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纳米多孔金属的低温热压键合技术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51275194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86.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E0512.微纳机械系统
  • 结题年份:
    2016
  • 批准年份:
    2012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3-01-01 至2016-12-31

项目摘要

3D system packaging can increase device integration and slove the problem of "More than Moore", while decreasing thermocompression bonding temperature is the key technique for 3D system packaging. This research will greatly boost the development of micro/nano fabrication, 3D packaging and heterogeneous integration. It includes: 1) Analysis the atom diffusion behaviors at the interface of nano thermocompression bonding, building the nanobonding model based on molecular dynamics(MD) and illustration the mechanism of thermocompression bonding using nanoporous metal; 2) Prepration of size-controlable nanoporous metal (gold and copper) using selctive corrsion (dealloying) and testing their structure and performances; 3)Low temperature thermocpmpression bonding experiments and multi-layer stack bonding applications using nanoporous metal, which can decrease the requirements for bonding temperature, pressure and surface roughness. Nowadays, 3D system packaging poses a new requirement for low cost and high performances (low stress and high reliability) fabrication, it is necessary and urgent to develope novel low temperature bonding technology. This project will open a path for nanopackaging and low temperature bonding techniques, and it will boost the development of system in packaging (SiP) and optoelectronic integration.
三维系统封装是提高器件集成度,超越摩尔定律的重要手段,而降低热压键合温度是三维系统封装技术发展的关键,本研究对微纳制造、三维封装、异质集成技术的发展具有积极推动作用。研究内容包括:1)理论分析纳米热压键合界面的原子扩散与受压变形行为,建立键合界面分子动力学(MD)模型,阐明纳米热压键合的内在机制;2)纳米多孔金属制备与性能测试,通过选择性腐蚀(脱合金化)及其改进技术制备出尺寸与性能可控的纳米多孔金属(Cu、Au),满足低温热压键合需求;3)基于纳米多孔金属的低温热压键合试验与应用研究,有效降低热压键合温度、压力和表面粗糙度要求。目前,三维系统封装对低成本、高性能(低应力、高可靠性)制造提出了新的要求,迫切需要发展新型低温键合技术。本项目实施为纳米封装与互连、低温键合技术研发开辟了新思路,对促进系统封装(SiP)、光电集成技术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结项摘要

项目通过理论分析与分子动力学(MD)模拟,揭示纳米热压键合界面原子扩散与受压变形规律,并通过选择性腐蚀技术制备出纳米多孔铜作为键合层,实现了低温热压键合。该研究为纳米封装与互连、低温键合技术研发开辟了新思路,对促进系统封装(SiP)、光电集成技术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包括:.1)基于分子动力学模拟,建立了应用纳米多孔铜(NPC)作为键合材料的纳米热压键合模型;分析了键合温度、压力、纳米多孔铜尺寸等因素对键合过程的影响;研究表明,空位迁移是纳米多孔铜界面热扩散的主导机制。.2)系统研究了工艺条件(合金成分、去合金化温度、腐蚀剂种类、元素掺杂、外加电场等)对纳米多孔铜结构(尺寸和形貌)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多孔铜材料的弹性模量和硬度随韧带尺寸减小而增加,但都明显低于纯铜块体材料的硬度(约为10%-20%),适合作为热压键合材料。.3)应用纳米多孔铜作为键合材料,在低温下(200℃和250℃)实现了纳米热压键合,键合强度大于8MPa;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扫描超声显微镜(SAM)测试表面,键合质量良好,键合界面无缺陷。.4)基于纳米热压键合原理,实现了三维封装多层(7层和10层)堆叠键合;将纳米热压键合技术应用于陶瓷覆铜板制备,开发出一种新型低温键合陶瓷基板(LTBC),具有制备温度低(低于400℃)、成本低,基板性能优良(热应力低,可靠性好),环保无污染等优点,满足大功率LED等功率器件封装散热需求。目前,该技术通过专利许可实现了技术转化与产业化。. 项目实施期间,项目组成员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15人次,接待国内外学术交流6人次;培养博士生和硕士生5人;发表学术论文12篇(其中SCI论文4篇,Ei收录论文7篇,1篇论文获国际会议优秀论文奖);申请并授权专利2项;获2015年教育部技术发明一等奖,2016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7)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3)
会议论文数量(5)
专利数量(0)
A reliable Cu-Sn stack bonding technology for 3D-TSV packaging
用于 3D-TSV 封装的可靠 Cu-Sn 堆叠键合技术
  • DOI:
    10.1088/0268-1242/29/2/025003
  • 发表时间:
    2014-02-01
  • 期刊:
    SEMICONDUCT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 影响因子:
    1.9
  • 作者:
    Lv, Yaping;Chen, Mingxiang;Liu, Sheng
  • 通讯作者:
    Liu, Sheng
含TSV结构的3D封装多层堆叠Cu/Sn键合技术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半导体技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吕亚平;刘孝刚;陈明祥;刘胜
  • 通讯作者:
    刘胜
Luminous efficacy enhancement of ultraviolet-excited white light-emitting diodes through multilayered phosphor-in-glass
通过多层玻璃荧光粉增强紫外激发白光发光二极管的发光效率
  • DOI:
    10.1364/ao.55.004933
  • 发表时间:
    2016-06-20
  • 期刊:
    APPLIED OPTICS
  • 影响因子:
    1.9
  • 作者:
    Peng, Yang;Wang, Sinmin;Liu, Sheng
  • 通讯作者:
    Liu, Sheng
Whole Inorganic Hermetic Packaging Technology Using Localized Induction Heating for Deep Ultraviolet Light-Emitting Diodes
采用局部感应加热深紫外发光二极管的全无机气密封装技术
  • DOI:
    10.1109/tcpmt.2016.2600279
  • 发表时间:
    2016-08
  • 期刊:
    IEEE Transactions on Components Packaging and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 影响因子:
    2.2
  • 作者:
    Peng, Yang;Wang, Simin;Cheng, Hao;Chen, Mingxiang
  • 通讯作者:
    Chen, Mingxiang
Light Efficiency Enhancement of Deep Ultraviolet Light-Emitting Diodes Packaged by Nanostructured Silica Glass
纳米结构石英玻璃封装的深紫外发光二极管的光效率增强
  • DOI:
    10.1109/jdt.2016.2564986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Journal of Display Technology
  • 影响因子:
    --
  • 作者:
    Peng Yang;Wang Simin;Cheng Hao;Wang Han;Chen Mingxiang;Liu Sheng
  • 通讯作者:
    Liu Sheng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电子封装陶瓷基板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现代技术陶瓷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程浩;陈明祥;罗小兵;彭洋;刘松坡
  • 通讯作者:
    刘松坡
深紫外LED封装技术现状与展望
  • DOI:
    10.37188/cjl.20200394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发光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彭洋;陈明祥;罗小兵
  • 通讯作者:
    罗小兵
YAG∶Ce荧光粉复合磷锌硼发光微晶玻璃结构研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宏;许旭佳;陈思;花宁;陈明祥
  • 通讯作者:
    陈明祥
微系统感应局部加热封装设计与应用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文明;陈明祥;刘 胜
  • 通讯作者:
    刘 胜
复合钇铝石榴石荧光粉微晶玻璃发光性能影响因素分析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功能材料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李宏;陈思;许旭佳;花宁;陈明祥
  • 通讯作者:
    陈明祥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陈明祥的其他基金

内嵌微流道陶瓷基板制备与封装技术研究
  • 批准号:
    62274069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59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深紫外LED封装制造中化学键合理论与实验研究
  • 批准号:
    51775219
  • 批准年份:
    2017
  • 资助金额:
    6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基于自蔓延放热反应的低温圆片键合技术研究
  • 批准号:
    50875102
  • 批准年份:
    2008
  • 资助金额:
    36.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