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东北加里东期花岗岩构造样式对早古生代扬子与华夏陆块碰撞边界的制约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162005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57.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211.大地构造学与构造地质学
  • 结题年份:
    2015
  • 批准年份:
    2011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2-01-01 至2015-12-31

项目摘要

早古生代扬子陆块和华夏陆块碰撞的西南段边界(即广西段)一直悬而未决,是以往华南地质研究遗留的最突出的问题之一。本项目在全面了解华南大地构造演化和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以桂东北荔浦断裂带两侧加里东期花岗岩体构造样式差异的研究为切入点,采用花岗岩构造动力学样式-环境-运动-时间(SSKt)的研究程式,利用岩石有限应变测量和现代构造解析等方法及地球物理信息处理技术,系统研究桂东北地区加里东期花岗岩体应变型式、侵位机制、生长方式以及相关构造的几何学、运动学和动力学特征,并与花岗岩成因类型、地球化学特征和精确的花岗岩(包括韧性变形)定年相结合,综合判别桂东北加里东期花岗岩形成的构造背景,并依据它们的时空分布轨迹限定上述两陆块的碰撞时间和运动方式,为早古生代扬子陆块与华夏陆块碰撞的西南段边界厘定提供重要的科学证据。

结项摘要

桂东北地区(含部分湘南和粤西北相关地区)位处华南中部,岩浆活动在加里东期达到高潮,所形成的花岗岩体分布广泛,主要有猫儿山岩体、越城岭岩体、海洋山岩体、都庞岭岩体、新寨岩体和大宁岩体、桂岭岩体、永和岩体、雪花顶岩体等,上述岩体出露面积近4000 km2,约占整个华南加里东期花岗岩出露面积的1/4,构成华南加里东期花岗岩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表明,桂东北地区加里东期花岗岩属S型花岗岩,物源主要来自于成熟度相对较低的中上地壳变质杂砂岩部分熔融和少量幔源组分加入,岩体形成时限448~400 Ma,具多期幕式侵位之特征,可分为两期四个阶段,即北流运动亚期同碰撞阶段(448~438 Ma)和后碰撞阶段(436~426 Ma),广西运动亚期主碰撞阶段(424~414 Ma)和后碰撞阶段(410~400 Ma)。根据岩体构造样式,以荔浦断裂为界将桂东北地区划分为桂湘区和桂粤区。荔浦断裂西侧桂湘区加里东期代花岗岩类型为二长花岗岩-二云母花岗岩组合,以二长花岗岩为主;花岗岩主要侵位于同构造穹窿或复式背斜的核部,岩体出露形态主要呈NNE向展布的椭圆形,长轴展布方向与前泥盆纪先存的区域构造行迹相协调;岩体内部以压扁型应变为主,且在岩体边部磁面理走向或应变椭圆长轴与岩体和围岩的接触界面相协调,岩体以同构造穹窿为主并兼具气球膨胀侵位机制,即主动侵位机制为主;壳-幔作用方式主要是岩浆混合,即岩浆上升过程中壳源岩浆与幔源岩浆发生不同程度混合,源岩熔融过程中体系处于相对封闭系统。荔浦断裂东侧桂粤区加里东期花岗岩类型为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组合,以花岗闪长岩为主;花岗岩主要沿深断裂侵位,岩体呈NW向的带状展布,长轴与先存的区域构造线不相协调,甚至成大角度相交;岩体内以拉长型应变为主,磁面理走向或应变椭球圆长轴在岩体内定向性不明显,岩体以岩墙扩展侵位机制占主导,即被动侵位机制为主;壳-幔作用主要是源区混合方式,即源区物质既包括成熟度较低的地壳物质也包括新元古代滞留于地壳中的幔源基性物质,源岩熔融过程中体系处于开放系统。综合分析区域深部构造及桂湘区和桂粤区前泥盆纪沉积建造、古生物群落、岩相古地理和碎屑锆石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特征等差异性和亲缘性,确定荔浦断裂就是早古生代扬子和华夏两陆块碰撞边界,且该断裂向南接凭祥-大黎断裂,向北与萍乡断裂相连,进而组成早古生代扬子与华夏两陆块完整的西南段碰撞边界。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5)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4)
专利数量(0)
广西大瑶山大王顶花岗闪长斑岩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特征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白令安;康志强;张佳莉;高攀
  • 通讯作者:
    高攀
广西大瑶山地区斑岩型铜钨钼金矿床成矿机制探讨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新宇;韦安伟;梁国科;康志强
  • 通讯作者:
    康志强
Concurrent fractional and equilibrium crystallisation
并行分级和平衡结晶
  • DOI:
    10.1016/j.gca.2012.02.027
  • 发表时间:
    2012-06
  • 期刊:
    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
  • 影响因子:
    5
  • 作者:
    Lian-Kun Sha
  • 通讯作者:
    Lian-Kun Sha
桂北牛塘界钨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成因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牛鹏飞;付伟;康志强;张成龙
  • 通讯作者:
    张成龙
广西大瑶山隆起区大村岩体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特征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青伟;熊松泉;蒋兴洲;周国发
  • 通讯作者:
    周国发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华南石英脉型钨矿床扇状成矿的规律及其找矿意义
  • DOI:
    --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方贵聪;王登红;冯佐海;付伟;康志强;吴家旭;赵云彪;童启荃;杨明
  • 通讯作者:
    杨明
广西花山岩体矿物学、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大地构造意义
  • DOI:
    10.13712/j.cnki.dzykt.2018.05.006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地质与勘探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蔡永丰;麻艺超;周云;苏小倩;冯佐海;马莲花;胡荣国
  • 通讯作者:
    胡荣国
广西花山铀矿床氧化带中铀酰矿物特征、成因及其勘查指示意义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地球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付伟;冯佐海;黄永高;柴明春;康志强;余勇;杨梦力;江超强
  • 通讯作者:
    江超强
桂东北茅安塘伟晶岩中石榴子石的特征及对岩浆演化的指示意义
  • DOI:
    10.3799/dqkx.2020.084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地球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欢;冯梦;康志强;付伟;冯佐海
  • 通讯作者:
    冯佐海
赣南盘古山钨铋矿床发现扇状成矿现象
  • DOI:
    10.16509/j.georeview.2021.10.045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地质论评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方贵聪;王登红;冯佐海;许成;杨植根;申昌健;童启荃;杨明;孙杰;付伟;康志强;刘希军;陈远荣;杨锋;刘奕志
  • 通讯作者:
    刘奕志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冯佐海的其他基金

江南造山带西段南东侧边界的厘定:来自桂东北鹰扬关群的约束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0
  • 资助金额:
    63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桂北早古生代韧性剪切带形成演化及对扬子与华夏陆块再拼合的约束
  • 批准号:
    41572191
  • 批准年份:
    2015
  • 资助金额:
    77.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桂东中生代花岗岩体构造样式与内生金属成矿关系研究
  • 批准号:
    40772126
  • 批准年份:
    2007
  • 资助金额:
    38.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