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香蕉的起源与驯化研究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31100157
- 项目类别: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26.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C0202.植物系统发生与进化
- 结题年份:2014
- 批准年份:2011
- 项目状态:已结题
- 起止时间:2012-01-01 至2014-12-31
- 项目参与者:张迪; 张铧坤; 尹东旭; 庞迪; 白冰;
- 关键词:
项目摘要
栽培香蕉(Musa spp.)驯化自芭蕉科(Musaceae)芭蕉属(Musa),是继水稻、小麦和玉米之后的第四大作物。我国是世界上第三大栽培香蕉生产国,目前的年产量已超过800万吨。由此可见,栽培香蕉为我国创造了丰厚的经济效益。在本项目的研究中我们将采用脱氧核糖核苷酸(DNA)测序技术,分别从叶绿体(mat K和trn L-F)和核基因组(Waxy和Adh 1)水平对代表栽培香蕉各主要栽培品系及其野生亲本分布范围的样本进行测序,以期望通过利用多个基因的数据系统全面地揭示栽培香蕉具体的起源地点与方式,并在此研究基础上对栽培香蕉及其野生亲本的遗传结构进行初步探讨,以为将来栽培香蕉的遗传改良与分子育种建立一个可利用的遗传资源库。
结项摘要
栽培香蕉(Musa spp.)驯化自芭蕉科(Musaceae)芭蕉属(Musa),是世界上第四大栽培作物,我国是世界上最主要的栽培香蕉生产国之一。在本项目的研究中,我们收集了芭蕉科中的大部分物种以及栽培香蕉的各主要品系,并采用了现代分子实验技术对栽培香蕉的起源方式与起源地点进行了详细地探讨。基于本项目所取得的成果,我们初步推断栽培香蕉最初的驯化中心可能在东南亚,而目前广泛种植的各栽培香蕉品系是由芭蕉科中多个野生亲本M. acuminata(A基因组), M. balbisiana(B基因组)和M. schizocarpa(C基因组)之间或M. acuminata不同亚种之间多次杂交而来。其中,野生亲本 M. acuminata 中只有分布于东南亚各岛屿上的亚种是栽培香蕉A基因组的供体,而B和S基因组是通过于二倍体AA栽培香蕉杂交而来。此外,通过比较栽培香蕉及其野生亲本的遗传多样性,我们发现栽培香蕉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综合而言,本项目的研究揭示了栽培香蕉的驯化历史,并为进一步的遗传育种奠定了基础。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1)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0)
尖萼耧斗菜的传粉机制与遗传结构
- DOI:--
- 发表时间:2012
- 期刊: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作者:庞迪;史凤雪;李志瑞;崔娜;孙明洲;李霖锋;肖洪兴
- 通讯作者:肖洪兴
Phenotypic and genetic evidence for ecological speciation of Aquilegia japonica and A. oxysepala
日本耧斗菜和尖萼耧斗菜生态物种形成的表型和遗传证据
- DOI:10.1097/j.pain.0000000000002798
- 发表时间:2014
- 期刊:New Physiologist
- 影响因子:--
- 作者:Lin-Feng Li;Hua-Ying Wang;Di Pang;Ying Liu;Bao Liu;Hong-Xing Xiao
- 通讯作者:Hong-Xing Xiao
GENOMIC AND EST MICROSATELLITES FOR RHODODENDRON AUREUM (ERICACEAE) AND CROSS-AMPLIFICATION IN OTHER CONGENERIC SPECIES
杜鹃花(杜鹃花科)的基因组和 EST 微卫星以及其他同属物种的交叉扩增
- DOI:--
- 发表时间:2011
- 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Botany
- 影响因子:3
- 作者:Li; Lin-Feng;Yin; Dong-Xu;Song; Nan;Tang; En-Hua;Xiao; Hong-Xing
- 通讯作者:Hong-Xing
不同生境中岳桦自然群体的遗传与表观遗传结构研究
- DOI:--
- 发表时间:2013
- 期刊:Tree Genetics & Genomes
- 影响因子:--
- 作者:Re Yi Ma;Xinfeng Wang;Lili Ma;Lily Jiang;Xiwen Li;Hongxing Xiao;Mingzhou Sun;Linfeng Li;Bao Liu
- 通讯作者:Bao Liu
GENOMIC AND EST MICROSATELLITE MARKERS FOR AQUILEGIA FLABELLATA AND CROSS-AMPLIFICATION IN A. OXYSEPALA (RANUNCULACEAE)
耧斗菜基因组和 EST 微卫星标记以及耧斗菜(毛茛科)中的交叉扩增
- DOI:--
- 发表时间:2011
- 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Botany
- 影响因子:3
- 作者:Li; Lin-Feng;Pang; Di;Liao; Qiang-Lan;Xiao; Hong-Xing
- 通讯作者:Hong-Xing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item.factor || "--"}}
- 作者:{{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表观遗传变异在植物杂交与多倍化过程中的作用
- DOI:--
- 发表时间:2017
- 期刊:生物多样性
- 影响因子:--
- 作者:李霖锋;刘宝
- 通讯作者:刘宝
植物多倍化与多倍体基因组进化研究进展
- DOI:--
- 发表时间:2019
- 期刊: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 影响因子:--
- 作者:李霖锋;刘宝
- 通讯作者:刘宝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item.factor || "--" }}
- 作者:{{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item.author }}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摘要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请为本次AI项目解读的内容对您的实用性打分
非常不实用
非常实用
1
2
3
4
5
6
7
8
9
10
您认为此功能如何分析更能满足您的需求,请填写您的反馈:
李霖锋的其他基金
长白耧斗菜与尖萼耧斗菜生态物种形成研究
- 批准号:31670382
- 批准年份:2016
- 资助金额:62.0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栽培人参的起源与驯化研究
- 批准号:31470010
- 批准年份:2014
- 资助金额:30.0 万元
- 项目类别:面上项目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item.project_typ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