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南部陆缘深部地壳结构特征及其构造响应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776053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
    68.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603.海洋地质学与地球物理学
  • 结题年份:
    2021
  • 批准年份:
    2017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8-01-01 至2021-12-31

项目摘要

Deep crustal structure of the southern continental margin is important for us to understand the propagating rifting and spreading process of the southwest sub-basin and proto-subduction of the South China Sea (SCS). It is a chance for us to study the crustal structure of southern margin using the two new profiles of ocean bottom seismometers (OBS) data acquired in the southwest continental margin (SWCM) and Nansha Trough in 2015. Based on the OBS data, this application will image the 2D P-wave, S-wave and Vp/Vs ratios structures of SWCM and Nansha Trough. Combined with previous studies in the east part of the southern margin, we will compare the crustal thickness, the depth and form of Moho, the lateral variations of velocity and Vp/Vs ratios to solve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1) Spatial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 of the crustal structure in the southern margin and the tectonic implication of propagating rifting and spreading process of the southwest sub-basin; (2) Deep crustal structure and tectonic attribute of the Nansha Trough, especially the crustal thickness and Moho variation and velocity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round the Nansha Trough, and then discuss the proto-subduction. This study will provide the evidence of crustal structure for us to understand the spreading process of southwest sub-basin and proto-subduction of the SCS, and thus to comprehend the evolution process of the SCS completely.
南海南部陆缘的深部地壳结构对揭示西南次海盆渐进式扩张过程和古南海俯冲至关重要。2015年在南海西南部陆缘和南沙海槽新采集的2条海底地震仪(OBS)人工源广角地震数据,为研究南海南部陆缘的深部地壳结构提供了宝贵机遇。本申请拟利用这2条新采集的OBS数据,通过分析处理51台OBS记录的气枪信号,采用射线追踪正、反演模拟,获得该区域精细的纵、横波速度结构。结合南部陆缘东侧已有的速度结果,对比分析地壳厚度、莫霍面埋深和形态、地震波速度和泊松比的横向变化特征等,重点解决以下两个问题:(1)南海南部陆缘地壳结构的空间变化特征及其对西南次海盆渐进式扩张过程的响应;(2)南沙海槽的深部地壳结构特征及其构造属性,并根据南沙海槽两侧的地壳厚度、莫霍面变化和速度分布特征来探讨海槽下方是否存在古俯冲。本申请将为认识西南次海盆扩张过程和古南海俯冲提供深部地壳结构方面的依据,从而完整地认识南海的形成演化过程。

结项摘要

南海南部陆缘的深部地壳结构对揭示西南次海盆渐进式扩张过程和古南海俯冲至关重要。本项目利用2015年在南海西南部陆缘和南沙海槽新采集的2条海底地震仪(OBS)人工源广角地震数据,通过分析处理51台OBS记录的气枪信号,采用射线追踪正、反演模拟,获得该区域精细的地壳速度结构。分析速度模型中得到的地壳厚度、莫霍面埋深和形态、地震波速度等信息为认识南海西南部陆缘的拉张减薄特征及南沙海槽的构造属性提供了关键信息。速度结构揭示南海西南部陆缘地壳厚度约为12-18 km,莫霍面深度为15-25 km,上地壳速度从4.5-4.8 km/s增大到6.3-6.5 km/s,下地壳速度从6.4-6.5 km/s增大到6.9-7.1 km/s,表明南海西南部陆缘地壳拉张强烈,沉积盆地和岛礁区下方地壳厚度变化明显;基于地壳结构计算得到上、下地壳和全地壳的伸展因子(βuc,βlc和βwc),对比βuc,βlc和βwc,揭示除南沙海槽之外,南海西南部陆缘地壳拉张量是下地壳最大,全地壳次之,上地壳最小,推测南海西南部陆缘地壳发生过与深度相关的拉张;速度结构模型还揭示在岛礁区的下地壳存在高速异常,分析该区域以往的研究,认为高速异常是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有关的中生代残留岛弧。结合1D速度和中生代火山弧分布,推测北康暗沙下地壳的高速与中生代古俯冲有关。南沙海槽的1D速度结构显示为减薄的陆壳特征,海槽下方的地壳中存在低速,推测可能是南部陆缘和婆罗洲碰撞的缝合带。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7)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海底地震仪(OBS)广角地震记录中二次震相的识别及应用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科学通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奥星;卫小冬;阮爱国;胡昊;王伟;牛雄伟;张洁
  • 通讯作者:
    张洁
Mesozoic suture zone in the East China Sea: Evidence from wide-angle seismic profiles
东海中生代缝合带:来自广角地震剖面的证据
  • DOI:
    10.1016/j.tecto.2021.229116
  • 发表时间:
    2021-10
  • 期刊:
    Tectonophysics
  • 影响因子:
    2.9
  • 作者:
    Xiaodng Wei;Weiwei Ding;Gail Christeson;Jiaobiao Li;Aiguo Ruan;Xiongwei Niu;Jie Zhang;Yifeng Zhang;Pingchuan Tan;Zhaocai Wu;Aoxing Wang;Hanghang Ding
  • 通讯作者:
    Hanghang Ding
Crustal structure and variation in the southwest continental margin of the South China Sea: Evidence from a wide-angle seismic profile
南海西南大陆边缘地壳结构与变化:来自广角地震剖面的证据
  • DOI:
    10.1016/j.jseaes.2020.104557
  • 发表时间:
    2020-11
  • 期刊:
    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
  • 影响因子:
    3
  • 作者:
    Wei Xiaodong;Ruan Aiguo;Ding Weiwei;Wu Zhaocai;Dong Chongzhi;Zhao Yanghui;Niu Xiongwei;Zhang Jie;Wang Chunyang
  • 通讯作者:
    Wang Chunyang
实测数据揭示海底地震仪上浮速率与出水点规律
  • DOI:
    10.3799/dqkx.2021.010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地球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程立群;方银霞;牛雄伟;王嵘;卫小冬;阮爱国;李家彪
  • 通讯作者:
    李家彪
Crustal structure and variation along the southern part of the Kyushu-Palau Ridge
九州-帕劳海岭南部地壳结构及变化
  • DOI:
    10.1007/s13131-021-1979-8
  • 发表时间:
    2022-01
  • 期刊: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 影响因子:
    1.4
  • 作者:
    Wei Xiaodong;Ding Weiwei;Ruan Aiguo;Zhang Jie;Niu Xiongwei;Li Jiabiao;Tang Yong
  • 通讯作者:
    Tang Yong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海底地震仪(OBS)主动源转换横波的应用
  • DOI:
    10.3799/dqkx.2018.534
  • 发表时间:
    2018-10
  • 期刊:
    地球科学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洁;李家彪;阮爱国;卫小冬;牛雄伟;于志腾;庞新明
  • 通讯作者:
    庞新明
南海中北部陆缘横波速度结构及其构造意义
  • DOI:
    --
  • 发表时间:
    2011
  • 期刊:
    地球物理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卫小冬;赵明辉;阮爱国;丘学林;郝天珧;吴振利;敖威;熊厚;WEI Xiao-Dong~(1,2,4),ZHAO Ming-Hui~(1*),RUAN Ai-Guo~2,QIU Xu
  • 通讯作者:
    WEI Xiao-Dong~(1,2,4),ZHAO Ming-Hui~(1*),RUAN Ai-Guo~2,QIU Xu
南海与拉布拉多海深部结构及扩张演化史对比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地球物理学进展
  • 影响因子:
    --
  • 作者:
    贺恩远;王建;赵明辉;丘学林;卫小冬;张佳政
  • 通讯作者:
    张佳政
海底广角地震剖面反演方法对比—以南海礼乐滩OBS剖面为例
  • DOI:
    --
  • 发表时间:
    2014
  • 期刊:
    地球物理学报,2014, Vol.57(8):2701-2712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牛雄伟;卫小冬;阮爱国
  • 通讯作者:
    阮爱国
南海海盆残留扩张中心地壳速度结构对比及构造意义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科学通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欧阳青;吴振利;卫小冬;牛雄伟;阮爱国;于志腾
  • 通讯作者:
    于志腾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卫小冬的其他基金

九州-帕劳海脊中段和南段的深部地壳结构及其对洋内弧演化的启示
  • 批准号:
    42276075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55.0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九州-帕劳海脊中段和南段的深部地壳结构及其对洋内弧演化的启示
  • 批准号:
  • 批准年份:
    2022
  • 资助金额:
    55 万元
  • 项目类别:
    面上项目
南海南北陆缘地壳结构的纵横波联合反演
  • 批准号:
    41406052
  • 批准年份:
    2014
  • 资助金额:
    25.0 万元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