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风险基本问题与可接受风险研究—以泥石流灾害为例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41171407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 资助金额:7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D0716.区域环境质量与安全
- 结题年份:2015
- 批准年份:2011
- 项目状态:已结题
- 起止时间:2012-01-01 至2015-12-31
- 项目参与者:杜建会; 胡亮; 尚志海; 余承君; 连海清; 张大林;
- 关键词:
项目摘要
风险分类是前提,风险分析是手段、风险表达是结果、可接受风险及风险预警和调控是应用,共同构成灾害风险研究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本申请项目从灾害风险分类及其表达出发,通过不同风险分析方法将灾害风险由抽象化为具体,由定性变为定量,先相对后绝对,先分类后综合。以泥石流灾害为例,优选和验证现有风险分析方法的适用性,提出泥石流灾害分类风险和综合风险的可接受风险、可忍受风险和不可接受风险阈值,为风险预警和调控提供科学依据。研究内容包括:灾害风险分类体系及综合分类、灾害风险构成及其数值表达、灾害风险分析方法及其适用性、泥石流灾害可接受风险及其预警和调控。通过本项目的研究,剖析灾害风险构成的基本元素和影响因素,揭示灾害风险变化与风险感知的本质特征,探求适用于生命风险、经济风险和生态环境风险评价的科学方法。对于丰富和发展公共安全科学和灾害地理学,早日完成中国自然灾害可接受风险指南,具有较为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际意义
结项摘要
人类社会已进入风险社会,如何应对自然灾害风险,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已是人类面临的现实问题。风险体系及其综合分类、风险构成及其数值表达,风险方法及其适用性分析等基本问题已成为自然灾害风险研究的重要内容。本项目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提出了以风险管理需求为先导、以自然灾害种类为实体、以灾害风险后果为特征的自然灾害风险综合分类体系,构建了中国主要自然灾害风险综合分类图谱。从灾害风险管理需求的角度,分为可接受风险、可忍受风险、不可接受风险;从自然灾害种类的角度,列举了中国最常见的16种自然灾害;从灾害风险后果的角度,分为生命风险、经济风险、生态环境风险、社会安全风险。三个分类序列及其分类结果互为平行,相互组合后构成自然灾害风险综合分类体系及其类型命名模式。(2)将挽救个人生命、保障生命安全、避免灾害造成的生命损失而必须投入的成本作为生命风险价值的体现;将用于修复灾害破坏的生态环境而必须投入的成本作为生态环境的风险价值。基于这种新颖的风险理念和风险价值观,以泥石流灾害为例,提出了综合风险评估的组合模型。模型输入变量涉及泥石流灾害特征、人类经济社会属性、自然生态环境条件共14个指标,模型输出结果为货币化表达的生命风险价值、经济风险价值、生态环境风险价值及综合风险价值。(3)以泥石流灾害为例,生命风险用F-N曲线图表示,横坐标以死亡人数1人为起点,终点在100人处截断,大于100人为不可接受风险。经济风险中的个人风险以个人可接受风险指数表示,当其小于0.1时为可接受风险,当其为0.1-0.2时为可忍受风险,当其大于0.2时为不可接受风险;经济风险中的社会风险用F-D曲线图表示,1百万元作为横坐标的起点数据,终点在1亿元处截断,大于1亿元为不可接受风险。生态环境风险的可接受风险水平用风险矩阵来判断。(4)通过建立农林牧副渔及其相关产业产值与土地资源价值之间的关系,获得土地资源价值定量计算间接方法,解决了易损性评价中土地利用资料难以获取的问题。通过2000-2010十年尺度的时空分析,获得广东省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灾害风险等级图及其时空演变格局。珠三角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显著提高,是其风险时空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0)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3)
专利数量(0)
中国自然灾害风险综合分类体系构建
- DOI:--
- 发表时间:2013
- 期刊:自然灾害学报
- 影响因子:--
- 作者:刘希林;尚志海
- 通讯作者:尚志海
广东省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价及时空变化
- DOI:--
- 发表时间:2014
- 期刊:热带地理
- 影响因子:--
- 作者:赵翃婷;刘希林;余承君;尚志海
- 通讯作者:尚志海
自然灾害风险主要分析方法及其适用性述评
- DOI:--
- 发表时间:2014
- 期刊:地理科学进展
- 影响因子:--
- 作者:刘希林;尚志海
- 通讯作者:尚志海
泥石流灾害综合风险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 DOI:--
- 发表时间:2012
- 期刊: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 影响因子:--
- 作者:刘希林;尚志海
- 通讯作者:尚志海
自然灾害风险主要分析方法及适用性述评
- DOI:--
- 发表时间:2014
- 期刊:地理科学进展
- 影响因子:--
- 作者:刘希林;尚志海
- 通讯作者:尚志海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item.factor || "--"}}
- 作者:{{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崩岗地貌发育的土体物理性质及其土壤侵蚀意义
- DOI:--
- 发表时间:2013
- 期刊:地球科学进展
- 影响因子:--
- 作者:刘希林;张大林;贾瑶瑶
- 通讯作者:贾瑶瑶
四川泸沽铁矿大顶山矿区泥石流及其防治
- DOI:--
- 发表时间:--
- 期刊: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 影响因子:--
- 作者:刘希林;何思明;乔建平;陈永波;苏鹏程
- 通讯作者:苏鹏程
泥石流粒度分维值的初步研究
- DOI:--
- 发表时间:--
- 期刊:水土保持研究
- 影响因子:--
- 作者:倪化勇;刘希林
- 通讯作者:刘希林
四川色达县切都柯沟“7.8”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价
- DOI:--
- 发表时间:--
- 期刊:灾害学
- 影响因子:--
- 作者:苏鹏程;刘希林;吕学军
- 通讯作者:吕学军
四川德昌县凹米罗沟泥石流成灾过程与危险性评价
- DOI:--
- 发表时间:--
- 期刊:灾害学
- 影响因子:--
- 作者:刘希林;李秀珍;苏鹏程
- 通讯作者:苏鹏程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item.factor || "--" }}
- 作者:{{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item.author }}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摘要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请为本次AI项目解读的内容对您的实用性打分
非常不实用
非常实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您认为此功能如何分析更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填写您的反馈:
刘希林的其他基金
模拟降雨条件下华南崩岗泥砂流产流输沙试验研究
- 批准号:41971006
- 批准年份:2019
- 资助金额:62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华南崩岗溯源侵蚀与泥石流启动和形成的试验研究
- 批准号:41071186
- 批准年份:2010
- 资助金额:50.0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item.project_typ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