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基因组的矮牵牛重瓣花性状基因发掘及功能解析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31872142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6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C1507.观赏园艺学
  • 结题年份:
    2022
  • 批准年份:
    2018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9-01-01 至2022-12-31

项目摘要

Double flower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traits of ornamental plants,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underlying the trait has been the hot issue for research on flower development. However, there has been no report on the issue by forward genetics. As an important species for bed flower and model plant for flower development research, petunia is ideal for study of molecular mechanism of double flower formation. In the previous study, we mapped the trait with molecular marker by using near isogenic lines constructed by crossing of single flower and double flower petunia, and the gene controlling double flower trait was located in the range of 0.3 cM. In this project, the population for mapping will be increased and new molecular marker will be developed to fine localize the gene, meanwhile, the data of transcriptomes and genome re-sequences will be used to screen the genes that have differences between single and double flower plants, the candidate genes will be further determined by 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 the selected genes will be transferred to single flower petunia for complementation test. With the observation of phenotypes and molecular analysis of the transgenic plants, the genes that control double flower formation will be determined and the molecular mechanism of the process will be explained.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ject, the pathway for artificial creation of double plants for ornamental plants could be possibly achieved.
重瓣花是观赏植物最重要的观赏性状之一,其形成机制一直是植物花发育研究的热点领域,至今尚未从正向遗传学的角度对其进行阐释。矮牵牛作为重要的花坛花卉和花发育研究的模式植物,对其单重瓣性状的机理研究,具有重要的科研与应用价值。项目组前期以单瓣和重瓣矮牵牛多代杂交构建的单重瓣近等基因系分离群体为试材,用分子标记将重瓣控制基因定位在0.3cM范围内。本项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大作图群体、开发分子标记对其进行精细定位,同时结合转录组测序及重瓣基因组重测序数据,筛选在单重瓣中存在差异的基因,在实时定量PCR再次筛选后圈定候选基因,构建植物转化载体,通过对转基因植株的表型观察和分子分析,验证基因功能并解析其分子机理。本研究的实施,有望从遗传学和分子机理等方面明确重瓣基因及其功能,解析矮牵牛重瓣花形成机理,对人工创建重瓣花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结项摘要

为进一步精细定位矮牵牛重瓣基因,本项目组从正向遗传学出发,构建了群体数量1956株的近等基因系群体,开发了19个多态性标记,共筛选到2株交换单株,将重瓣基因定位在1.82Mb区间内。后期通过GWAS和BSA联合分析,获得5个与重瓣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AQN00014-RA(PhMFS)、AQN00023-RA(PhKP1)、AQN00099-RA(PhBTD)、AQN00135-RA(PhSSP)、AQN00206-RA(PhGS1),并构建候选基因的超量表达载体、干涉载体、病毒载体进行功能验证,建立了重瓣矮牵牛‘二重唱’高效再生体系,用5个候选基因的病毒载体注射重瓣矮牵牛‘二重唱’,表达量和花瓣数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减少,但沉默PhGS1,花瓣数减少最多,并有形成单瓣的趋向。因此,超量表达PhGS1,获得两株阳性苗,但奇怪的是,与对照相比,转基因植株并无花瓣数的增加。结果表明,矮牵牛重瓣性状的形成可能涉及多个基因的相互调控,其研究成果有望丰富了花发育理论,为培育重瓣矮牵牛提供了理论基础。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0)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大花三色堇和三色堇花粉离体萌发的培养基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北方园艺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春燕;YU Ai-xia;BAO Man-zhu;HU Hui-rong;李清斌;程振;于爱霞;包满珠;胡惠蓉;LI Chun-yan;LI Qing-bin;CHENG Zhen
  • 通讯作者:
    CHENG Zhen
高等植物成花诱导的分子机理研究进展
  • DOI:
    10.13271/j.mpb.016.003681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分子植物育种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周琴;张思思;包满珠;刘国锋
  • 通讯作者:
    刘国锋
ACC氧化酶基因的克隆与植物表达载体构建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余义勋;张俊卫;孙振元;包满珠
  • 通讯作者:
    包满珠
一个矮牵牛花器官发育突变体aps的表型鉴定及遗传分析
  • DOI:
    10.16420/j.issn.0513-353x.2018-0441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园艺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周琴;鲁瑞;张书婷;包满珠;刘国锋
  • 通讯作者:
    刘国锋
香石竹的叶片培养及植株再生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植物生理学通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林荣呈;包满珠
  • 通讯作者:
    包满珠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包满珠的其他基金

少花、无花悬铃木特异种质成花性状的分子基础解析
  • 批准号:
    32272762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54.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少花、无花悬铃木特异种质成花性状的分子基础解析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54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悬铃木表皮毛发育分子遗传基础研究及无毛种质的创造
  • 批准号:
    31672187
  • 批准年份:
    2016
  • 资助金额:
    7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矮牵牛花发育C类基因在单重瓣性状形成中的功能解析
  • 批准号:
    31372102
  • 批准年份:
    2013
  • 资助金额:
    8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悬铃木FT同源基因(PaFT)选择性剪切的生物学意义及其剪切机理的研究
  • 批准号:
    31171995
  • 批准年份:
    2011
  • 资助金额:
    64.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矮牵牛单重瓣性状形成的分子基础解析
  • 批准号:
    30972018
  • 批准年份:
    2009
  • 资助金额:
    34.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矮牵牛花器官发育的分子遗传分析及人工调控
  • 批准号:
    30671477
  • 批准年份:
    2006
  • 资助金额:
    3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利用开花调节基因创建无果悬铃木和枫香的研究
  • 批准号:
    30371015
  • 批准年份:
    2003
  • 资助金额:
    2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梅花品种重瓣性和多雌蕊现象的遗传基础分析
  • 批准号:
    30170666
  • 批准年份:
    2001
  • 资助金额:
    19.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转基因沉默延长香石竹切花品种的自然保鲜期
  • 批准号:
    39970532
  • 批准年份:
    1999
  • 资助金额:
    12.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