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钟在注意力缺陷多动症(ADHD)中的调节机制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31671216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61.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C1106.衰老与生物节律
  • 结题年份:
    2020
  • 批准年份:
    2016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7-01-01 至2020-12-31

项目摘要

Attention-deficit/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 is one of the most prevalent psychiatric disorders in children, and mainly caused by the imbalance of dopamine level in the brain. While ADHD patients often display circadian abnormalities such as sleep/wake cycle disorders. In our former researches, we found that zebrafish core circadian gene per1b mutant and Per1 knockout mice displayed hyperactivity, impulsivity and attention deficiency, mimic the human ADHD behaviors. Therefore, we generated the first ADHD disease animal model caused by circadian dysfunctions. However, the mechanisms that how circadian clocks regulate the dopamine signaling pathwa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dopaminergic neurons are still far from certain. Recently, we did small non coding RNA deep sequencing using small RNA extracted from zebrafish per1b mutant brain, and found that within 19 differential miRNAs, up to 14 miRNAs can target to nurr1 gene, the key protein controlling the dopaminergic neuron’s development, and one miRNA target to dopamine beta hydroxylase gene, dbh. We also found that the PER1 protein is co-localized with NURR1 in the dopaminergic neurons of mice substantia nigra (SN) region. Based on these new findings, we plan to clarify the mechanisms that how circadian controlled microRNAs regulate ADHD, and explore the evidences that the core circadian factors can directly take part in the dopamine signaling pathway; Meanwhile, we also try to develop new diagnosis molecular markers in the ADHD patients. This study will provide new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basis for the accurate diagnosis,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ADHD.
注意力缺陷多动症 (ADHD)为儿童期常见神经系统疾病,与大脑多巴胺信号有关,患者常伴有生物节律问题。申请人前期研究中发现斑马鱼钟基因per1b突变体和小鼠Per1突变体均表现出ADHD的症状,从而建立了第一个生物钟相关的ADHD疾病模型,然而生物钟对于大脑多巴胺信号的调控机制不明。前期实验中,我们对斑马鱼per1b突变体大脑进行了早晚两个点的小RNA深度测序,发现19个差异小RNA中有14个均靶向到多巴胺能神经元发育关键基因nurr1, 还有一个靶向到dbh 基因,且发现小鼠中PER1与NURR1在黑质多巴胺能神经元中共定位。本项目拟采用CRISPR基因编辑技术结合分子生物学手段明确钟控小RNA对ADHD的调控机制,寻找生物钟基因直接参与多巴胺信号调控的证据,同时结合临床,发展ADHD分子诊断标记。本项目的实施对阐明ADHD的发病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为ADHD的精确诊断与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结项摘要

生物钟是以大约24小时为周期的生物节律,可发生在分子、生化、细胞、生理及行为等各种水平。生物钟基因突变导致的生物节律紊乱会引起很多精神类疾病.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ADHD)为儿童期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在起病过程中常伴随睡眠障碍等生物节律问题。大脑多巴胺水平及多巴胺能神经元发育与ADHD密切相关。已有研究表明部分多巴胺合成代谢基因受到生物节律调控而表现出了多巴胺的节律振荡,核心生物钟基因period1突变体也出现多巴胺神经元发育受损的表型。然而生物节律与多巴胺神经元发育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对多巴胺水平调节的分子机制始终不明确。本项目针对这一核心问题展开研究,目前基本完成预期项目任务。共取得了以下几个重要进展。1,在ADHD斑马鱼模型中鉴定到4个小RNA表达量显著改变的分子,miR206, miR216, miR19a, miR153, 实验结果表明这4个小RNA均呈现节律变化,属于钟控基因。且均靶向到多巴胺神经元发育关键基因nurr1/nr4a2, 证明生物钟可能通过调控小RNA的表达来调节多巴胺神经元发育,进而调节大脑多巴胺水平,影响ADHD。2,首次发现,核心生物钟蛋白period1能够与多巴胺神经元发育关键核受体因子Nurr1直接相互作用并调控多巴胺代谢关键基因tyrosine hydroxylase(th)和dopamine β hydroxylase(dbh)的表达,提出了生物钟与多巴胺系统相互作用的新思路。相关研究仍在进一步深入。3,在ADHD治疗方面展开积极探索,发现维生素C聚合物能够有效减轻ADHD斑马鱼模型的相关症状,提升大脑多巴胺水平,同时促进中脑多巴胺能神经元发育,对于治疗ADHD具有潜在的实用价值。4,结合基础研究结果,临床上收集了数百例ADHD初症患者,发现患者血液多巴胺水平与miR206呈显著负相关,ADHD患者血液中miR206水平与正常人相比显著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因此,miR206可以发展成一个ADHD的分子诊断标记用于临床病例的精确分子诊断。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2)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A novel mutation in INS gene linked to permanent neonatal diabetes mellitus
INS 基因的新突变与永久性新生儿糖尿病有关
  • DOI:
    10.1007/s12020-019-01905-0
  • 发表时间:
    2019-03
  • 期刊:
    Endocrine
  • 影响因子:
    3.7
  • 作者:
    Wang Tao;Ding Sisi;Li Sicheng;Guo Heming;Chen Xiaohong;Huang Yun;Huang Jian;Wu Jianwu;Hu Cheng;Fang Chen;Hui Ji
  • 通讯作者:
    Hui Ji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主要节水灌溉方式对水稻根系形态生理的影响
  • DOI:
    10.16819/j.1001-7216.2019.8116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中国水稻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婷婷;冯钰枫;朱安;黄健;汪浩;李思宇;刘昆;彭如梦;张宏路;刘立军
  • 通讯作者:
    刘立军
基于小样本度量迁移学习的表面缺陷检测
  • DOI:
    10.16451/j.cnki.issn1003-6059.202105003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黄健;郑春厚;章军;王兵;陈鹏
  • 通讯作者:
    陈鹏
基于道路试验的制动器蠕动颤振客观测量与主观评价
  • DOI:
    10.13465/j.cnki.jvs.2017.09.028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振动与冲击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立军;黄健;孟德建;张频捷
  • 通讯作者:
    张频捷
豫南地区头季和再生季水稻产量与品质差异分析
  • DOI:
    10.16819/j.1001-7216.2020.0106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中国水稻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汪浩;刘祥臣;张强;余贵龙;张文地;黄健;朱安;刘立军
  • 通讯作者:
    刘立军
融合零样本学习和小样本学习的弱监督学习方法综述
  • DOI:
    10.3969/j.issn.1001-506x.2020.10.13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潘崇煜;黄健;郝建国;龚建兴;张中杰
  • 通讯作者:
    张中杰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黄健的其他基金

Per1调控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机制研究
  • 批准号:
    82371544
  • 批准年份:
    2023
  • 资助金额:
    49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水稻高频转座子nDaiZ的转座沉默与再激活机理研究
  • 批准号:
    31000569
  • 批准年份:
    2010
  • 资助金额:
    18.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