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人机器人平衡技巧学习与优化研究及实验验证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61573260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6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F0306.自动化检测技术与装置
  • 结题年份:
    2019
  • 批准年份:
    2015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6-01-01 至2019-12-31

项目摘要

Walking is the basic skill of a humanoid robot. Most of the current walking control methods adopt pre-defined foot and center of mass trajectories, and control the robot with simplifed dynamics model. These methods usually cannot resist with external disturbance and lack adaptation to the environment changes, and therefore can be hardly used in real on-field applications. This research will study mechanism of the balancing skills in human walking, and explore control method of using active balancing skills to resist with external disturbance under unstructured and uncertain environment. The research contents include: (1) Dynamics modeling of local-acceleration balancing skills and supporting-polyhedron modification balancing skills; (2) Control architecture and mechanism of multiple balancing skills cooperation; (3) Sample-efficient online skill learning algorithm when the analytical gradient of cost function does not exist; (4) Experimental design and validation for typical environment and typical behavior. The project is targeted at exploring new theory and technology of humanoid walking control, breaking through the bottle-neck of humanoid robot real application, and solving the basic and key problem of the adaptation of humanoid walking control. The result is critical for the production of new-generation humanoid robot, development of on-field and sevice robot, assisting robot and space robot etc.
行走是仿人机器人的基本技能。目前的行走控制方法大多通过预先规划脚掌和质心轨迹,基于简化的动力学模型进行控制。这类预先定义轨迹的控制方法缺乏对外部扰动和环境参数变化的主动适应能力,无法应用于真实的现场环境。本研究拟借鉴人类鲁棒行走中的各种平衡技巧的机理,探索仿人机器人在非结构、不确定环境下通过主动平衡技巧抵抗外部扰动的控制方法。研究内容包括:(1)局部加速平衡技巧和修改支撑多面体平衡技巧的动力学建模;(2)多平衡技巧控制结构及协同机理;(3)无解析梯度信息情况下的高效在线技巧学习算法;(4)针对典型环境、典型行为的实验设计与验证。项目意在探索仿人机器人行走控制新的理论和方法,突破仿人机器人真实应用瓶颈,解决仿人机器人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行走控制环境适应性问题。这对研制新一代高性能仿人机器人,促进现场和服务机器人、助老助残机器人及空间机器人的开发和应用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结项摘要

足式机器人由于能够完成更为复杂的行为、跨越障碍与沟壑等不连续地面,相对轮式机器人更能适应自然与人类社会环境,因此具有更为广阔的应用价值。本研究借鉴了人类鲁棒行走中的各种平衡技巧的机理,探索仿人机器人在非结构、不确定环境下通过主动平衡技巧抵抗外部扰动的控制方法,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部分研究成果如下:(1)提出了基于自修正的三维倒立摆模型(LIPM)的仿人机器人行走控制方法,利用策略梯度下降法对倒立摆的输入参数进行优化和修正,使得机器人在受到较大外力冲击或地面条件发生改变的情况下,能够及时地调整步态和身体姿态,并获取平衡。(2)研究了基于分解动量控制法的机器人运动规划,利用分解动量控制法(RMC)建立了机器人关节空间与动量之间的线性关系,同时基于冗余系统多任务优先级框架,将动量规划任务引入任务空间,与机器人末端轨迹跟踪任务相结合,实现了平衡的全身运动。(3)提出了一套灵活、统一的仿人机器人局部加速平衡技巧的模型和算法,提出了技巧学习和平衡技巧实时优化方法。提出一种基于异方差稀疏高斯过程模型(HSpGP)的落脚点补偿器和模型的局部更新方法,局部更新方法具有计算复杂度小、学习速率快的优点,为仿人机器人落脚点补偿器的在线学习提供了数学基础。(4)提出了仿人机器人固有约束模型与避免策略,实现平衡技巧与约束避免的融合。针对仿人机器人的鲁棒行走问题,设计了典型实验,开展仿人机器人鲁棒行走控制的实验测试与验证。按计划完成了项目预定的全部研究内容,针对本项目研究内容和关键问题,在国际/国内杂志发表论文15篇,在国内外学术会议发表论文13篇,提交国家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8项,授权3项。举办国际会议一次。通过本项目培养了研究生9名,其中毕业博士2名,在读博士5名,毕业硕士2名,培养青年教师2名。融入本项目研究成果的同济大学仿人机器人足球队连续四年荣获Robocup标准平台组全国冠军,并获2018年世界杯标准平台组季军,取得国内机器人足球队在该组别的历史最好成绩。部分成果支持编写专著一本,支持获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项目突破了仿人机器人真实应用瓶颈,解决了仿人机器人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行走控制平衡问题。这对研制新一代高性能仿人机器人,促进现场和服务机器人、助老助残机器人及空间机器人的开发和应用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5)
专著数量(1)
科研奖励数量(1)
会议论文数量(13)
专利数量(7)
Active balance of humanoid movement based on dynamic task-prior system
基于动态任务优先系统的仿人运动主动平衡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dvanced Robotic Systems
  • 影响因子:
    2.3
  • 作者:
    Chengju Liu;Jing Ning;Kang An;Qijun Chen
  • 通讯作者:
    Qijun Chen
Active full-vehicle suspension control via cloud-aided adaptive backstepping approach
通过云辅助自适应反步方法进行主动整车悬架控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IEEE Transactions on Cybernetics
  • 影响因子:
    11.8
  • 作者:
    Xiaoyuan Zheng;Hao Zhang;Huaicheng Yan;Fuwen Yang;Zhuping Wang;Ljubo Vlacic
  • 通讯作者:
    Ljubo Vlacic
Adaptive Walking Control of Biped Robots Using Online Trajectory Generation Method Based on Neural Oscillators
基于神经振荡器的在线轨迹生成方法的双足机器人自适应行走控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Journal of Bionic Engineering
  • 影响因子:
    4
  • 作者:
    Chengju Liu;Danwei Wang;Erik David Goodman;Qijun Chen
  • 通讯作者:
    Qijun Chen
异步切换多智能体系统的协同输出调节
  • DOI:
    10.5194/bg-13-1821-2016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自动化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吴苗苗;张皓;严怀成;陈世明
  • 通讯作者:
    陈世明
基于STFT的仿人机器人手臂轨迹生成方法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机器人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林立民;刘成菊;马璐;王德明;陈启军
  • 通讯作者:
    陈启军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诺氏疟原虫疟疾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
  • DOI:
    10.16303/j.cnki.1005-4545.2019.09.33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中国兽医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周雅盼;李娇;鲍丽;段萍;桑晓宇;杨娜;冯颖;陈启军;姜宁
  • 通讯作者:
    姜宁
基于DTW-GMM的机器人多机械臂多任务协同策略
  • DOI:
    --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自动化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成菊;林立民;刘明;陈启军
  • 通讯作者:
    陈启军
基于LIPM的机器人快速行走优化
  • DOI:
    --
  • 发表时间:
    2015
  • 期刊: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熊峰;刘成菊;陈启军
  • 通讯作者:
    陈启军
一种基于DTW-GMM的机器人多机械臂多任务协同策略
  • DOI:
    --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自动化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成菊;林立民;刘明;陈启军
  • 通讯作者:
    陈启军
Dynamic walking of AIBO with hopf oscillators
带 hopf 振荡器的 AIBO 动态行走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 影响因子:
    4.2
  • 作者:
    陈启军
  • 通讯作者:
    陈启军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陈启军的其他基金

复杂动态环境下智能无人系统建模与自主控制
  • 批准号:
    62233013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288 万元
  • 项目类别:
    重点项目
复杂场景中面向机器人灵巧操作任务的目标感知与位姿估计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0
  • 资助金额:
    59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动态环境下服务机器人基于视觉的环境感知与自主行为学习
  • 批准号:
    61733013
  • 批准年份:
    2017
  • 资助金额:
    29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重点项目
无人驾驶车辆控制方法及系统实现技术
  • 批准号:
    91120308
  • 批准年份:
    2011
  • 资助金额:
    29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重大研究计划
节律-技巧混合驱动的机器人行走机理研究及实验验证
  • 批准号:
    60875057
  • 批准年份:
    2008
  • 资助金额:
    27.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移动操作手技巧学习与行为融合原理和方法研究
  • 批准号:
    60643001
  • 批准年份:
    2006
  • 资助金额:
    9.0 万元
  • 项目类别:
    专项基金项目
受限情况下宏—微机器人运动控制及其并行实现研究
  • 批准号:
    60005002
  • 批准年份:
    2000
  • 资助金额:
    17.3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