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凸棒/炭基纳米复合材料用于原油乳状液的破乳实验及机理研究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51704042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1.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E0402.油气开采
  • 结题年份:
    2020
  • 批准年份:
    2017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8-01-01 至2020-12-31

项目摘要

Demulsification of crude oil-water emulsions is one of key steps in the exploitation of traditional crude oil, heavy oil production and the following refining processing. The produced oil-water emulsions are highly undesirable in petroleum industry because of their high corrosion to the pipe surface and distillation equipment, serious pollution problems to environment, and high toxicity to the catalysts in refining processes. Considering the fact that carbon-based demulsifiers have poor performance in demulsifying the crude water-in-oil emulsion and basic oil-in-water emulsion, the aim of this project is to design and synthesize novel universal demulsifiers by combining the advantage of the carbon-based nanomaterials and palygorskite materials. The lipohilic and hydrophilic properties of palygorskite/carbon-based composites will be controlled and modified by grafting special functional group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mulsifying efficiency and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such as structure, functional groups, hydrophilic-lipophilic balance value, etc.) of the palygorskite/carbon-based composites will be constructed and the key physicochemical demusifying mechanism will be disclosed revealed. The results of this project will contrive high-performance palygorskite/carbon-based demulsifier with good dispersity in oil/water emulsions, tunable hydrophilic/hydrophobic property, and thus give the technical support in improving the extraction level in oil field.
原油乳状液的破乳脱水处理是原油生产和加工过程中的重要工艺。针对目前炭基表面活性破乳材料对油包水型和部分水包油型原油乳状液破乳效果不佳、适用范围狭窄、造价昂贵等缺点,本项目拟开展以凹凸棒/炭基纳米复合材料作为原油乳状液破乳剂的研究。以炭基材料和凹凸棒黏土为主要原材料,对两种材料上的特定官能团进行化学改性,并采用化学键合的方法将两种材料进行复合,合理地调节复合材料的亲、疏水性能,建立破乳剂的结构、有效官能团、亲水-亲油平衡值等物理化学特征参数与破乳效果之间的关系。通过实验方法筛选出快速、高效、油/水分散性好、亲疏水性可调且可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凹凸棒/炭基表面活性破乳材料,并揭示破乳过程中的相关物理化学作用机制,为我国油田提高采收率提供技术和理论支持。

结项摘要

本项目针对炭基表面活性破乳剂对原油油/水乳状液破乳效果不佳,使用范围狭窄、造价昂贵等问题,开展了凹凸棒/炭基复合材料作为油水乳状液新型破乳材料的研究,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本项目的开展为我国油田工业提供破乳性能优越且价格低廉的新型复合破乳材料,为提高原油采收率、降低原油油水乳状液的脱水成本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1)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的方法研究了原油油包水型乳状液在炭基材料表面的分离过程。模拟发现,炭基材料对油滴中有着强烈的吸附作用,特别是油滴中的沥青质分子与炭基材料可以形成π-π堆积作用。从而使得水、庚烷、沥青质分子在炭基材料表面具有不同的铺展速度,进一步导致不同组分在材料表面梯度分离。.(2)以凹凸棒、炭基材料等材料为原料,对两种材料表面的特定官能团进行改性,采用化学法将两种材料进行复合,通过调节材料的亲、疏水性能,制备了一系列凹凸棒/炭基复合材料破乳剂。研究表明凹凸棒/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凹凸棒/脂肪酸复合材料、凹凸棒纳米片等材料具有价格低廉、破乳性能优异等特点,破乳效率高达90%以上。研究发现复合破乳材料和油水界面活性分子之间发生强烈的π-π作用和阳离子-π作用,油水界面保护膜被破坏,从而实现油水分离。.(3)原油油水乳状液具有稳定的乳化状态和复杂的构成,除了含油大量的原油外,水中通常含有重金属和有价元素等污染物质。采用同时具有破乳和吸附于一体的磁性氮功能化介孔膨胀珍珠岩对稀土钇离子进行回收,其最大吸附容量高达383.4mg/g,可以重复回收利用可达6次以上。采用层状金属硫化物(KZTS)对原油乳状液中脱出水中铅离子进行分离,研究发现KZTS的吸附容量高达430mg/g,吸附容量大、选择性好、强酸条件亦可使用、价格低廉等多种优势,因而具有非常好的广泛应用的前景。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14)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2)
会议论文数量(2)
专利数量(5)
热气溶胶灭火剂配方的研究进展
  • DOI:
    10.13840/j.cnki.cn21-1457/tq.2018.06.051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当代化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福燕;刘天军;刘娟;陈鑫宏
  • 通讯作者:
    陈鑫宏
狭长隧道中冷气溶胶的运动过程模拟
  • DOI:
    --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消防科学与技术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福燕;刘天军;刘娟;文传军;陈鑫宏
  • 通讯作者:
    陈鑫宏
Highly efficient enrichment and adsorption of rare earth ions (yttrium(III)) by recyclable magnetic nitrogen functionalized mesoporous expanded perlite
可回收磁性氮功能化介孔膨胀珍珠岩高效富集和吸附稀土离子(钇(III))
  • DOI:
    10.1016/j.cclet.2020.08.017
  • 发表时间:
    2020-10-01
  • 期刊: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 影响因子:
    9.1
  • 作者:
    Liu, Juan;Zeng, Liqiang;Ren, Sili
  • 通讯作者:
    Ren, Sili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离子液体双水相提取香樟叶中总黄酮的工艺条件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现代食品科技, 2018, 34(4):179-187.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宝亮;曹桂萍
  • 通讯作者:
    曹桂萍
Core-shell structured heterohierachical porous Si@graphene microsphere for high-performance lithium-ion battery anodes
用于高性能锂离子电池负极的核壳结构异质级多孔Si@石墨烯微球
  • DOI:
    10.1016/j.matlet.2020.127484
  • 发表时间:
    2020-05-01
  • 期刊:
    MATERIALS LETTERS
  • 影响因子:
    3
  • 作者:
    Yang, Jiancheng;Liu, Juan;Li, Xiaocheng
  • 通讯作者:
    Li, Xiaocheng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油茶耐低磷指标鉴定及芽苗砧筛选
  • DOI:
    10.13275/j.cnki.lykxyj.2021.03.019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曾进;赵兰;刘娟;段永康;王淑媛;王振丽;盖甜甜;任志华;郭晓敏;胡冬南
  • 通讯作者:
    胡冬南
集约经营对毛竹林土壤碳氮库及酶活性的影响
  • DOI:
    10.13287/j.1001-9332.201611.029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应用生态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杨萌;李永夫;李永春;肖永恒;岳天;姜培坤;周国模;刘娟
  • 通讯作者:
    刘娟
东道国特征对中国OFDI影响的空间邻近效应——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验数据分析
  • DOI:
    10.15931/j.cnki.1006-1096.20181213.005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经济经纬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娟
  • 通讯作者:
    刘娟
全球变化对森林土壤甲烷吸收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 DOI:
    10.13287/j.1001-9332.201902.028
  • 发表时间:
    2019
  • 期刊:
    应用生态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何姗;刘娟;姜培坤;周国模;李永夫
  • 通讯作者:
    李永夫
呼吸道合胞病毒非结构蛋白NS1调节Ⅰ/Ⅱ型细胞因子的表达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湖北医药学院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刘娟;郑君文;王大斌;赵东赤
  • 通讯作者:
    赵东赤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