;李洪升
  • 通讯作者:
    李洪升
贺兰山十种不同生活型植物的旱生结构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西北植物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宋玉霞;于卫平;王立英;马洪爱
  • 通讯作者:
    马洪爱
黏土矿物在富营养化水体和底泥磷污染控制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地球科学进展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邹银洪;张润宇;陈敬安;王立英;陆顶盘
  • 通讯作者:
    陆顶盘
西藏日喀则市棘球蚴病传染源控制措施及效果
  • DOI:
    10.13350/j.cjpb.200609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立英;边巴;贡桑曲珍;庞华胜;何伟;王莹;李景中
  • 通讯作者:
    李景中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