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饱和孔隙介质地震波频散和衰减机理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874137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5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408.油气地球物理学
  • 结题年份:
    2022
  • 批准年份:
    2018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9-01-01 至2022-12-31

项目摘要

Using signal dispersion and attenuation characteristics to detect the reservoir flow is the key problem of seismic wave exploration. In unconventional oil/gas reservoir and oil/gas field reservoir in late stage of development, multi-fluid coexistence is common, and partially saturated porous media is formed. Studies found that the multiphase fluid interface local flow in porous media causes obvious attenuation and dispersion, which is beyond the scope of traditional theoretical predictions. However, the mechanism is still unclear, hindering the development of seismic exploration method under complicated geological conditions. This research application will start from multiphase flow conservation equation, the constitutive relation and boundary conditions at pore scale. A fluid interface local flow model is to be established. The macro-scale partially saturated porous media wave equation will be derived through the volume integral theory. Then seismic wave dispersion and attenuation expressions are to be obtained using the plane wave analysis method. In this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ave field characteristics and pore scale multiphase fluid parameters is established to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quantitative interpretation of seismic wave field dispersion/attenuation. This application is a challenging basic theory research,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eismic wave theory, as well as development of seismic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techniques.
利用信号频散和衰减特征探测储层流体性质是地震波勘探的关键问题。非常规油气和开发后期油气田储层普遍存在多流体共存现象,形成部分饱和孔隙介质。研究发现,孔隙介质中多相流体界面局部流动引起明显频散和衰减,超出传统理论预测范围,但其微观机理仍不清楚,阻碍了复杂地质条件下地震波勘探方法的发展。本项申请从孔隙尺度多相流体守恒方程、本构关系和边界条件出发,建立流体界面局部流动模型,通过体积分理论得到宏观尺度部分饱和孔隙介质波动方程,利用平面波分析方法获得地震波频散和衰减表达式。该项研究在波场特征与孔隙尺度多相流体参数间建立关系,为定量解释部分饱和孔隙介质地震波频散/衰减提供理论模型基础。本项申请是具有挑战性的基础理论研究,对于发展地震波理论和探索地震勘探开发新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结项摘要

非常规油气和开发后期储层的岩石孔隙、裂缝空间普遍存在多流体共存现象,形成部分饱和孔隙介质。多相流体界面局部流动引起明显地震波频散和衰减,利用频散和衰减特征探测储层流体性质是地震波勘探的关键问题,对其机理研究具有重要意义。课题针对该问题的理论建模和数值方法,开展了以下几方面内容研究:(1)部分饱和孔隙介质频散/衰减机理模型;(2)宏观波动方程的建立;(3)波场频散/衰减数值计算和规律分析;(4)部分饱和波场传播正演模拟方法。.课题研究取得如下重要结果:(1)建立了含麦克斯韦流体的孔隙介质粘弹性耗散机理模型,从非牛顿流体粘性系数非线性本构关系出发,基于Biot理论中非泊肃叶流动框架,在多孔介质弹性波传播中引入了非牛顿流体耗散机理;(2)对于含两种不混溶流体的孔隙介质,得到了孔隙介质毛细力作用表征方法,提出了含两种流体孔隙介质的微观动力学方程和宏观本构方程;(3)利用体积平均方法实现了孔隙饱和两种流体波动方程建立过程;(4)提出了Biot-patchy-squirt(BIPS)模型来描述由两种不混溶流体饱和的裂缝多孔弹性介质的波场频散/衰减现象,BIPS实现了三种重要流体流动机理(Biot粘性流动,斑块饱和局部流动和喷射流动)的统一,首次发现界面局部流动与喷射流之间存在强烈耦合作用,是更具一般性的部分饱和孔隙介质部分波动方程理论;(5)完成了部分饱和孔隙介质波动方程波场正演方法,数值模拟发现在饱和度不连续处存在波阻抗界面和反射波,该方法是对现有单流体全饱和孔隙介质波场正演算法的重要改进。.课题研究对实验数据和数值预测对比分析显示,波场衰减峰值频率与含水饱和度成反比,这是证实部分饱和孔隙介质中存在流体界面局部流动的直接证据,揭示了部分饱和流体对波传播频散/衰减的显著影响,为定量解释复杂储层地震波场频散/衰减特征提供理论基础。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8)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1)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4)
人工地震数据指纹特征点识别和自动标签化方法
  • DOI:
    10.3969/j.issn.1000-1441.2022.02.003
  • 发表时间:
    2022
  • 期刊:
    石油物探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孙卫涛;曹宏;杨志芳;晏信飞
  • 通讯作者:
    晏信飞
非牛顿流体孔隙介质弹性波动方程
  • DOI:
    10.13810/j.cnki.issn.1000-7210.2021.03.010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孙卫涛;熊繁升;曹宏;杨志芳;卢明辉
  • 通讯作者:
    卢明辉
The stability of poro-elastic wave equations in saturated porous media
饱和多孔介质中孔隙弹性波动方程的稳定性
  • DOI:
    10.1007/s11600-020-00508-y
  • 发表时间:
    2020-11
  • 期刊:
    Acta Geophysica
  • 影响因子:
    2.3
  • 作者:
    Fansheng Xiong;Weitao Sun;Jiawei Liu
  • 通讯作者:
    Jiawei Liu
On the theory of Biot-patchy-squirt mechanism for wave propagation in partially saturated double-porosity medium
部分饱和双孔隙介质中波传播的Biot-patchy-squirt机制理论
  • DOI:
    10.1063/5.0057354
  • 发表时间:
    2021-05
  • 期刊:
    PHYSICS OF FLUIDS
  • 影响因子:
    4.6
  • 作者:
    Sun Weitao
  • 通讯作者:
    Sun Weitao
裂缝-孔隙介质储层渗透率表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DOI:
    10.6038/cjg2021n0175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地球物理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熊繁升;甘利灯;孙卫涛;杨昊
  • 通讯作者:
    杨昊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复杂孔隙结构储层地震岩石物理分析及应用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中国石油勘探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杨志芳;曹宏;姚逢昌;晏信飞;孙卫涛;刘嘉玮;唐刚;卢明辉;巴晶
  • 通讯作者:
    巴晶
非均质天然气藏的岩石物理模型及含气饱和度反演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地球物理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巴晶;晏信飞;陈志勇;徐光成;卞从胜;曹宏;姚逢昌;孙卫涛
  • 通讯作者:
    孙卫涛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孙卫涛的其他基金

脉冲压力提高复杂储层孔隙-裂缝网络渗透率机理研究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0
  • 资助金额:
    59 万元
  • 项目类别:
复杂介质波动方程反演中的多尺度混合优化方法研究
  • 批准号:
    10402015
  • 批准年份:
    2004
  • 资助金额:
    22.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