蜗孢属及其相近属真菌的分类与分子系统学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31900020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5.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C0101.微生物多样性、分类与系统发育
  • 结题年份:
    2022
  • 批准年份:
    2019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20-01-01 至2022-12-31

项目摘要

The genus Helicoma is a morphologically fascinating group of microfungi, and it is one of the earliest described helicosporous hyphomycetes and they are widespread in tropical and subtropical regions.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the Helicoma species have the potential for the production of bioactive compounds. We have carried out the studies of Helicoma and other morphologically similar helicosporous hyphomycetes, and found that there are urgent needs regarding their taxonomy and phylogeny. This study aims to provide a natural and stable classification using morphology and phylogeny based on types and fresh specimens, provide a revision of Helicoma and describe the new taxa whenever they are discovered. At the same time, a study to clarify the intergeneric boundaries of Helicoma and its related genera will be provided. This study has important theoretical significance and application value for the taxonomic study of the helicosporous hyphomycetes fungi and will contribute the knowledge of the fungal resources.
蜗孢属(Helicoma)是最早被真菌分类学家们发现的卷旋型丝孢菌之一,研究证明该属真菌具有产生活性次级代谢产物的潜力。本课题组在前期对卷旋型丝孢菌的研究中,发现蜗孢属及其相近属真菌的分类学与分子系统学的研究较薄弱,存在种间界限模糊、鉴定困难、分子数据缺乏等亟待解决的问题。本课题拟对中国南方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分布的蜗孢属及其相近属真菌资源多样性进行调查,并通过单孢分离的方式分离培养其菌株,获得形态特征及分子数据后,以形态学研究结合多基因系统发育分析,并进行横向纵向对比,旨在:(1)解决蜗孢属真菌种间界限模糊及分类混乱的问题,修正错误鉴定种,发现新种和新记录种,逐步解决该属物种缺少分子数据的问题,并丰富菌种资源库;(2)研究蜗孢属及其相近属真菌的属间关系,解决其属间分类界限模糊的问题。本研究对整个卷旋型丝孢菌类群的分类学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结项摘要

蜗孢属(Helicoma)是最早被真菌分类学家们发现的卷旋型丝孢菌之一,该属真菌具有产生活性次级代谢产物的潜力。但蜗孢属及其相近属真菌的分类学与分子系统学的研究较薄弱,存在种间界限模糊、鉴定困难、分子数据缺乏等亟待解决的问题。本项目对中国南方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分布的蜗孢属及其相近属真菌资源多样性开展了调查研究,采集了6190个样品,获得卷旋型真菌标本761个,并通过单孢分离获得菌株761株,丰富了菌种资源库。通过形态学结合多基因系统发育分析研究,共鉴定出173个物种,分布在3纲4目4科17属,包括新物种107个,新记录43个,其中,蜗孢属真菌物种21个,包括新种14个和新纪录7个,所有物种均提供了ITS、LSU、RPB2和TEF1α基因片段,解决了蜗孢属物种缺少分子数据的问题。明确了蜗孢属、卷丝孢属、旋卷孢属、顶丛格孢菌属等形态相近类群的属级形态学特征,解决了蜗孢属真菌属间及种间界限模糊问题,形成了一套鉴定蜗孢属真菌的方法。更新了蜗孢属及其相近属的分类系统,解决了蜗孢属真菌分类混乱的问题。此外,本项目从3株新旋卷孢属真菌菌株中分离纯化并鉴定了17个天然产物,其中新化合物3个,新记录14个。发现新化合物Neogrisphenol A对人卵巢癌细胞株A2780的活性高于阳性对照药物顺铂,表明其可作为潜在的抗卵巢癌药物得到进一步应用,为下一步的应用研究奠定了基础,为微生物源药物的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方法借鉴。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1)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1)
卷旋型丝孢真菌研究进展
  • DOI:
    --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菌物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卢永仲;康冀川
  • 通讯作者:
    康冀川
The plethora of Tubeufiaceae in lakes of the northwestern Yunnan plateau, China.
中国滇西北高原湖泊中大量的管藻科植物
  • DOI:
    10.3389/fmicb.2022.1056669
  • 发表时间:
    2022
  • 期刊:
    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
  • 影响因子:
    5.2
  • 作者:
    Li, Long-Li;Shen, Hong-Wei;Bao, Dan-Feng;Wanasinghe, Dhanushka N.;Lu, Yong-Zhong;Feng, Yuan;Luo, Zong-Long
  • 通讯作者:
    Luo, Zong-Long
New species, Parahelicomyces yunnanensis sp. nov. and Tubeufia nigroseptum sp. nov. from freshwater habitats in Yunnan, China
新种,云南副螺旋霉菌。
  • DOI:
    10.11646/phytotaxa.530.1.2
  • 发表时间:
    2022-01-06
  • 期刊:
    PHYTOTAXA
  • 影响因子:
    1.1
  • 作者:
    Li, Long-Li;Shen, Hong-Wei;Luo, Zong-Long
  • 通讯作者:
    Luo, Zong-Long
A new record of Neohelicosporium guangxiense and its secondary metabolites
广西新螺旋孢子菌一新记录及其次生代谢产物
  • DOI:
    --
  • 发表时间:
    2023
  • 期刊:
    Chiang Mai Journal of Science
  • 影响因子:
    0.4
  • 作者:
    Zhang LJ;Ma J;Ma XY;Feng X;Bai XS;Huang YT;Jayawardena RS;Mapook A;Kang JC;Lu YZ
  • 通讯作者:
    Lu YZ
蜗孢属两个新种和一个中国新记录
  • DOI:
    --
  • 发表时间:
    2023
  • 期刊:
    菌物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卢永仲;马建;肖兴娟;张丽娟;马小彦;肖沅嫔;康冀川
  • 通讯作者:
    康冀川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两株毛筒腔菌属真菌逆转人乳腺癌细胞多药耐药性
  • DOI:
    --
  • 发表时间:
    2020
  • 期刊:
    菌物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陈丽庄;钱一鑫;康冀川;王鲁;卢永仲;范翠;何张江
  • 通讯作者:
    何张江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卢永仲的其他基金

中国西南地区毛筒腔菌属真菌的分类与系统学研究
  • 批准号:
    32360011
  • 批准年份:
    2023
  • 资助金额:
    32.00 万元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黔产药用蕨类芒萁属植物内生真菌多样性及生物活性研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0
  • 资助金额:
    34 万元
  • 项目类别:
    地区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