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冬凌草甲素快速穿越粘液层及上皮细胞靶向黏附新型脂质聚合物纳米粒的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81303232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3.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H3206.中药制剂
  • 结题年份:
    2016
  • 批准年份:
    2013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4-01-01 至2016-12-31

项目摘要

Low bioavailability, large dose and side effects have been the bottlenecks for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poorly water-soluble active components of TCM. Nanocarriers may increase drug solubility and enhance intestinal absorption. However, the mucus, a viscoelastic gel and continuously being cleared, is a barrer for nanocarriers to deliver drugs. In addition, the short residence time at the absorption site of epithelia leads to fail in efficient drug delivery. In this study, oridonin loaded novel lectin modified PEGylated lipid-polymer hybrid nanoparticles were developed based on rapid mucus penetration and specific enterocyte bioadhesion. This project will be carried out mainly on estabilishing a novel preparation method for lectin modification to lipid-polymer nanoparticles, in vitro and in vivo rational evaluation, in vivo pharmacokinetics as well as mechanism investigation. Studies on rapid mucus penetration, bioadhesion drug delivery systems have been previously reported, respectively. To the best of our knowledge, no nanocarrier combined with rapid mucus penetration and specific enterocyte bioadhesion has been reported so far. This project will promote the research on nanocarriers for TCM oral delivery, and may provide new strategy to solve the limitation of poorly water-soluble components and even effective parts from TCM in clinical application.
难溶性中药活性成分口服生物利用度低、用药剂量大、易产生毒副作用等问题已成为临床用药的瓶颈。纳米载体可以改善药物溶解性和促进药物吸收,但高粘弹性且动态更新的粘液层是纳米载体递药的屏障,易捕获并清除纳米载体,降低载体利用率,加之在粘膜细胞表面滞留时间较短,致使载体难以充分发挥递药作用。基于快速穿越粘液层及特异性上皮细胞靶向黏附原理,本项目提出利用PEG化及凝集素修饰构建冬凌草甲素脂质聚合物纳米粒高效递药系统。建立凝集素修饰脂质聚合物纳米粒的新型制备方法,合理评价制剂体内外性质,研究体内药动学并探究作用机制。在快速穿越粘液层的载体研究,以及生物黏附给药系统研究方面,国内外已有部分研究报道,但在基于高效穿越粘液层和肠上皮细胞特异性靶向黏附两者联合应用构建的该给药系统模式国内外尚无报道。本项目将促进中药纳米口服载体的研究,为解决难溶性中药活性成分乃至有效部位临床应用受限制的问题提供新思路。

结项摘要

难溶性中药活性成分口服生物利用度低、用药剂量大、易产生毒副作用等问题已成为临床用药的瓶颈。纳米载体可以改善药物溶解性和促进药物吸收,但高粘弹性且动态更新的粘液层是纳米载体递药的屏障,易捕获并清除纳米载体,降低载体利用率,加之在粘膜细胞表面滞留时间较短,致使载体难以充分发挥递药作用。基于快速穿越粘液层及特异性上皮细胞靶向黏附原理,本项目提出利用PEG化及凝集素修饰构建冬凌草甲素脂质聚合物纳米粒高效递药系统。建立凝集素修饰脂质聚合物纳米粒的新型制备方法,合理评价制剂体内外性质,研究体内药动学并探究作用机制。采用纳米沉淀法结合后插入法成功制备WGA修饰脂质聚合物纳米粒(WGA-LPNs),电镜下可见纳米粒具有典型的壳核结构,形态圆整,且免疫电镜下可见胶体金粒子分布在WGA-LPNs外层,揭示WGA修饰成功。采用多粒子追踪技术考察WGA-LPNs体外粘液层穿越性能,结果表明PEG化修饰WGA-LPNs提高了纳米粒在粘液层中单位时间内的运动均方位移,揭示PEG化可增强纳米粒在粘液层中的穿越能力。与LPNs相比,WGA-LPNs促进了体外Caco-2细胞对纳米粒的摄取,作用机制涉及网格蛋白介导的内吞和受体介导的内吞。体外特异性细胞摄取以及离体大鼠肠黏附性研究结果表明WGA-LPNs可被Caco-2细胞特异性摄取,具有特异性细胞生物黏附作用。在体肠吸收研究发现与未修饰制剂相比,WGA修饰脂质聚合物纳米粒促进药物口服吸收。利用激光共聚焦断层扫描技术研究在体肠扩散性,证实了WGA-LPNs可穿越粘液层抵达肠细胞表面,且被细胞内吞。以LPNs为参比制剂,WGA-LPNs大鼠口服生物利用度提高了1.96倍,且较高的MRT值提示可实现单次给药后较长的药物体内滞留时间,有利于更好地发挥药效。本项目将促进中药纳米口服载体的研究,为解决难溶性中药活性成分乃至有效部位临床应用受限制的问题提供新思路。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列表
专著列表
科研奖励列表
会议论文列表
专利列表
Wheat germ agglutinin modification of lipid-polymer hybrid nanoparticles: enhanced cellular uptake and bioadhesion
脂质聚合物杂化纳米颗粒的小麦胚芽凝集素修饰:增强细胞摄取和生物粘附
  • DOI:
    10.1039/c6ra04023c
  • 发表时间:
    2016-01-01
  • 期刊:
    RSC ADVANCES
  • 影响因子:
    3.9
  • 作者:
    Liu, Ying;Zhao, Yiqing;Feng, Nianping
  • 通讯作者:
    Feng, Nianping
脂质聚合物纳米粒的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华西药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赵一擎;刘颖;冯年平
  • 通讯作者:
    冯年平
Nanostructured lipid carriers versus microemulsions for delivery of the poorly water-soluble drug luteolin
纳米结构脂质载体与微乳剂用于输送难溶性药物木犀草素
  • DOI:
    10.1016/j.ijpharm.2014.09.052
  • 发表时间:
    2014-12-10
  • 期刊: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ARMACEUTICS
  • 影响因子:
    5.8
  • 作者:
    Liu, Ying;Wang, Lan;Feng, Nianping
  • 通讯作者:
    Feng, Nianping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空间复用认知无线电系统信道选择优化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电讯技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颖;穆晓敏;师光强
  • 通讯作者:
    师光强
碳纤维含量对增强尼龙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玻璃钢/复合材料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邑;黄珍媛;刘颖;刘强
  • 通讯作者:
    刘强
针对单向链路的MAODV改进路由协议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颖;于莉;李旭;娜仁高娃;田洪娟
  • 通讯作者:
    田洪娟
挤出微压印熔体充模流动理论分析及实验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塑料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孟利民;吴大鸣;何小祥;刘颖
  • 通讯作者:
    刘颖
软X射线双频光栅剪切干涉法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物理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正坤;邱克强;陈火耀;刘颖;徐向东;付绍军;王琛;安红海;方智恒
  • 通讯作者:
    方智恒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刘颖的其他基金

药对联合口服生理屏障级联响应纳米粒共调控M1/M2巨噬细胞极化和糖代谢失衡抗乳腺癌转移
  • 批准号:
    82173988
  • 批准年份:
    2021
  • 资助金额:
    54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基于抑制癌细胞侵袭迁移并调控微环境的结构可调性纳米载体联合中药药对抑制乳腺癌转移的研究
  • 批准号:
    81773913
  • 批准年份:
    2017
  • 资助金额:
    5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