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盐碱程度对还田秸秆腐解过程及土壤团聚结构的影响

结题报告
项目介绍
AI项目解读

基本信息

  • 批准号:
    41501314
  • 项目类别:
    青年科学基金项目
  • 资助金额:
    20.0万
  • 负责人:
  • 依托单位:
  • 学科分类:
    D0710.土壤侵蚀与土壤肥力
  • 结题年份:
    2018
  • 批准年份:
    2015
  • 项目状态:
    已结题
  • 起止时间:
    2016-01-01 至2018-12-31

项目摘要

Returning crop straws to soil not only can reduce the salinity, but also help to build up a fertile soil layer, thereby improving the production capacity in saline-alkali soils. To improve soil structure and fertility, the effect of different salinity degree on straw decomposing process and the soil aggregate structure is great significance in saline-alkali soils. Thus, laboratory culture experiment will be conducted to study the changes of the material composition of straws, soil microbial system, soil aggregate, and soil carbon under different salinity degree. Four treatments will be used: unsalted soil as control and three levels of salinity set up (2‰, 4‰, and 6‰). The changes of material composition will be measured by using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technology in the straws decomposing progress, thereby revealing the co-evolution of material composition and soil microorganism. In addition, soil micro-aggregate structure and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carbon will be measured by using the electron microscopic observation technology and synchrotron radiation spectrum technology, and then the effects of straws turnover on the regulatory function of the structure and the nutrient supply capacity will be investigated. Also the interaction effects among the different parameters of straws and soils will be studied. The results will clarify the evolution process soil fertility and the main controlling factors under different degree of salinity, and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revealing the mechanism of fertilizing in saline-alkali soils.
在盐碱地区进行秸秆还田有利于构建“淡化”与“肥沃”效果并存的耕作层。研究不同盐碱程度对秸秆腐解过程及土壤团聚结构的影响对于改良盐碱农田土壤结构、确立盐碱农田培肥目标意义重大。本项目拟采用室内培养试验,以非盐碱土为对照,模拟研究轻、中、重三种不同盐碱程度土壤(全盐量分别为2‰、4‰、6‰)对玉米秸秆还田培肥过程中物质组分、土壤微生物系统、团聚体及其碳素分配等指标的影响。利用核磁共振技术检测秸秆腐解过程中物质组分变化,研究其与土壤微生物的协同演变规律;利用电镜观测、同步辐射光谱等技术检测土壤微观团聚结构及其碳素分配的变化规律,分析秸秆培肥对土壤结构与养分供应能力的调控作用;并系统分析各指标之间的耦合作用。研究结果可明确秸秆还田培肥不同盐碱程度土壤的肥力演变过程及主控因素,为揭示其培肥机理提供理论依据。

结项摘要

研究不同盐碱程度对秸秆腐解过程及土壤团聚结构的影响对于改良并培肥盐碱农田,改善盐碱土壤结构意义重大。本项目采用室内培养试验,在研究轻、中、重三种盐碱程度对玉米秸秆腐解过程中物质组分、微生物系统、土壤团聚体特征及其碳素分配规律的影响方面取得进展。研究结果表明:(1)盐碱环境会显著延缓秸秆的腐解和矿化速率,降低秸秆还田后土壤呼吸速率与CO2的排放;(2)盐碱环境显著降低秸秆还田后土壤微生物数目,使菌种丰富度和微生物多样性下降,并减少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含量,降低土壤酶的活性,推迟土壤酶活性高峰期出现的时间;(3)盐碱环境会延缓秸秆还田后土壤团聚结构的改善,降低土壤孔隙度,尤其不利于土壤大团聚体的形成,并且降低土壤的团聚度和稳定性;(4)盐碱环境造成秸秆还田后土壤各级团聚体有机碳含量的降低,不利于土壤大团聚体碳的固定,但会提高微团聚体有机碳贡献率;(5)盐碱程度的提升,会加重其负面效应。项目结果为揭示秸秆还田培肥不同盐碱程度土壤的机理,确立盐碱农田改良培肥目标提供了科学依据。

项目成果

期刊论文数量(7)
专著数量(0)
科研奖励数量(0)
会议论文数量(0)
专利数量(5)
盐碱地不同施氮量对土壤微生物区系与食葵产量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珺穜;王婧;张莉;逄焕成;张建丽;李二珍;靳存旺
  • 通讯作者:
    靳存旺
Effects of pelletized straw on soil nutrient properties in relation to crop yield
颗粒化秸秆对土壤养分特性与作物产量的影响
  • DOI:
    10.1111/sum.12450
  • 发表时间:
    2018-10
  • 期刊:
    Soi Use and Management
  • 影响因子:
    --
  • 作者:
    Zhang Li;Wang Jing;Pang Huancheng;Zhang Juntong;Guo Jianguo;Dong Guohao;Cong Ping
  • 通讯作者:
    Cong Ping
Grain Shape as a Predictor of Salt Tolerance in Sunflower
籽粒形状作为向日葵耐盐性的预测因子
  • DOI:
    10.2134/agronj2016.04.0191
  • 发表时间:
    2016-11
  • 期刊:
    Agronomy Journal
  • 影响因子:
    2.1
  • 作者:
    Wang Jing;Zhao Yonggan;Pang Huancheng;Zhang Li;Li Yuyi
  • 通讯作者:
    Li Yuyi
理化预处理方式对玉米秸秆腐解与养分释放特征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6
  • 期刊:
    农业工程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珺穜;王婧;张莉;逄焕成;王飞
  • 通讯作者:
    王飞
短期秸秆颗粒还田对小麦_玉米系统作物产量与土壤呼吸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8
  • 期刊:
    应用生态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张莉;王婧;逄焕成;张珺橦;郭建军;董国豪
  • 通讯作者:
    董国豪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数据更新时间:{{ journalArticle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monograph.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sciAaward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conferencePapers.updateTime }}

{{ item.title }}
  • 作者:
    {{ item.authors }}

数据更新时间:{{ patent.updateTime }}

其他文献

H2A.X和NPM1哺乳动物双杂交表达载体的构建及其在MCF-7细胞中的表达
  • DOI:
    --
  • 发表时间:
    2021
  • 期刊: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 影响因子:
    --
  • 作者:
    高秀丽;段文博;王婧;王涛;任珊
  • 通讯作者:
    任珊
增施磷肥对重度盐碱地食葵生长及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7
  • 期刊: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卢闯;逄焕成;张建丽;燕守伟;王婧;李玉义
  • 通讯作者:
    李玉义
东亚地区栓皮栎的地理分布格局及其气候特征
  • DOI:
    --
  • 发表时间:
    --
  • 期刊: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
  • 影响因子:
    --
  • 作者:
    康宏樟;王少波;辛在军;刘春江;王婧;钱振华
  • 通讯作者:
    钱振华
微生物菌肥对盐渍土壤微生物区系和食葵产量的影响
  • DOI:
    --
  • 发表时间:
    2012
  • 期刊: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婧;逄焕成;李玉义;赵永敢;张建丽
  • 通讯作者:
    张建丽
搜索引擎营销中关键词广告研究综述基于用户行为的视角
  • DOI:
    --
  • 发表时间:
    2013
  • 期刊:
    南大商学评论
  • 影响因子:
    --
  • 作者:
    王婧;宋培建;周耿;王全胜
  • 通讯作者:
    王全胜

其他文献

{{ item.title }}
{{ item.translation_title }}
  • DOI:
    {{ item.doi || "--" }}
  • 发表时间:
    {{ item.publish_year || "--"}}
  • 期刊:
    {{ item.journal_name }}
  • 影响因子:
    {{ item.factor || "--" }}
  • 作者:
    {{ item.authors }}
  • 通讯作者:
    {{ item.author }}
empty
内容获取失败,请点击重试
重试联系客服
title开始分析
查看分析示例
此项目为已结题,我已根据课题信息分析并撰写以下内容,帮您拓宽课题思路:

AI项目思路

AI技术路线图

相似国自然基金

{{ item.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批准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相似海外基金

{{ item.name }}
{{ item.translate_name }}
  • 批准号:
    {{ item.ratify_no }}
  • 财政年份:
    {{ item.approval_year }}
  • 资助金额:
    {{ item.support_num }}
  • 项目类别:
    {{ item.project_type }}
{{ showInfoDetail.title }}

作者:{{ showInfoDetail.author }}

知道了

AI项目解读示例

课题项目: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机制研究

AI项目摘要:

本研究聚焦于TRIM2蛋白在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中的调控机制。A型流感病毒是全球性健康问题,其感染可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疾病。IFN-β作为关键的抗病毒因子,其表达水平对抗病毒防御至关重要。然而,TRIM2如何调控IFN-β的表达尚未明确。本研究假设TRIM2通过与病毒RNA或宿主因子相互作用,影响IFN-β的产生。我们将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免疫学方法,探索TRIM2与A型流感病毒诱导IFN-β表达的关系。预期结果将揭示TRIM2在抗病毒免疫反应中的作用,为开发新的抗病毒策略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对理解宿主抗病毒机制具有重要科学意义,并可能对临床治疗流感病毒感染提供新的视角。

AI项目思路:

科学问题:TRIM2如何调控A型流感病毒诱导的IFN-β表达?
前期研究:已有研究表明TRIM2参与抗病毒反应,但其具体机制尚不明确。
研究创新点:本研究将深入探讨TRIM2在IFN-β表达中的直接作用机制。
技术路线:包括病毒学、分子生物学、细胞培养和免疫检测技术。
关键技术:TRIM2与病毒RNA的相互作用分析,IFN-β启动子活性检测。
实验模型:使用A型流感病毒感染的细胞模型进行研究。

AI技术路线图

        graph TD
          A[研究起始] --> B[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B --> C[实验设计与方法学准备]
          C --> D[A型流感病毒感染模型建立]
          D --> E[TRIM2与病毒RNA相互作用分析]
          E --> F[TRIM2对IFN-β启动子活性的影响]
          F --> G[IFN-β表达水平测定]
          G --> H[TRIM2功能丧失与获得研究]
          H --> I[数据收集与分析]
          I --> J[结果解释与科学验证]
          J --> K[研究结论与未来方向]
          K --> L[研究结束]
      
关闭
close
客服二维码